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工学院 安徽马鞍山市 243031
摘要:农业活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影响。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活动对生态系统构成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农田灌溉、耕地扩展等行为可能导致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恢复机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活动;生态环境;生态恢复机制
引言
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增长,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作物种植、农药使用、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会对土壤、水体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农业活动对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生态恢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恢复机制研究意义
农业活动需要大量土地用于耕种,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影响生态平衡。农业活动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农业活动可能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过度开垦土地或者引入外来物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研究生态恢复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科学有效的方法修复因农业活动而受损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再生产。通过研究生态恢复机制,可以指导农业活动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研究生态恢复机制可以为建立相关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使得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激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
2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有害物质超过一定限量,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错误或过量的化肥施用会导致氮、磷、钾等养分在土壤中积累过多,进而引起土壤养分失衡和水富营养化。农药如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会导致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毒害。养殖业的废弃物和粪便排放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和管理,就会导致土壤的污染。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废弃物和尾矿渣等会对土壤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污染。
2.2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超过正常限量,从而导致水体质量下降,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情况。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流失到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农业排水系统可能会带走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如氮、磷、重金属等),使这些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养殖业废弃物、粪便等含有大量氮、磷等养分,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细菌污染。使用污染严重的水源进行灌溉,或者在灌溉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3生物多样性丧失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许多地区实行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这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这种单一种植方式削弱了生态系统中各种植物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减少了生物的栖息地选择和食物来源。过度使用药和化肥会直接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农药的使用不仅杀死目标害虫,还可能误杀有益昆虫和其他非靶标物种,破坏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化肥的使用会改变土壤环境,影响土壤微生物和其他土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大量的森林砍伐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坏,致使许多濒危或特有物种受到威胁。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和农药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引起水质污染,破坏水生生物的栖地,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3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生态恢复机制实施策略
3.1推广有机农业
推广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来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包括提供资金补贴、税收减免、市场准入和认证等方面的支持。提供有机农业技术培训和宣传,改善农民对有机农业的了解和认知,帮助农民转型到有机农业模式,并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和技术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建立有机农产品认证和标识机制,确保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和购买意愿。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集体经营的方式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共享资源、减少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3.2生态农田建设
生态农田建设是一种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农田规划和管理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农田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农田周边或合适的位置建设生态保护地带,种植乔木、灌木、草等植被,增加农田边缘的绿化量,提供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采用复合种植方式,通过同时或轮作种植不同作物,减少作物单一种植造成的生态压力,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质量并控制害虫和病虫害。合理规划和设计农田灌溉系统,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减少水分的浪费,降低水土流失和农药、化肥的流失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有机农业实践,在农田种植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措施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提高土壤质量。
3.3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保护和调配,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综合管理。政府部门可以依托科学研究和专业机构,制定综合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保护政策等内容,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水源地和水体环境的保护措施,遏制水资源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性。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田灌溉制度,推动工业企业和居民单位实施水资源管理,降低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各类水资源的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不同水资源间的联动和互补,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结束语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的生命线,农业作为经济的基础活动之一,必须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研究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恢复机制的建立可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农业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品,同时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杨珺.农业生产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环境的影响及安全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2]僮祥英,杨珊.经济开发活动对百里杜鹃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06):3442-3443.
[3]刘和林,杨改河,张生军.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水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人民黄河,2006,(05):32-34.
[4]童绍玉.浅析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03):75-77+83.
[5]舒长根.农业生产活动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1996,(0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