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何玲 尤敏 应璐璐 杨娅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目的:观察经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6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接受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MA-UE评分、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掌屈肌力、背伸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效果良好。

【关键词】火龙罐;康复训练;脑卒中;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康复训练作为脑卒中治疗的关键环节,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然而,传统康复训练方法虽能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功能,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进展缓慢、难以触及深层组织及神经系统重塑等问题[2]。火龙罐综合了艾灸、刮痧、推拿等多种传统中医技法,通过热力、机械刺激与药物渗透作用于机体,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本文旨在观察经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3~78岁、平均(65.51±2.12)岁。试验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4~79岁、平均(64.53±2.21)岁。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伴有上肢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②其他原因所致上肢功能障碍。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上肢瘫痪患者均按病程分期接受了个性化的常规康复训练。软瘫期侧重被动训练,由专业康复师辅助进行上肢正确摆放及床边活动训练;痉挛期转为主动训练,包含肘腕关节自主活动、拿捏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模拟锻炼;恢复期则集中于上肢肌力增强与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每天定时进行两次、每次20分钟的训练。

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运用火龙罐综合疗法。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采取俯卧体位,充分暴露背部及患侧上肢,并涂抹蕲艾精油作为润滑介质,均匀覆盖于皮肤表面。随后点燃艾柱并将其置入罐体内,将罐体倒置,使艾烟向下引导,准备开始走罐操作。治疗过程中,遵循督脉、手阳明大肠经以及手少阳三焦经等主要经络路径,选取曲池、合谷、阳池、肩髃、中渚等穴位进行针对性治疗。首先采用扶阳疏经法,以罐口的罐齿与皮肤保持30°角接触,通过手掌小鱼际紧贴皮肤,沿着每条经络自上而下推动火龙罐并辅以揉按手法。其次,实施刮灸散瘀法时,将罐口与皮肤垂直对准后再调整至30°角进行旋刮,直至患者感到适宜的酸麻胀木感,再施以透热灸法,精准定位病灶区域,通过开合罐体并利用鼓风机煽风增加热量,直到施灸部位皮肤呈现红润且局部温和灸感消失为止。还采用了共振虚化法,同样沿督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等经络路径,操作者稳定握住患侧肢体,将火龙罐平贴于皮肤之上,从上至下缓缓滑动,并同步带动患肢和自身手部做摇摆振动动作,形成患肢、操作者与火龙罐在同一频率上的共振效应。整个疗程每次持续20分钟,每周进行5次治疗,总计连续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Fugl-Meyer评分(FMA-EU)、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掌屈肌力和背伸肌力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手部功能见表1

表1两组手部功能比较{分,(x±s)}

组别

FMA-UE评分

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3

25.23±2.14

48.54±4.39

0.62±0.04

2.52±0.12

对照组

43

24.98±2.12

37.24±3.27

0.63±0.03

1.53±0.12

t

0.405

11.231

1.498

18.856

p

0.782

<0.05

0.142

<0.05

两组肌张力评分对比

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掌肌力评分、背伸肌力评分钧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火龙罐疗法集传统中医理念与现代康复技术于一体,在与常规康复训练联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时,表现出显著的积极效果。这一疗法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源于其内在的复合治疗机制发挥的关键作用。本研究显示,相较于仅依赖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接受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和功能改善上显现了更为突出的进步。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UE)大幅提高p<0.05,得益于火龙罐疗法的温热效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这对于受损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至关重要,从而有力地提升了上肢精细和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效率

[3]。此外在掌屈肌力与背伸肌力的检测中,观察组患者的手部肌肉力量增长尤为明显p<0.05。这可能与火龙罐疗法通过机械刺激作用于肌肉组织,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肌肉纤维增厚和力量增强,从而有效逆转了脑卒中导致的肌肉萎缩问题[4]。另外通过对手部运动功能状态的评分,进一步证实火龙罐疗法与康复训练的结合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抓握、捏物等。推测火龙罐疗法可能通过调节经络系统,激活相关脏腑功能,强化机体的整体调控机制,改善了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性,从而加快了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5]

总体来说,火龙罐疗法凭借其独特的温热刺激、机械刺激以及潜在的经络调节功效,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激活和优化了患肢的生理机能,从而实现了对脑卒中后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更高效的康复治疗。在实际应用中,火龙罐联合康复训练应坚持个体化原则,结合长期随访和多方位评估,以确保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谌婷婷,邓雯雯.基于经络腧穴理论的火龙罐综合灸疗法在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2):110-113.

[2]袁晓芳,黄珊,刘映芳.精细化康复护理结合火龙罐综合灸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10):57-60.

[3]路秀清,丁华丽,曹振浜等.火龙罐疗法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05):926-929.

[4]刘海兰,金婕,李芯睿等.火龙罐综合灸法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22,44(07):735-738+744.

[5]郭欢欢,马红云,胡珍珍等.火龙罐综合疗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40(02):34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