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书法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书法兴趣的培养

  邝怡

如东县解放路小学

摘要:对于小学生学习书法,我们不能对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要注重孩子书法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更好的老师”。强迫式的学习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可能诱发孩子的厌学情绪。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建立孩子学习书法兴趣的培养呢? 

关键词:小学美术,书法,教育,兴趣

一、走进孩子的世界,是培养习书兴趣的前提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和被承认的需要。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力,教师需要走进孩子的世界,深入理解孩子。孩子的语言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只有理解才能破解孩子的密码。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很爱学生并不代表很理解学生,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要理解学生就要设身处地,站到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以孩子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要求。有时在大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在孩子看来却是神圣的。教师要理解支持学生的正当需求,与学生同喜、同忧、同乐,心灵相通,情感交融,这样才能爱得准、爱得深、爱得正当。当然,理解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理解代替不了教育,但没有理解往往是很难教育的[1]

二、创新教学方式,促进习书兴趣的养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书法艺术知之甚少,缺乏审美能力,美术教师科学利用美术教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书法就在我们的课堂,书法就在我们身边,书法艺术已融入我们生活。

(一)巧用课堂导入语,融入书法教育。

比如在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师可通过展示婚庆常用的剪纸“喜”字等导入本堂课的教学,感受剪纸艺术的同时渗透书法艺术。同样在教学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8课《对称美 秩序美》,教师首先让学生感知对称美,先展示一组具有“对称”形式特征的自然景、自然物;在展示故宫及天坛、地坛等对称建筑后不失时机地展示隶书(繁体)“北京天安门”,结合汉字“人”、“美”字型,分析字的结构,诠释字的含义。从“美”的视角而言,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各种书体)中对称美也非常普遍等等。

(二)拓展知识结构,渗透书法知识。

在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15课《刻印的乐趣》,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各样的精美的刻印作品。教师刻意增选不同书体的印章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我国印刷的高超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字体的端庄秀美、书法艺术的水平之高超。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15课《图形印章》同样可以增加书法知识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逐步认识篆、隶、楷、行、草常见的五种字体,介绍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初步感受不同字体的美。

(三)分享励志故事,诱导学生习书兴趣。

当学生学习的动力减弱,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苦差事,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如 “王羲之与天鹅饺子”的故事,告诉学生“熟练需40年,深练需一生”;如 通过讲述“王羲之与入木三分”的故事,使学生懂得练习书法要坚持不懈。“王羲之潜心苦学墨当饭”的故事告诉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 “蔡邕偶创飞白”的故事告诉学生书法创作既要勤奋又要动脑筋等等。

三、提升教师素质,唤醒学习书法的兴趣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不能正面管教,要采取迂回战术,做到“不教而教,润物无声”。它要求我们讲究教育艺术,淡化教育痕迹[2]。曾在我实习期间,办公室里老师们在议论:“这位‘小’老师能驾驭学生吗,那些男生不起哄才怪呢!”第一堂课当我踏进教室,立刻感到有一股异样的气氛,一个个学生审视着我。随着我用洪亮悦耳的声音自我介绍后在黑板上用正楷写下了我的姓名,顿时,教室里安静了:“哇,字写的好漂亮啊!”接着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就在黑板上画了一朵花,寥寥几笔,一气呵成,学生们顿时看呆了,“这水平没见过”。这一堂课非同寻常,学生们听得十分认真,与我的配合非常默契,我变换着不同的字体和抑扬顿挫的讲课节奏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到下课前的那一刻,学生们惊讶的发现:“黑板上就是一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啊!”这一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对我的第一印象:“我们的美术老师书法水平真是了得。”我用我独特的教学艺术征服了学生,从此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爱上了书法。上课从不迟到,课上再也不做其他事情,还不时的写写画画模仿老师的书法,课后还把心里话告诉我,主动请教我如何出好手抄报、黑板报等。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把教育内容渗透进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四、鼓励自我体验,保持学习书法的兴趣

自我体验是个体在对自身的认识与评价基础上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往往和自己对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自我体验的训练,就是让人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3]。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县级、市级乃至省级比赛,踊跃投稿,争创佳绩。学生获奖得到的书法作品和书法工具被视为珍宝,爱不释手。在向同学朋友、家长亲戚炫耀的同时感到十分自豪,觉得自己的爱好太有价值了,平时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玩手机的不良习惯逐渐被欣赏书法、练习书法、玩弄墨宝所代替。家长用“抖音”陪孩子欣赏书法、练习书法在学生中广为流传。有些学生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利用寒假的时间开展送春联到社区的活动,社区居民看到小小年纪就能写春联、送温暖的行为赞不绝口。孩子的自豪感十足,自信心爆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愿参加校际书法交流、参观书画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广交书画好友,业余时间也成了学生学习书法的时间。通过好友量的增加,学生模仿明星,签字留念,无形中学生自身对自己的书法水平有了新的要求,感觉不到压力且充满激情。不断自我提高书法水平,展现自我价值。使学习书法的兴趣保持下去,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正如课堂上跳“艳舞”的周思成老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教师要引导学生以高度的学习热情、旺盛的进取精神、科学的思维活动和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防止心血来潮,半途而废[4]。让学生在成长中爱上书法,在学习书法中茁壮成长,促进书法艺术成为传统爱好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关鸿羽.孩子有动力,自然爱学习[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17:31-32.

[2]关鸿羽.孩子有动力,自然爱学习[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17:75.

[3]张大羽.放手孩子的教育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44.

[4]郭艳红.新编书法入门与提高[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