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罗平县6558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建筑正逐渐消失,而且被破坏严重。这并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保护。而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保护意识薄弱、保护方法不当等。需要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因此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主要分析历史建筑保护的特点,探究城市规划管理中历史建筑保护的困境,提出几点有效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历史建筑;保护策略
历史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反映出了古代人的智慧和建筑的美丽,也实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保护历史建筑。并根据现阶段的规划工作进行合理设计。解决发展矛盾,保护历史建筑,实现传承和发展。
一、历史建筑保护的特点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保护要素之一,数量十分庞大。但区别于文物的保护,利用尺度。文物保护利用是不改变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开展保护性修缮与适度的开放利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是在于活化利用。通过合理修缮满足现代功能的使用需求,增强活化利用引导[1]。历史建筑在保护工作中要从微观,还要考虑到历史建筑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从整体建筑聚焦到微观个体。每一处的历史价值,建筑类型结构,使用损坏情况,城乡区位等条件各不相同,要针对这些个体进一步规划做好修复与保护工作。在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中,需要进行抢险加固、保养维修、修缮、加固改善和迁移。在相关工程中需要加强日常巡检工作,发挥主管部门的优势进行安全排查与评估工作优化整体设计,做好施工管理,从而达到预期的历史建筑保护目标。
图1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流程图
二、城乡规划管理中历史建筑保护的困境
(一)保护意识薄弱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对现代化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结合一些现代化都市模板进一步规划设计。一些城市为了打造特色城市,实现现代化发展,并未认识到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性,只注重短期规划工作。而且在规划时也缺乏自身特色,只是照搬其他一些成功的模板,这就导致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历史遗产失去原有的价值和魅力,并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二)政策制度存在缺陷
针对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比较多,但地方性法律并不完善。国家出台了多项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文件,明确规定了历史建筑保护的内容,但很多地区的历史建筑特点不一,最终还是被破坏和拆除为现代建筑让位,总的来说还是地方性的法律并不完善。缺乏行政的约束,经济文化与其他规划并不一致,难以协调这些因素,导致建筑保护处于被动的状态[2]。受到这方面影响,有的地方甚至拆除了成片的历史街区用钢筋水泥建筑来代替。相关负责人也并未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就导致该行为越来越肆虐,认识不到其中的问题,历史建筑保护法失去了权威性和约束力,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需要及时解决的这一问题。
(三)规划保护方法不当
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我国一直进行实践和尝试,但对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规划保护方法不当。为了迎合商业发展在原有历史建筑物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古色古香建筑。这些仿古建筑趋于商业化发展,但原有的历史建筑物得不到有效保护,破损严重,游客量增多,对其造成了根本严重的破坏,这种保护方式并不妥当,难以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四)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不足
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问题,而城市规划建设对这一关系认识不足,认为历史建筑阻碍了经济发展,不仅需要花费重金去维护整修历史建筑还需要占用现有的土地无法进行开发,这一观点并不利于历史建筑保护工作[3]。如果将其作为矛盾点来看待不仅会影响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也难以充分利用这一丰富资源开展经济发展。
(五)日常监管不到位
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结合当地的特点进一步落实保护内容,避免对历史建筑造成影响。然而日常的监管工作不到位,一些管理措施落实不完善,再加上很多人员的保护意识不强,这就导致历史建筑的保护力量薄弱,还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使其被破坏。在历史建筑周围的环境十分混杂,商业餐饮等功能划分不明确,周围被现代化的建筑所笼罩,严重影响了历史建筑风貌,缺乏整体的有效控制。
三、城乡规划管理中历史建筑的保护策略
(一)树立保护意识,开展合理规划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他们连接古今,承载着历史文化,延续着中华文明。他们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做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才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树立一定的保护意识,重视历史建筑物保护工作。认真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历史建筑物中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结合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风貌,开展整体规划工作,突出城市特色[4]。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形成趋同性的城市建筑。借助于历史文化保护,优化城市规划和开发,使城市能够借助历史文化特色实现进一步发展,打造良好形象。
(二)完善法规体系,加强管理约束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约束工作,需要地方政府提高重视,结合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分析当地建筑的具体特点,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来约束和控制城乡规划行为,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落实。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如果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要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各主体的重视。2021年,中央出台了相关文件,强调了历史文物保护的具体内容,明确具有传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等,是城乡规划保护的强制性内容[5]。在法律法规的支持下,明确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建筑风格,历史环境风貌等多项内容。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域和建设监测区域。对于一些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建筑开展重点保护工作,对一些破损严重的建筑物,要采取适当的修缮措施,充分挖掘其中的功能。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内容进行建设。
(三)优化规划保护,解决发展矛盾
保护历史建筑不仅仅是保留原有的风貌,同时还要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氛围,协调好传统与现代。在原有的规划保护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达不到保护效果,还会对历史建筑造成二次的伤害,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根据历史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首先要进行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通过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调研,了解历史建筑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容[6]。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规划工作中,将历史建筑风格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一些重点区域以保留传统特色为主,打造成特色的旅游景点。在附近加入一些现代化的设计,突出城市的人文情怀,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效融合。其次开展统筹规划工作,妥善处理新城与老城的关系。以保留保护为主,实现城市生态修复,完善各项功能建设。鼓励城市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传统村落等为主,打造周围特色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依托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商业等多种区域开发功能,提升现代化活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融合。
(四)协调历史建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历史建筑方面开展保护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耗费一定时间通过适当的修缮和维护,使其能够保留历史文化特色,成为城市的特色建筑。而该区域势必会限制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可以注重打造特色区域。考虑到历史建筑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评估他们的价值,并以历史建筑区域作为旅游中心,打造特色的旅游区域和旅游路线,通过适当的宣传形成城市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7]。发挥历史建筑的最大价值,带动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历史建筑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需要提高各部门的重视,做好保护工作,避免经济发展,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不要只注重当前的经济效益,要具有长远的目光进行整体规划。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并打造一些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参观古城,并为游客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使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促进城市文旅发展,不仅能够打造城市形象,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经济发展。
(五)完善管理体系,实现整体发展
国家省市县上下联动形成对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统一整体,明确历史建筑的具体特点,通过分级落实任务,明确各自的责任,层层递进,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起到良好的效用,落实于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控工作。基层政府要加快认定保护对象,出具保护清单,及时开展测绘建档等一系列工作。要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历史建筑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整体性规划工作,加强管控约束,排除其中的影响因素,同时促进现代和传统的有效融合,实现城市的整体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建筑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是城市生命的证明,因此在城乡规划建设中,政府需要提高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重视分析以往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强化保护意识,完善法规体系。创新保护方法,提高保护水平。并积极协调经济发展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关系,健全管理体系,开展整体化管控工作。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能够聚焦于个体保护修复历史建筑也能从整体性入手,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传承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促进经济发展。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解决历史建筑保护中的一些矛盾问题,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 李聪. 城乡规划管理中历史建筑保护策略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19.
[2] 王兆丹. 城乡规划管理中历史建筑保护的困惑及优化策略[J]. 砖瓦世界,2021(4):14.
[3] 张韶岚. 城乡规划管理中历史建筑保护的困惑及优化策略[J]. 安徽建筑,2019,26(12):45-46.
[4] 陈秋美.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分析[J]. 城镇建设,2021(14):7.
[5] 黄存平. 城市更新下县域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J]. 山西建筑,2023,49(15):29-33.
[6] 杨开.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困境与对策思考[J]. 建筑与文化,2021(7):185-188.
[7] 李卉,余倩雯. 基于需求导向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实施评估 ——以广州市为例[J]. 中国名城,2021,35(6):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