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鲁寺壁画中的世俗人物画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夏鲁寺壁画中的世俗人物画像研究

吴艳莹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摘 要:夏鲁寺壁画艺术丰富精美、特点突出,是西藏佛教寺院壁画中时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在西藏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夏鲁寺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画像世俗化的现象,有着各种不同的特征,本文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铺壁画,从人物图像、服饰造型、色彩等几个方面对夏鲁寺壁画中的世俗人物画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夏鲁寺壁画,人物形象,汉藏艺术交流

夏鲁寺始建于宋朝[1],元代又先后进行了两次扩建与维修。夏鲁寺虽然一度衰落,但由于其中所存大量精美的古典壁画等艺术遗存,至今在国内外拥有很高的影响,深受学术界的关注。随着元朝的建立,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西藏地区与汉地的交流日趋频繁,十分紧密,这些现象在夏鲁寺壁画中深有体现。画面当中具有浓厚中原特色的建筑、穿着中原服饰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西藏艺术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向心力的变化。这种具有浓厚的波罗样式,并融入了许多本土元素和审美情趣的绘画艺术被称为“夏鲁风格”。

一、夏鲁寺壁画概述

谢斌将夏鲁寺古代壁画的绘制归纳为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是公元11世纪,夏鲁寺的初建时期。第二个是公元13世纪末至公元14世纪,夏鲁寺大规模扩建的时期。

(一)壁画遗存

夏鲁寺建筑规模宏大,主要有三层佛殿,现存佛殿21间,一层11间。夏鲁寺初建时期的壁画较少,主要分布在第一层的护法神殿。第个二时期是在一层壁画绘制完善的基础上对二、三层的部分佛殿进行绘制。可以说,夏鲁寺现存的大多数元代壁画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从保存现状上看,夏鲁寺壁画丰富精美,是西藏佛教寺院壁画中时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处。

(二)夏鲁寺壁画艺术特色

夏鲁寺壁画曾受印度、尼泊尔、中原汉地等不同地域、多种绘画技巧和审美风格的影响,尤其较多地沿袭了早期尼泊尔艺术风格,但在经过朴实的藏族民风过滤后,有意褪去了尼泊尔风格中的人物造型妖艳和色彩过于鲜艳的风格,形成了静穆典雅而又不失华丽的视觉特点。整体艺术水平高超,风格和谐统一。夏鲁寺壁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多元而又统一的艺术风格。也正是这多元和多源特征的壁画遗存,是早期西藏与周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文化、艺术和思想交流与交融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图像依据。就夏鲁寺壁画中的中原艺术因素而言,除了局部色彩的变化、具有中原特征的建筑以及人文景观以外,还表现在画面中具有世俗特征的人物造型及其服饰等几个方面。夏鲁寺壁画中数量众多而且极具特色的人物画像,不仅反映了当时西藏地区的社会历史情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宋元时期中国服饰文化提供了依据。该壁画中具有元代皇权寓意和汉地艺术元素的世俗人物图像,反映了元朝大一统格局下西藏与内地之间的密切往来的事实,因而是本文的重点。

二、夏鲁寺壁画中人物画像的世俗化

(一)夏鲁寺壁画中的人物画像分析

1、人物造型

夏鲁寺壁画中存在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历代祖师像、世俗人物像。总体上看,夏鲁寺壁画艺术曾受到过不同地域的影响,体现了多元的艺术风格。公元11世纪,夏鲁寺建造之初的壁画主要是受到了印度、尼泊尔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体现在构图、人物造型以及传统诸佛菩萨尊像的仪轨上,例如佛菩萨的面部特征、标识、手印、背光以及衣纹和莲花座等造型上。其佛菩萨、护法神五官较立体,眉毛高挑,眼尾上扬,面部表情夸张,姿势各异,身体动态幅度较为明显。而在画面上,颜色较纯正、线条简洁奔放,体现出典型的印度、尼泊尔风格,还没形成明显的夏鲁风格。

而到了公元14世纪后,扩建后的壁画主要集中在集会大殿、护法神殿、般若波罗蜜多佛母殿、丹珠尔佛殿、布顿拉康殿等佛殿中。这一时期的壁画作品,在继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中原汉地绘画的元素,其中包含内地汉族艺术的风格和题材。

