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探究

蒋梦卿

中江县城西小学新坪分校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探究"这一主题,阐述了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现状,他们在识字、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明显困难,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分析了造成学困生问题的原因,包括学生个体因素、家庭环境、教学方式、语文学科本身特点以及社会环境等多重影响。提出了转化学困生的可行策略,如构建生本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发挥多元协作、重视情感培养等,旨在帮助学困生重拾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现状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他们被称为"学困生"。这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表现出种种问题和困扰,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阻碍,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许多学困生在识字方面存在障碍,即使是一些常见的生字也难以完全掌握,更不用说那些生僻字词了。这种识字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导致他们在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对课文内容理解困难。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但学困生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他们往往只能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对隐含意思和深层内涵把握不足,缺乏概括总结和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这直接制约了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书面表达,学困生都普遍存在词汇量贫乏、语句简单、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等问题。他们在作文写作时常常语无伦次、想不出合适的词语,或者是千篇一律、缺乏创意。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严重阻碍了他们与他人有效交流的能力,此外学困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由于长期的学习困难,他们对语文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上课时常显得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产生了自卑感和挫败感,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学习效果,形成了恶性循环,学困生的家庭和校园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一些学困生来自家庭环境相对贫困、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引导;另一些学困生则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或心理障碍,如视力问题、注意力障碍等,也会给语文学习带来阻力。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简析

小学语文学困生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陷入困境,一些学生存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如视力问题、听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都会给语文学习带来一定的阻碍。另外,学生的智力水平、语言天赋、学习兴趣和动机等个体差异,也可能影响语文学习效果。一些学困生来自经济条件较差、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学习辅导,难以获得有力的家庭支持,另有一些家长过分期望或压力过大,反而加剧了孩子的学习焦虑和逆反心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教学方法单一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部分教师对学困生缺乏专业指导意识,采取简单的应付或放任自流的态度,此外语文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勢必影响语文整体学习效果,社会环境和时代潮流的变迁,也可能间接导致学困生的产生。网络时代信息过载、资讯化程度加深,学生容易分心、注意力较分散;社会大众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语文教育地位受到冲击;此外,一些新型媒体形式的兴起,如网络语言的泛滥,也可能对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小学语文教学转化学困生的可行策略

面对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现实困境,教师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语文学习,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明白学困生并非"无可救药",而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引导和帮助。在教学中,可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要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语言的魅力。可以尝试情景教学、游戏化教学、项目学习等形式,让学困生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练习表达、培养语感。同时,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探究语言规律。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存在识字困难的学生,要耐心引导,采用谚语歌谣等趣味形式进行记忆;对于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培养自主阅读习惯,学会提出问题、理清逻辑线索;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其大胆表达,耐心纠正语言错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让学困生在多方位的帮助下重拾信心。学校可邀请有经验的语文特级教师或退休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耐心指导孩子的语文学习;社会单位也可提供心理咨询、课后辅导等服务,让学困生获得全方位的关怀和帮助,语文学习并非孤立无助,教师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品格的培养,让学困生重树自信心。教师要主动关心学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用爱心、耐心和善意化解他们的焦虑和自卑,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被尊重。

结论:转化小学语文学困生是一项艰巨但必须完成的教育使命,要切实关注这一问题,深入分析症结所在,采取系统性、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教育主体需要密切配合,整合各方力量,共同为学困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唯有秉持尊重差异、注重个性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重视情感培养,才能真正帮助这些学困生重拾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释放个体潜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人才,为构建优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海静.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之我见[J].学周刊:中旬, 2012(5):1.DOI:CNKI:SUN:XZHK.0.2012-14-025.

[2] 应俊莉.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 000(031):156-157.DOI:10.3969/j.issn.2095-3089(x).2014.3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