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广泛应用,开启了信息时代的到来,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本论文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下教育体系带来的教育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整体性变革及这一系列的变革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变革;教育体系
一、绪论
今天,全球处于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生产方式的大变革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教育作为生产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时代的变迁都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由工业文明向信息化时代迈进,从而改变了教育和教学的外在生态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与教学的整体关系。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变化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外在的驱动力量,促使教育与教学改革。
在教育和教学系统中由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传播,使得教育和教学系统的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被重构。在网络时代,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产生,也引发着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流程的重构、教育空间的重构、教育角色的转变、教学模式的革新。互联网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教育课程的系统,也改变了教育流程与行为方法,增加了传统教育的有效性,提高了复杂性,扩大了空间范围与空间的外延,从而导致了教育制度与课程系统出现了新的变革。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教育制度和课程系统中的广泛传播,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因。
新信息技术向现代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扩散,所带来的新教学系统结构、过程、空间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推动教育系统发生质的改变。技术是一个抽象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网络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系统内部扩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结合而产生新的教学工具、材料和方法,促使教师改变自身角色;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帮助教师更加精准地制定学习计划;三是互联网、大数据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变化,催生出新型人际关系。
传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多是循序渐进的,其变革只是局部或部分地改变教育与教学体系。网络教学是适应新时期、新时期对人才需求的新需求,全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育公平、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优化资源分配;教育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以移动网络为代表的资讯科技,渗透到教育改革的各个层面,使之彼此沟通、整合,进而促进教育与教学的整体转型,网络教育对教育的影响不能只限于技术上的,它将会对教育的观念、观念和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改变,从而真正实现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产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观念。
二、教育目标的变革
教育的目的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关,正确认识教育的目的,了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任务,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教育的目标必须以教育的目的为中心,它是指社会成员对教育的总体需求,它反映到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为满足整个社会的整体需求而设立的。要了解教育目标的变化,就需要对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刻的研究。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一是其本质价值与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二是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教育肩负着培养和选择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的作用。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部价值是相互补充、辩证的,其内在价值是外部价值的基础,外部价值是其对社会需要的影响。
在中国,教育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成员通过教育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个根本上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教育改革必须把学校作为促进和引领人的发展的主体来进行,把学校培养人为目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价值来确立,要以“为谁培养人”为价值判断标准。要正确认识教育变革,需要有社会整体价值观变革的观念、视角与视野,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人或个体层面。我国社会整体价值观包括:民族国家精神、公共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个人幸福与快乐等方面和内容:学校价值取向上,注重文化传承和个人发展,注重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的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事业发展中教育目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我国学校组织形式上,根据我国教育组织结构模式和实际情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以实现培养什么样人为核心目标而确立相应教育目标。这就是要根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战略部署对学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而确定学校工作新目标。如: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培养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队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计划地发展人民教师”等;党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等;十七大以来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党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作出新目标,也反映出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不断深化,对教育目的内涵和实质不断认识深刻。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提出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任务与要求,又要立足于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之所需为指导方针,这是符合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求的。
三、教学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领导者,老师给学生灌输哪些知识和能力,他们可以掌握到具体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教育思想下,孩子虽然能够较好的了解某些知识点上的要点,也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但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却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不能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深意,让他们失去对知识的探索,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但在互联网等信息化条件的影响下,老师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学习需要,唯有通过主动转换教育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转变传统知识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实践,创新型课堂才能真正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实现课堂的最高价值。实践式创新型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学习创新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把知识点运用于生活实践中的教学方法,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中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多多创设新教学内容,让他们从实际空间与网络空间之间的实验中去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可以发现知识点背后的深刻含义,并以此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互联网技术也为“面对面”的互助合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会给我们布置若干开拓型的项目,但此类实践项目的实施绝大多数是同伴间合作、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因此,互联网技术可以成为实现学校间的课下沟通和讨论的必要条件。他们能够在课下利用网上图片、互联网语言等手段和同伴进行沟通,一起商议出实施项目的方案,共同讨论怎样有效实现老师们设计的课程目标,怎样得到自己期望中的成果等。其次,信息技术为远程协同互助奠定基础。学生在平时教学当中总是面临很多困难,不能借助自身的能力加以解决,这时老师就应该建立知识讨论群、知识互动论坛等,引导学生加入其中,及时针对自己面临的困难展开互动,利用远程协同互助的模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对某一知识点的认知与掌握。
