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重庆垫江
摘要:在当代教育的热潮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对于小学书法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以期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创新;小学书法;策略
引言
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提高书法教学质量成为书法教师们亟须解决的一大热点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书法教学得到了创新发展,给传统的书法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书法教师在书法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使书法教学更加新颖、快捷和高效,还能提高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和热情。
1小学书法教学设计应当遵循的具体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人为本”原则深入人心,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书法教师进行备课时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切实做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人为本”原则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师为主,生为从”的状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一起讨论、共同探究。不仅如此,“以人为本”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避免程式化与公式化的问题,应立足于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让教学设计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能力,消除学生对书法的刻板印象,认识到书法并非高难度、低趣味的活动,感受书法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1.2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有待提升。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要想学好书法并非只是机械地模仿,而应是真正的理解、体验与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急于求成,应当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当前的书法水平出发,设计阶梯性的教学任务与目标,为学生搭建可供攀爬的学习支架,让学生的学习轻松愉快,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实现审美能力、文化素养与书法技能的多重提高,推动教学成果的切实优化。
1.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帮助学生展开书法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在书法教学备课工作中应当充分遵循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考虑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结合学生当前的兴趣点作出综合性考量。不仅如此,趣味性原则还要求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挖掘教学中的趣味点,无论是我国书法家的成长故事还是书法演变的历史过程,都能丰富书法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意识转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书法学习的魅力所在,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1实践体验教学法的价值
实践体验教学法是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书法实践活动,如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和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到博物馆参观书法展览,到文化古迹感受传统文化等。通过实践体验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书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格和审美观的塑造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是书法教学的创新者、引导者,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带给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引导者,教师在小学书法教学中肩负着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法技巧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充分展现出自身对书法的热爱和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书法水平。作为榜样,教师的书写风格和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需要以身作则,展现出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专业的书法技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学生可以逐渐领悟书法的韵味和美感,培养出良好的审美观和艺术修养。
作为评价者和反馈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这种反馈不仅包括技法的指导,也包括审美和艺术的点评。通过教师的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自己的书法技巧和艺术修养。
2.2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书法教学不是机械灌输与被动接受,作为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书法学习背后的文化价值与思想精髓,驱动他们感受书法的魅力与价值,最终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虽然围绕教材,但在一定程度上囿于教材,重视理论,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纯粹的理论教学容易让他们丧失学习欲望,基于此,作为小学书法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书法教学中穿插一些汉字故事和书法家的成长经历,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其了解书法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书法创新教学评价
学生喜欢听到教师的表扬和赞赏,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基于学生这一特点,书法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应更多地给予学生积极、正向且有效的教学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要想真正发挥评价的助学效用,就不能将评价停留在“你真棒”“你写得很漂亮”之类的简单评价上,而要具体评价学生的字好在哪里。例如,书法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这个字的横画写得很标准”“这个字的结构掌握得很好”“颜体字的特点在这个字上体现出来了”等。这样的口头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想让评价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书法教师不妨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把这些赞赏的评语语言以创意的形式展示出来。
2.4“书才”培养目标下的教学模式
“书才”应当是指书家的书写才能,以及书家的个人才情。书写才能自不必多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书写才能的人才能被称之为“书法家”,故书写才能的培养是书法教育极其重要的部分。但是书法教育又不能只培养学生的书写才能,否则书法教育就变成了“书写教育”,培养的不是书法家,而是写字工匠,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才情”。“才情”之于艺术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今中外有不少的艺术理论阐释了“才情”的重要性,孙过庭《书谱》中言:“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刘熙载《书概》中言:“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在新文科背景下,书法学的人才培养自然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才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是教学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上列举的四种创新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书写技能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创新教学方法还能够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有义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艳莲.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书法课堂效率[J].小学生(中旬刊),2023(05):91-93.
[2]王世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书法教育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3(01):58-61.
[3]黄文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书法教学探析[J].思维与智慧,2022(1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