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 北京 100017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隐患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研究期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入组血液净化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组,共两组,每组34例,一组予以风险护理(观察组),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5.88%,对照组则为23.52%,(x2=4.2207,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隐患较高,通过引入风险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各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具有积极效果。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隐患;护理干预措施
血液净化中心是血液透析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科室,治疗患者包括中毒、急性肾衰竭以及肾功能障碍等[1]。对于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由于病情影响,自身免疫功能较差,易出现感染等风险事件;此外,由于血液净化治疗期间部分技术的限制,因此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隐患较多[2]。如何结合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隐患,制定更加高效、安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十分重要。研究以此进行,以68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计并实施风险护理方案,观察该方案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间收治患者中的实践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入组血液净化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组,共两组,每组34例,一组予以风险护理(观察组),一组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性别:男性/女性:19例/15例;年龄:42-68岁/(58.92±4.17)岁;病程:1-3年/(1.89±0.51)年。对照组中,患者性别:男性/女性:20例/14例;年龄:38-65岁/(58.59±4.12)岁;病程:1-3年/(1.85±0.58)年。将以上各项资料统一分析,在利用信息技术“SPSS22.0系统”解析结果,得到“可比较”结果,数据表现为“P>0.05”。
1.2方法
观察组配合风险护理:(1)加强科室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指定针对性制度,保证各方面管理能力的提升;例如每次透析治疗结束后,对透析机器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加强对血液透析使用的水进行检测,透析前协助患者进行检查,保证患者在安全、标准的条件下进行治疗。(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根据临床工作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加强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的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定期组织交流会,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相互交流临床护理技巧,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3)血液透析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提升患者的自我风险意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风险。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按照血液透析治疗要求,提醒患者注意相关事项,引导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评定: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患者出现的各类风险事件进行记录,统计总发生率;主要有导管脱落、水平衡障碍、感染等。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独立完成,操作计算机处理,向系统“SPSS22.0系统”输入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x2”进行统计与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t”进行;软件自动得出结果,“p<0.05”: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护理效果评定(例,%)
组别 | 例数 | 导管脱落 | 水平衡障碍 | 感染 | 穿刺部位渗血 | 总发生率 |
观察组 | 34 | 0 | 1(2.94) | 0 | 1(2.94) | 2(5.88) |
对照组 | 34 | 2(5.88) | 3(8.82) | 1(2.94) | 2(5.88) | 8(23.52) |
x2 | - | - | - | - | - | 4.2207 |
P | - | - | - | - | - | 0.0393 |
3讨论
血液净化中心在临床中较为重要,专业性较强,护理风险隐患较多,主要包括:(1)管理风险:由于血液净化中心的专业性较强,因此容易发生感染,例如透析过程中出现机器故障等,则可能直接导致血液透析危险;(2)护理人员风险: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技术、临床经验不足,可能忽视护理过程中存在隐患,可能导致风险隐患[3];(3)患者自身风险:患者面对病情、长期血液净化治疗带来的身心负担与经济压力时,患者容易出现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下降,进而增加风险隐患[4]。
针对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风险隐患,制定更加符合临床工作需求的护理管理措施,通过树立规范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使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过程增进了解,明确治疗期间存在的风险隐患;通过严格落实风险隐患防范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强化护理人员对于风险隐患的认知,杜绝风险隐患的发生;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距离,提升双方的沟通协调能力,使患者提高对血液净化治疗的配合度,并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增加对治疗期间存在的各项隐患的了解程度,降低各项风险隐患的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5]。
综上,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隐患较高;针对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针对性引入风险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各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玉玮. 基于个性化评估的风险防控质控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2023,30(12):102-105.
[2]吴秋霜.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的应用[J]. 辽宁医学杂志,2023,37(5):108-111.
[3]张静,姜利,方可喜,等. 探讨风险管理流程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7):1289-1292.
[4]张小妹.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非计划性撤机的风险因素调查及护理策略[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23):111-114.
[5]秦红燕,张敏. 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非计划撤机风险因素调查与护理管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