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经历了分析串讲的简单“阅读”时代,迈过了崇尚“工具”的机械训练门槛,语文接受了新课程的洗礼。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课标解读,一时间,又致使“人文性”成了课堂最强音。面对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挺进的趋势,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慨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那么,何谓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君在上《恐龙的灭绝》一文时,他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恐龙挂图,然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老师又问,你知道在地球生活了多少年吗?学生答:大约两亿年。老师再问: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呢?接着老师要了解这其中的奥秘,今天我们来学习《恐龙的灭绝》一课。接着,他就利用一些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也明明白白,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最后,他还开展竞赛活动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学生回答踊跃。这样的一堂课,可能有人会说很精彩、很成功。可是,仔细一琢磨,就不对劲,整节课充满了“科学味”,却没有了“语文味儿”。
是的,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意味着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听这样的语文课也犹如是在嚼蜡,没什么趣味可言。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也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在大力提倡生命教育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更具有“语文味”呢?
一、激发情感,体验语文味
(一)、挖掘唯美细节,把握情感色彩
当我们拿到文本,我们必须挖掘文本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点,也就是文本中的唯美的细节。以前,我们把有些问题考虑得太复杂,似乎什么都要讲,什么都舍不得放,导致美文被瓦解得支离破碎,毫无味道可言。我们可以尝试摒弃一些烦琐的环节,把课堂重点设计为:品读语言文字的精美,感受作品的动人情节,学习人物的传神刻画,发现生活中的朴素哲理。和人物故事同喜同悲,与自然社会一同呼吸一同律动……不必一堂课面面俱到,只求某个情感点深挖细掘。如品读《两只鸟蛋》,就要引领学生品味感悟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品读《月亮的心愿》,就要引领学生学习珍珍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
(二)、注重情感体验,找准情感支点
注重情感的体验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绝大多数的文章不管是写景的,还是叙事的,本身就都包含着浓厚的色彩。如果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不去体验、感悟这种情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景物特点、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必须饱含激情,必须找准课文和学生的情感点,丰富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势态情感,教出课文情感,调动学生情感。
例如,我在教学《掌声》这篇课文时,就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在引导学生理解体悟同学们对英子的爱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先让学生找出第1、2、3段中找出描写英子动作的词语(坐、低、站),然后再找找作者在这些动作词的前面加了那些词?英子每个与众不同的动作后面都有自己的想法,师范读1、2段,学生思考:当英子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时,她会想什么呢?当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英子,英子立刻把头底下去的时候她会想什么呢?从而体会到英子是一个多么忧郁、多么自卑的小女孩。
接着出示句子:“最后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师:这时候她还会想些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同学们,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生: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当英子听到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感动得流下眼泪的时候,她自己也在想什么?(齐读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师:当英子讲完故事时,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如果你是班上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送给英子什么?
师:面对同学们再一次给予的掌声,英子也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千言万语在英子的喉咙哽咽着,她觉得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表达她内心的感激,于是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此时的“一摇一晃”和刚走上讲台的“一摇一晃”还一样吗?(从自卑变得自信)
然后指名多人诵读描写掌声的段落,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了,激情在孩子心中燃烧,自然朗读也打动人心了。
可见,激情是体验“语文味”的情感支点,激情是体验“语文味”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二、琅琅书声,释放语文味
语文味还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上。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记得曾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总忘不了文中的描写先生读书的样子:“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将头拗过去,拗过去。”这文中的先生可真的把语文味十足地读出来了。
对于意境优美的写景散文,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诵读等手段,明确“写了什么”,身临其境去品读,诱使其头脑中现出幅幅画面:如读《春雨的色彩》就要读得眼前花红柳绿、莺歌燕舞;读《四季的脚步》就仿佛看到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到,金蝉(知了)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冬天到了,北风阵阵吹,雪花纷纷飘。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大自然的变化多么神奇,四季的景色多么迷人!;这样,启发学生细细品读,其中言语有尽,而意味无穷了。
要使语文课读出味道,要注意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有读的意识,但对学生没有要求,甚至不负责任,只一句简单的“读书”了事。学生就会变得盲目茫然,不知怎么读,甚至应付了事,以致无味可谈。二是教师就是不给学生读的机会,只顾分析来分析去,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我们并不反对教师恰当的精彩的点拨与评述,恰恰相反,通过好的渠道吊起学生的胃口,指导学生以“可视性”为目的进行品尝,进入意境,展示情景,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对于课文的传神点,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咀嚼,激活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与韵味!我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时,就紧紧抓住“男孩一刻都没停下来,仍然在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一关键句来进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不仅小鱼在乎,小男孩也很在乎;有很多小鱼回到大海里……)除了小鱼和小男孩在乎,还有谁在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通过反复咀嚼,浓浓的语文味自然就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
总之,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更要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味”浓浓的课!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程少堂《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新起点》《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16日
3、崔峦:《增强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1999.11
4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