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李威骏

丰都县董家镇初级中学校  408212

摘要: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提问,驱动学生完成任务,这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有效的提问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出调整,并选择恰当的驱动方式。在课后教师还要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优化调整定模,确保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需要优化改进课堂提问的方式,提高提问效果,通过探究、猜想等方式,合理规划提问的流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驱动;教学

一、问题驱动教学法的作用

问题驱动教学法对构建活力课堂具有如下作用:一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驱动教学法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对问题感兴趣,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二是提供学习的动机和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机和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问题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分析和推理,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课堂充满活力。四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学生之间需要互相讨论、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使课堂更加活跃和生动。五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创新,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培养能力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

(一)设计任务,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学时,应该专注于探究问题的设置,立足学生学情,选择合适的驱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于《几何图形初步》的知识时,应该先设计立体图形的认识相关的探究问题,布置学生一些观察类的问题,询问学生:“身边哪些图形是立体图形?”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结合具体内容设计自主观察任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观察和思考,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生展开交流,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几何体的形状。有些学生会说:“课桌是长方体,粉笔盒是正方体”。在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立体几何图形之后,教师还要学问学生:“立体几何的特征是什么?”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教学流程,基于学生的基础认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分析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根据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最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游戏,箱子中放着几个立方体、长方体、圆柱、球体等。让学生摸其中的物体,然后说出是什么几何体,再让学生验证。最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分析,展示新知,询问学生:“知道立方体有几个面吗?”学生会回答:“有x个面”,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几何体,让学生观察水桶,询问学生:“看到了哪些面?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

让学生观察城市位置图,追问学生:“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距离,用什么表示?”学生会回答:“用曲线的长度表示”,结合之前学习过的点、线、面、体等知识,询问学生:“这四方面有什么联系?”,并让学生举例进行说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问题任务,引导学生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有更多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点、线、面等对几何图形特征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应用问题,避免学生产生错误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标导向性和学习效率,但是教师采用这一模式时,应该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基于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材的作用,体现问题驱动的价值。

例如,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时,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有层次性的设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时也要合理。如果作业难度超过学生能力,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如果过于简单,会让学生盲目自信。所以要基于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层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先让学生完成有关于平行四边形概念相关的作业,有些作业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就能找到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将概念判断融入作业中,帮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设置问题驱动式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如果能够正确分析并说出答案,说明学生对数学知识已经掌握,而问题驱动式模式相比于其他模式更加开放,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采用问题驱动这一模式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进度,因为知识点较多,掰开揉碎讲解会浪费许多时间,而且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效果不理想,因此利用开放课堂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体验知识探究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差异,因此教师要将利用问题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使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之,“问题驱动式”教学是引导师生交流的前提,寻找有效的问题驱动方式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还能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创新和实践的背景下,利用“问题驱动式”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生思维锻炼提供助力,以学生为主体,适当调节问题的难度和梯度,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新知识,体验知识探究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吕莲莲. 以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9(9):21.

[2] 秦晓锋.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 文渊(高中版),2019(12):443. 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19.1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