2、色彩分析

从总体上看,夏鲁寺早期壁画受外来风格影响,色彩比较鲜艳,背景大部分为以纯色为主,尤其是红色。受到尼泊尔坛城绘画的影响,这一时期壁画中的人物服饰更注重装饰的精致以及色彩的纯度与明亮,色彩运用大胆,对比鲜明,但是颜色种类较为单一,主要是蓝色、青色、白色、红色,而在藏传佛教中,这些颜色有着各自的象征意义,所以此类颜色会频繁地出现。

公元14世纪后,藏族画家在本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对其它地区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绘画样式。这一时期的夏鲁寺壁画当中的色彩绚烂中多了一丝沉稳、端庄,色彩的丰富性更多体现在人物服饰搭配上,由于服饰造型的趋于多样化,色彩的呈现也更加丰富。由此可见,这时期的色彩运用已经逐渐脱离藏传佛教中固有的象征意义,是相对自由的,利用色彩增加了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主要是为了营造出热闹、欢乐的气氛。

(二)夏鲁寺壁画中的人物服饰世俗化

笔者发现,夏鲁寺壁画中的人物画像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特征,画面中人物的造型、服饰、建筑、生活场景等,整体上与我们的生活日趋接近。这种变化是西藏绘画史上的肖像画一次变革和升华,同时也是佛教艺术本土化、中国化的典范。前文提到,公元11世纪,夏鲁寺建造之初的壁画主要是受到了来自印度、尼泊尔的影响。这在人物的着装方面,也有体现。

在与之相似的作品须摩提女请佛图中,罗睺罗所穿袖口宽敞的长袍与当时汉地官服相差无几。画面中的罗睺罗以白色罗绸缝制的长带作为腰带,头戴类似汉地古代帝王的黄色通天冠。服饰线条柔美飘动,给人以飘逸洒脱的感觉。围绕在罗睺罗身边的仪仗与侍从们也同样身着汉地特点的服装。除此之外,画面中还有一些身穿蒙古、汉族服装的世俗人物。画面中还有一处重要的服饰特点,可以明显地发现包括罗睺罗在内,大部分人物都穿着长长的靴子。而长袍、靴子、腰带是游牧民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从服饰上的变化,我们也不难看出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现象。展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是人物画像世俗化倾向的体现。

三、夏鲁寺壁画艺术与汉藏文化交流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建立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中华民族再度统一和复兴。它尝试着去建立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性帝国, 创造了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一代盛世。自唐代以来,汉藏艺术之间的交流一直都处于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与交融的状态,可以感觉到古代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仿佛是更加无边界的,无疑也为现代的汉藏艺术交流带来一定的启发。需要说明的是夏鲁寺虽建造于公元11世纪,但其壁画中的汉地因素主要出现于14世纪扩建后,并且自14世纪以来的西藏绘画艺术中汉地艺术的影响也日趋明显。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在中原内地,我们也能看见不少藏传佛教的痕迹,藏传佛教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元代宫廷与民间得以广泛传播。谢继胜老师认为这种影响还得益于西夏与西藏之间宗教与文化往来。

“汉藏艺术交流是长期以来我国藏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形式。”艺术现象往往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出历史长河中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印记。夏鲁寺壁画中的世俗人物图像不仅是画面构成的一部分,而且也有力地证明了西藏与中原内地之间的文化、艺术交融情况。它不仅成为我们研究汉藏文化交流的切入点之一,同时也为现代的汉藏艺术交流具有一定的启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31920230039)”

[1] “夏鲁风格”指的是公元14世纪前后受尼泊尔艺术影响在萨迦寺和夏鲁寺等寺院形成的绘画样式及造像风格。因夏鲁寺壁画艺术及造像艺术成就杰出、特点清晰,固以“夏鲁风格”指代这一艺术样式。

[2]谢斌.西藏夏鲁寺建筑及壁画艺术[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6-57.

[3]左娜.“汉服”的形制特征与审美意蕴研究[D].山东大学,2011.

[4]王平.呼伦贝尔志略[M].内蒙古: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42-45

[5]孙悟湖.元代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之交流略述[J].西藏研究,2002(04):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