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402106
【摘要】目的: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研究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的疗效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样纳入40例患者,行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干预。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护理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P、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施行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其能够达到比较明显护理效果,能够改善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小儿肺炎;效果评价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就是肺炎,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需要医护人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不仅可以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还可以有效的帮助患儿进行疾病的康复[1]。患儿家属是肺炎患儿最直接的观察者和照顾者,他们对患儿的日常行为以及生活环境更为了解。患儿家属通过与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可以及时的向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症状及体征进行报告。以此来帮助医护人员对患儿疾病进行早期的诊断以及治疗。同时,医护人员也可以为患儿家属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健康教育,使患儿家属更科学的认识到肺炎患儿的特点及肺炎的危害,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样纳入40例患者,行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5.32±1.53)岁。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5.67±1.4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患儿的呼吸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利用体位改变,吸痰等方式鼓励患儿正确的咳嗽。帮助患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气管堵塞。给予患儿适量的液体,以保证水分的充足及电解质的平衡预防脱水情况的发生。
研究组行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干预:为患儿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肺炎的症状,传播方式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患儿家属对肺炎患儿的病情及处理方法进行更好的了解。医护人员与家庭成员沟通后,了解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护理需求,制定合适小儿肺炎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调整,休息安排。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给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譬如药物的正确剂量,给药的时间及药物可能会发生的副作用,以此来保证药物使用正确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医护人员应该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包括如何正确测量体温,什么样的呼吸频率才是正常的,以此来帮助患儿家属及时并发现患儿出现的异常情况。患儿患病后,家属会对患儿的疾病过多的关注,基于此,医护人员可以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儿家属积极的面对。患儿的治疗过程提供适当的情绪疏导。在患儿出院后,医护人员需要与患儿家属保持定期的联系及随访。通过远程技术操控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体征。内容包括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
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
③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恶心和皮疹。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分为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²),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版本)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使用样本数量和百分比表示(n,%)。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当P值小于0.05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体征比较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体征比较(d,)
组别 | 例数 | 住院时间 | 退热时间 | 咳嗽消失时间 |
研究组 | 40 | 3.21±2.39 | 1.15±2.34 | 5.31±1.45 |
对照组 | 40 | 5.32±3.21 | 3.92±2.51 | 7.94±1.75 |
t值 | 5.219 | 3.686 | 7.319 | |
P值 | <0.05 | <0.05 | <0.05 |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儿CRP、PC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 | 例数 | CRP(mg/L) | PCT(ng/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 | 40 | 57.94±10.53 | 3.85±1.84* | 1.16±0.15 | 0.14±0.01* |
对照组 | 40 | 58.23±9.64 | 14.37±2.51* | 1.14±0.18 | 0.69±0.08* |
t值 | 0.128 | 21.378 | 0.603 | 48.238 | |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 | 例数 | 呕吐 | 恶心 | 皮疹 | 总发生 |
研究组 | 40 | 1(2.50) | 0(0.00) | 1(2.50) | 2(5.00) |
对照组 | 40 | 4(10.00) | 2(5.00) | 5(12.50) | 11(27.50) |
χ2值 | 5.197 | ||||
P值 | 0.023 |
3、讨论
家庭成员作为肺炎患儿的主要观察者及照顾者需要参与护理的全过程与医护人员一起制定针对患儿情况的护理计划[2]。家庭成员了解小儿肺炎的病情和处理方法后,能够掌握正确的给药方式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能够监测和记录孩子的病情变化并遵守医嘱,执行护理措施,这种参与性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患儿家属通过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并且接受医护人员的教育,可以更好的对小儿肺炎的症状及处理办法进行了解。能够自我正确观察并记录患儿的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报告异常。接受协同护理后患儿家属能够自我应对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呼吸窘迫或持续高烧时,他们知道如何采取紧急措施[3]。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患儿家属经常会面临生活及心理上的压力,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患儿家属解答他们的疑虑。并鼓励患儿家属积极面对患儿治疗,增强其信心及勇气。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可以为患儿家属提供一些实用的生活指导。帮助患儿家属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医护与家庭成员协同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通过协同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还可以增强患儿家属的应对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石蕊,付凤齐,李钧.协同护理结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小儿上尿路结石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2,36(16):2983-2987.
[2]杨怀霞,张源源,杨倩,李丽娟.优质精细化术中护理在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16(4):451-454.
[3]徐玉,李钧,王亚楠,王瑞,尚蓓蓓,李慕雅.家属协同护理联合适时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改善、遵医行为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