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当前,释放声乐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潜能,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论文首先通过对课程思政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理论梳理,明确了课程思政在私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对我国部分重点高校声乐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得出课程认知水平、教学策略和评价制度等关键因素影响着课程思政的理论实施效果。研究指出,通过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合声乐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论文提出一套可行的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的整合策略,以期帮助构建高校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的长效机制。研究结果可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整合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 声乐教学; 教学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整合改革;
1、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在过去的教育中,一直存在对课程思政的重视,音乐教育,尤其是声乐教学也在不断的发展进化[1]。在早期,课程思政主要集中在道德伦理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而声乐教学更偏重于技艺内涵的培养和教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变化以及国家教育体制的转型,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明显。今日,已然形成了以第二课堂活动为阵地,以实践体验和情境构建为手段的教育新形态,并积极探索由教学到研究的转变。
课程思政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演唱具有积极意义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和价值观念,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正确道德观念的认识。通过介绍音乐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和触动,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
课程思政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2]。声乐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和演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发展潜力。课程思政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关怀。声乐作为艺术形式之一,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对文化艺术的敏感度。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品味。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参与公益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关心,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积极引导和影响人的思想,是思政课程的基本功能,而高校声乐教学正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载体[3]。课程思政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在个人发展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小觑: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课程思政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有利于其在人格成长、道德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声乐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也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化、人格化目标。
2、课程思政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校声乐教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活动,课程思政的实施相辅相成,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于课程认知水平对课程思政实施的影响,它旨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的课程认知水平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课程思政的感知与接纳态度。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导向者和实施者,他们应具备一定的课程认知水平,透过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向学生传达核心价值观。学生的课程认知水平也影响着他们在接受课程思政下的声乐教学质量[4]。具备较高课程认知水平的学生在理解教师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融入声乐学习中更为通畅。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是实践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由于声乐是艺术类学科,其教学方式千变万化,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大师班、研讨会以及音乐会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顺水推舟地加入课程思政元素。
3、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的整合策略
强化课程思政在声乐教学中的引领地位。理论知识应当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地位与实践相辅应,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内容选择也应与思政课程密切相关,充分利用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接受。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标准和评价标准。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互动反馈再到考核评价,全过程都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声乐教学的有效进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时代性强的评价体系,才能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他们培养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艺术品格。
再者,倡导“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每一位大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认识水平、思考方式与音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构建以参与和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的体验,充满了互动和参与。教师应将课程思政与声乐教学有机结合,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一种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结束语
本研究对于大学的声乐教学以及课程思政做了探讨。首先,我们强调了课程思政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我们找出了影响课程思政成效的重要因素。我们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就是把声乐课和思政课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大学声乐教学机制。虽然这个研究只是查看了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学情况,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样本来验证。以后,我们希望更深入的研究如何在声乐教学中使用课程思政,希望能找到更多合并这两者的方式,以推动我国大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白水.拓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维度与路径——以《音乐与人生》为例[J].中国音乐民族音乐,2018,(03):120 - 124.
[2] 王一平.基于教育心理学的音乐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J].教育论坛,2023,44(05):116 - 119.
[3] 李丽华,孙艳芬.思政课与音乐专业课整合教学研究——以民族音乐学专业《民族音乐学概论》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46(32):78 - 82.
[4] 赵培霖,王玉萍.大学音乐学科课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作用——兼论对音乐教育世界化背景下的考虑[J].教育科学研究,2021,43(09):54 - 60.
[5] 刘爱山,施龙,杨洪波,李丽.职业教育中的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20,40(06):77 - 81.
作者简介:王祯祺,1982.07.24,男,内蒙古包头市,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