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轨道交通运行时,为了保障通行的质量,交通部门应做好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熟悉常见的安全事故风险,掌握轨道交通运行的实际情况,有效预防安全风险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轨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然而施工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诸如涉及的高空作业、机械设备操作、危险品使用等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工期压力、成本控制等也会给施工安全带来风险。因此,分析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提出安全管理对策,保障交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施工安全,对推动我国交通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1.1工程规模大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涉及的工程规模较大,涉及的工种多,建设周期长,如气候变化、地质条件、材料供应等方面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和障碍多,都可能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项目的管理难度较大。
1.2施工环境复杂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涉及道路、桥梁、隧道等多种施工环境,这些施工环境往往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例如道路施工涉及地质条件、天气变化、交通流量等因素;桥梁施工需考虑结构设计、承载能力、耐久性等方面;隧道施工需要解决复杂地质条件、通风、排水、照明等问题。
2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因素
2.1人的因素
人是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者、建造者,也是使用者与日常维护管理者,为此,人的因素对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影响较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智能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很多乘客都只顾低头玩手机,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站的安全标语、标识,缺乏对身边安全风险的重视。乘客安全乘车意识的缺失,使得安全隐患发生的风险增大。此外,部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差,缺少安全风险的应急处理技术及经验,使得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期时段,轨道交通中存在拥挤情况,不能快速疏散乘客,使得轨道交通内部的环境混乱,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不利于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2.2设备的因素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轨道交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升,逐渐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此,轨道交通运行对设备的依赖性较高。轨道交通运行的操作设备较多,如通信设备、轨道设备、牵引设备、消防设备、控制设备、信号设备等,采用设备整体运行的方式维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其他相关设备的运行效果,为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带来影响。例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发生控制设备故障,会导致列车脱轨,使得乘客及列车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轨道脱轨会引起乘客的恐慌,导致踩踏事故,加大安全事故等级。
3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举措
3.1建立完善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应明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定岗定责的落实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管理责任,提升领导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秉持安全管控前移的理念,强化过程控制及细节管理。充分发挥技术及人才优势,强化轨道交通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领导层的安全监管意识,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交通部门应构建健全的风险监管体系,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风险监控体系中包括的风险评估,轨道交通部门可以采取定量评估、半定量评估以及定性评估等方式,按照不同的事故风险类型选择对应的评价方法,某一类型的事故风险可以选择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例如,某城市的交通部门对轨道交通项目安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安全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细化为一二级层级指标,按照不同的指标权重值,评价安全风险因素的等级,按照风险等级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监测预警方案。一级指标主要包括4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设施因素、人员因素。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内容的细化,如管理因素与4个二级指标对应,即管理对设备设施的影响、对人员的影响、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等。交通部门按照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的方式对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指标进行设定,对各个风险因素的安全评价等级进行计算,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体系,并借助软件程序设立相应的自动风险预警系统,在安全风险触发系统预设的条件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快速制定处理方案,将潜在安全隐患消除。
3.2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首先,项目建设单位需成立安全应急队伍。该团队不仅可以通过积极落实预防举措避免施工中出现危险事故,还可在安全风险爆发后迅速做出决策,避免损失增加。其次,施工单位应做好权责分配,落实安全培训工作。项目经理需编制安全管理细则,明确具体的工作措施,并对安全资金分配、应用等进行监督。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开展安全教育,保障入场人员可以准确识别危险,做好必要防护,针对不符合安全作业规范的行为,必须立刻制止与纠正。为保障施工过程安全,利用安全例会进行宣传与总结,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选择防护方式,尽量控制安全风险的爆发概率。最后,其他参建单位。(1)勘察机构要保证工作成果文件可以真实地体现出项目区的地质条件,切忌有错漏;(2)设计人员要围绕项目重大风险完成技术交底,保障设计方案深度,每项专业间不应形成冲突以及衔接不上的情况;(3)检测人员需依照设计要求规范,及时检测原料与构件等的规格与品质;(4)监理人员要落实好工地安全风险管控和监督。
3.3注重现场环境管理
一是自然地质水文。面对特殊地层结构,需超前预报,及时进行监控量测,按照基坑围岩条件进行支护处理。如果在施工中遭遇突发情况,应通过超前注浆与地面注浆等方式快速固定地层,以免出现大面积坍塌。二是附近建筑物。一方面,对于下穿建筑物成立特别调查组,了解并确认既有建筑物,在地铁施工期间出现下穿建筑物,适当提升技术检测频率,随时掌握该建筑物当前的情况,如果发现变形或位移,要立即加固,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下穿铁路线。轨道交通项目施工中,需结合铁路路基以及已营运的交通线路监控,重点监测钢轨沉降与轨距等情况,所有数据都要尽快告知有关管理者,便于了解铁路真实的状态,维护地铁建设与已有线路的安全。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承载着众多的期望和责任。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明确了其在城市发展和公众出行中的核心地位。行车安全不仅涉及乘客的生命安全,还与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信任紧密相连。本文从多个角度切入,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和建议。这些策略涉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完善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营提供有力保障。期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守超.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2(2):127-129.
[2]蒙国往,黄劲松,吴波,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9):90-95,99.
[3]刘东云.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1,3(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