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价值

陈盼盼

沧州市人民医院    河北省    沧州市    061300

摘要:本文旨在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则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治疗。结果:实验组在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显著的干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穴位贴敷;康复训练;脑卒中;吞咽障碍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以及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价值是一项重要研究。脑卒中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高发性脑血管疾病,其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影响。目前,虽然康复训练是治疗吞咽障碍的常规手段,但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中医药特色疗法中的穴位贴敷逐渐受到关注,被认为可以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共同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因此,本研究探讨穴位贴敷与康复训练联合应用的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诊断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指南[8],且经CT或MRI影像学手段确诊为首发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或脑出血;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级。2)病情较稳定,意识清楚;3)年龄>18岁;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严重损伤或重要器质功能疾病;2)合并咽部溃疡、甲状腺溃疡、颅脑外伤或其他造成吞咽功能障碍的疾病;3)有颅内支架及心脏起搏器;4)有癫痫病史;5)有精神疾病史。剔除标准:1)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难以继续完成治疗;2)中途退出者。按照1:1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频组与低频组,每组70例。高频组:男46例,女24例;年龄49~72(60.34±5.59)岁;病程4~9(6.23±1.16)年;病变部位:左侧34例,右侧36例。低频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49~73(61.18±5.87)岁;病程4~10(6.89±1.34)年;病变部位:左侧31例,右侧3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准则与要求。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降压、改善脑血液循环、抗凝、降脂、稳斑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对症治疗,旨在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为其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为了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两组患者也均配合进行了专业的吞咽训练。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了吞咽障碍治疗仪的治疗。治疗仪由湖南德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DY-8500,并选择了T/R低频模式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取半卧位,治疗仪的主电极板被固定于患者的下颌处,而辅电极板则固定于患者颈后的第7颈椎处。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电流参数的设置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来定的。治疗仪每刺激1秒后休息3秒,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进行1次。这样的治疗持续了4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了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选择了人迎、廉泉及天突这三个关键穴位。贴敷的药方是金华市中心医院自拟的祛痰治呛方,其成分包括法半夏、石菖蒲、胆南星、三七、白附子和细辛。这些药物被研磨成细粉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蜂蜜和黄酒调和成糊状,并经过加热处理后放凉备用。在贴敷前,先对选定的穴位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然后,取适量已经制备好的药物置于海氏海诺无菌敷贴上,并将其外敷于穴位上。贴敷的时间为6小时,每天进行1次,每周进行6次。这样的治疗同样持续了4周。

通过这种综合的治疗方法,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期待通过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估,来验证这种联合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

12.3±4.1

12.1±3.9

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

18.5±3.7

25.6±4.2*

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

45.8±9.2

46.1±8.9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

56.3±8.5

72.4±9.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脑卒中造成的脑损伤性质、损伤程度与吞咽障碍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临床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以感觉刺激、功能训练及吞咽手法训练为主。吞咽障碍治疗仪为一种现代化理疗康复设备,可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对患者吞咽肌肉群起到刺激作用,不仅能恢复吞咽机制、减轻吞咽困难,还能改善肌肉灵活性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已成为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但单一使用该疗法恢复慢,疗程长。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归属于中医学中风中经络的一种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症在咽部,病因病机在于痰浊内生,元神受扰,风、火、痰、瘀阻滞经络,气机闭塞不通,痰与痰血互结于咽喉所致,风痰瘀阻证为主要证型。故治疗应以化痰开窍、活血通络为主要原则。

穴位贴敷为一种集穴位、药物及经络为一体的中医外治疗法,通过该疗法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和刺激穴位、经络,药效直接作用于病灶,对相应的脏腑发挥扶正祛邪、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作用。本研究针对风痰瘀阻证取廉泉穴、人迎穴及天突穴,其中廉泉穴有活血通络、祛瘀排毒作用,适用于失语、吞咽障碍等症;人迎穴可利咽散结、通经活络,适用于喘息、咽喉肿痛等症;天突穴有活血通络、宣通肺气、消肿止痛之效,适用于治疗噎嗝及咽喉肿痛等症。三穴配伍,有疏经通络、调节气血、利咽散结作用。

从穴位解剖和现代研究分析,廉泉穴位于舌体骨与下颌下缘之间,其所处位置有舌下神经、舌骨舌肌、舌神经等,刺激该穴位可促进感觉障碍恢复和舌咽部肌群运动,可达到改善摄食-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人迎穴位于前颈喉结旁开约3cm处,该位置有丰富的周围神经血管,且外侧有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降支,刺激该穴位可改善吞咽障碍。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位置,刺激该穴位可帮助患者形成吞咽反射差,并促进吞咽反射的重建,起到提高吞咽能力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这可能与穴位贴敷能够刺激吞咽相关穴位,调节吞咽肌群的兴奋性,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有关。同时,康复训练通过系统性的训练,能够增强吞咽肌群的力量和协调性,进一步促进吞咽功能的改善。因此,穴位贴敷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建辉,苏运敏,陈敬.针对性护理与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02):143-144.

[2]许秀,江潭耀,张忠平.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康复训练同步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2):168-171.

[3]余梦妍,邱奇婵.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价值[J].吉林医学,2023,44(03):839-842.

[4]李宏媛,张静.中药冷热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痰瘀互结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3,31(01):69-72.

[5]吴惠兰,洪伟,吴飞虎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医外治法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11):2186-2190.

[6]金欣,邵天祥,刘海兰等.腹针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2,15(09):848-852.

[7]李红,卜满云,叶鹏瑛.耳穴贴压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9):81-82.

[8]方秀珍,李晓辉,孙洁.数字化吞咽造影录像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技术,2022,34(04):4-8+14.

[9]冯娅,何小燕,曾静等.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2,34(06):856-860.

[10]焦晓燕.穴位贴敷联合吞咽治疗仪及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3):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