四、师生关系的变革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所掌握的新知识也越来越多,知识不再是老师的单向传授,而教师的权利也越来越分散,所以老师也要改变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传统的角色,老师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要越来越重视影响和引导他们的新思想、价值观、肩负新的社会责任、拓展新的教学角色、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角色,从知识的二传手,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从传授知识到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引导他们的积极探索。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进行自我反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点。
网络教学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角色。网络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尤其是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得教育由技术、技能目标向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学生要具备全面的沟通、协作、创新、批判等综合素质,具备现代人文素养,把握未来的文明发展之路,成为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子。
在网络教学中,因特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教师们也在不断地使用新的网络技术。随着海量的数据投入到教师的教学决策、智能教学的普及、网络教育的普及、网络教育的普及等方面,老师们对于网络技术的认识和认识将会越来越深,但问题并不在这里,老师们要做的不只是技术,更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网络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成型,也就是“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指参与活动的学生(包括专家、教师、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反思、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在同一学习情境下,通过参与活动、反思、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氛和情境。无论是在课堂上、教室里,还是网络教室里,师生们都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共同探讨知识、观点、思想、方法,共同探讨问题的方法和方法。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学习共同体”,师生双方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权利,师生共同探索和创造。
五、评价方式的变革
网络课程学习的评价体系,应建立在一种以促进学习者整体个性成长发展为核心的全面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在评价内涵上,强调以突出学生全面的人格成长和发展能力为基础,以形成集学生自主评价、同伴间互动评价和导师评价于一身的多元化评价系统;在评估方式上,以整体评估、阶段评价和效果评估为主;而另一方面,通过海量信息的个性化智能评价,学校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从而达到对网上教学的有效评价效果。
传统的教学评估制度是以应试教育为指导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依据所谓的一元“考试分数”,而这种评价方式无法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种评估方式不能真实的体现出学生的整体素养,也不能从各个侧面体现出学生的特点,忽视了他们的整体成长,而且这样片面的评价方式也造成他们的创新能力遭到抑制和扼杀、限制了他们的全面成长,换个方面来说也限制了教师和教师的自由发展。在现代网络教学背景下,由于学员力量的特点和构成发生了变化,导致传统教学力量评估方式无法对当前学生的学习力量进行正确和合理的评估,因此更多的教育学者意识到科学的学生学习力量评估体系对于推动学员力量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信息时代学员力量的评估体系做出了积极的探讨,如对发展性评估、真实性评价、表现型评估、电子档案袋评估。中国课堂语境下的教育评估模式较为局限,比较注重学习者学习成绩的考核,对学习者期末成绩的总结性考核,忽略了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养成性考核,也忽视了对学习者全面人格成长的全面考核。
网络教学中的教学评估已由单一的分数评估向多元的、全面的评估转变。利用网络课堂中,教师研究、询问、分析、访问、学生档案的各种手段与方法。而归纳起来,比较常用的是三个评价方式:自己评价、互相评价和老师的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估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评价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不足之处,并做出合理有效地弥补;而消极的评价要求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错误或有缺陷并作出相应应对策略。对于自我评价来说,可以通过对过去学习效果或表现进行分析与判断来确定该学科内容、学习态度等一系列问题,这是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结果得到的结论。如果一个学生以前所学知识为基础知识,那么其在考试中遇到难度较大、不易掌握或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如果一个学生以前学习的内容是难点内容,那么他在考试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感到难以适应或者束手无策,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互相评价。指以学习小组为单元,与学生在学习团体中,采用互相评价的方法,学习者双方按照网络共享标准对彼此的学习情况、学习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所进行的评价。由于网络共享标准是小组成员间的共同评价,学习小组的形成提髙高了学习者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这个评价模式也能于无形间反映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到与学生之间“帮、带”及培优辅差效果。
教师评价。指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最近表现而进行的评价。老师对学习者进行评估,可以采用形式的很多方法如对学生作业评估、观察、谈话、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和对教室外学习活动组织的评估等。而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或主动地参加评估,进行自评、网络共享活动,并且通过将检查性评价、养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融为一体的方法,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以培养学习者知识考核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堂评价,而越来越关注于对学习者过程、学习活动及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估。
六、结论
论文通过对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的变革论述了互联网教育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链条如何开启教育的变革。网络教育不仅孕育着新型的教育形式与意识产业形态,更主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教学的方式、思想形态的挑战与冲击,从而形成了符合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教材观、课堂教学观、师资观、意识观、控制观、评估观、质量观的教学发展观,对中国网络教学和教育改革进行了科学探讨与支撑。传统学校不仅是基础知识的传授,最关键的要还原到人的本真存在,提倡以人为本,实现学生个性化和人的自我个性与全面健康发展。科技和教育,一种注重方法,崇尚实际的功利,寻求永远的意义;一种重视人,崇尚理性,注重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融合。所以,在网络教学中,另一方面,我们要正视以移动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所带给教学的巨大影响,从教学目标的变化到教的变革、学习的变革、教学的变革、评价的变化等等,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但是,我们也要坚持教学之道,从教学的根本入手,从教学的目标入手,追寻教学本真,顺应规律,守正创新,教学的改革需要变通,更需坚持。在顺应这个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应该回到教学本原,追求教学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杨庚,胡素君,李鹏,王雪梅.互联网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7(07):48-51.
[2]易凌云. 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李成才,谭群瑛.浅谈中小学诚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4):51-52.
[4]李迟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8.
[5]白会翔,杨新玲.信息化条件下高中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J].学周刊,2022(13):137-139.
[6]赵虎年.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新课程(中),2018(03):49.
作者简介:王淼(2000.10—),女,汉,河南信阳,硕士,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