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实验室常规指标与微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水质监测实验室常规指标与微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

侯金栋

(内蒙古奥博森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026000)

摘要:文章探讨了水质监测实验室常规指标与微污染物检测技术。在常规指标检测方面,应加强对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等指标的监测与分析;在微污染物检测技术方面,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对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检测能力。未来,水质监测实验室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检测方法将更多样化和精密化,质控体系将更完善和严格化。这些努力将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水质监测实验室、常规指标、微污染物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质监测成为保障水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水质监测实验室作为水质监测的核心场所,承担着监测分析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旨在探讨水质监测实验室常规指标与微污染物检测技术,以期为提高水质监测水平、保护水环境安全提供参考。

文章将介绍水质监测实验室常规指标的基本概念和检测方法,包括常见的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将探讨微污染物的定义、分类和检测技术,重点介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常用的微污染物检测技术。还将讨论实验室管理与质控措施,包括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质控措施的建立和实施,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总结文章的研究内容,展望水质监测实验室在常规指标与微污染物检测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希望本文能够为水质监测实验室的管理与技术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常规指标检测

常规指标检测是水质监测的基础工作,对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进行评估,是保护水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常规指标包括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和总氮(TN)等,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质状况。

溶解氧(DO)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是评价水体中生物活动和氧气供应情况的重要指标。DO的浓度受温度、压力、搅动和生物呼吸等因素影响,是反映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DO的测定通常采用氧电极法或溶解氧仪等设备,通过测定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来评价水质状况。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被氧化消耗的总量,是评价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COD的测定通常采用高温消解法或化学氧化法,通过测定水样中氧化剂对有机物的氧化量来评价水质状况[1]

氨氮(NH3-N)是指水中存在的氨态氮的含量,是评价水体中氮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NH3-N的测定通常采用蒸馏-滴定法或纳氏试剂法,通过测定水样中氨态氮的含量来评价水质状况。总磷(TP)和总氮(TN)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过高的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TP和TN的测定通常采用高温消解-分光光度法或氨化-硝化法,通过测定水样中总磷和总氮的含量来评价水质状况。

总的来说,常规指标检测是水质监测的基础工作,通过对水体中常规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水体污染问题,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常规指标检测方法将更加精密和快速,为水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三、微污染物检测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中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水质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污染物是指在水环境中浓度较低但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如农药、药物残留、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等。

微污染物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色谱法、质谱法和光谱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传感技术和纳米材料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微污染物检测技术之一,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检测水体中的微量有机物。除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还有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逐渐应用于微污染物检测中。例如,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感受器来检测目标污染物,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则通过改变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提高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从而实现对微污染物的高效检测。

微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水质监测的进步,为保护水环境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技术支持。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污染物检测技术将更加精密、高效,为水质监测和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四、实验室管理与质控

实验室管理与质控是水质监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良好的管理和质控体系能够确保实验室设施的正常运行,人员的高效协作,以及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实验室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包括明确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确保实验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实验室应定期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监测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实验室应加强对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实验室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检测和调节实验室环境,确保环境符合监测要求

[2]

实验室管理需要重视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实验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力量,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室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实验室管理还需要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管理。实验设备是保障实验质量的重要条件,实验室应建立设备台账,定期检修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质控方面,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实验室质控的核心,包括建立质量手册、设立质量目标、建立质控措施等。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可以不断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还需要对实验方法进行验证和认证。验证和认证实验方法是保证实验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验证和认证程序,确保实验方法符合监测要求。

实验室管理与质控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和评价机制。通过对实验过程的监控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室管理与质控是保证水质监测实验室正常运行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应加强管理和质控措施,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3]

五、结论与展望

文章主要探讨了水质监测实验室常规指标与微污染物检测技术,在常规指标检测方面,水质监测实验室应加强对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建立健全的检测方法和质控体系,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微污染物检测技术方面,水质监测实验室应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和纳米材料应用技术,提高对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检测能力,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质监测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检测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和精密化,质控体系将更加完善和严格化。同时,水质监测实验室还将积极探索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为应对水环境污染挑战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水质监测实验室在常规指标与微污染物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将不断深化和拓展,为维护水环境安全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司慧. 关于水质监测实验室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思考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 3 (12): 146-148.

[2]谭淑娟. 刍议水质监测实验室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对策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 2 (10): 12-13.

[3]李海霞. 水质监测实验室全过程质量控制思考 [J]. 清洗世界, 2020, 36 (02):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