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园林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 3

景区园林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朱慧婧

南京江宁黄龙岘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57

本文梳理了可持续发展在景区园林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A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为例,深入分析了该项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结合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景区园林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结果表明,通过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园林工程的生态化、智能化和社会化发展,有助于提升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促进景区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景区;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

0引言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园林工程管理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园林工程管理方式往往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导致景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问题。游客更加注重景区的生态环境、文化内涵和体验感受,对景区园林工程管理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景区园林工程管理需要转变发展观念,采取可持续发展策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1可持续发展在景区园林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1.1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

1.1.1 生态修复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城市园林生态修复建设中,通过合理搭配种植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地表径流。在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选用了多种乡土树种和花卉,通过乔木、灌木、地被等不同层次的植物搭配,营造了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还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减少灰尘、调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有效改善了公园的生态环境。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优化植物配置可以降低城市温度、提高空气质量。例如,在某城市街道景观改造中,通过增加行道树数量和种类,街道夏季平均温度降低了3℃,空气质量指数(AQI)下降了20%。经过一年的实施,河水中的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下降了60%和50%。在某城市公园土壤改良项目中,经过两年的实施,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0%,土壤pH值趋于中性。

1.1.2 生态景观材料和植被选择及管理

在材料选择方面,应优先考虑地方材料和环保材料。地方材料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园林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契合度,同时减少运输和加工环节的碳排放。环保材料则是从原料采集到废物回收再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力求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材料,如可再生天然材料、生态节能材料等。在植被选择方面,应注重固碳释氧能力强的植物和乡土植物的选用。固碳释氧能力强的植物如阔叶林、针叶林等,植被的选择还应注重多样化,通过设计复层群落结构,合理利用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提高单位面积植物三维量,从而增强生态效益。在材料选择和植被选择方面,为了提升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地域文化特色,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本地植物品种进行种植。例如,科学配置色叶植物和常绿植物、慢生植物和速生植物、幼龄植物和高龄植物等,以满足低碳园林的实际建设需求。通过结合慢生长和快速生长的植物,可以满足园林景观快速形成的需求,同时确保园林长期稳定的发展。一些乔木等慢生长植物的生长周期较长,有助于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而速生植物则能迅速生长,在短时间内为园林提供即时的视觉效果。

1.2 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

1.2.1 景区园林资源综合利用

景区园林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落叶、修剪下来的树枝、草坪草等。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景区环境,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1]。这些垃圾中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资源化利用价值。通过堆肥、制作生物质燃料、有机覆盖物等方式,可以将园林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例如,堆肥处理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腐殖质,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制作生物质燃料则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木质纤维素转化为能源,用于景区内的能源供应。景区园林的能源利用也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方面。通过采用节能型灯具、太阳能发电等节能措施,可以降低景区的能源消耗。在景区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原则。通过合理规划植物配置、减少硬质铺装等方式,可以降低景区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1.2.2 节能技术和智能化管理在景区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板等,有助于优化可再生资源利用效果。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的结合强调通过智慧设计和创新技术,将建筑纳入生态循环中。智慧景区、公园、园林的建设目标包括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推动数字化智慧化升级,同时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探索智慧园林的发展之路。建设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已成为评定景区硬件标准的重要因素。利用BIM技术优化了景区旅游交通系统,使游客出行模式更加分类明确、协调一体化。智能数字技术在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旨在满足新需求或打造智慧场景,这便是智慧景观。通过采用精确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景区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1.3 社会参与公众互动

1.3.1 社会化管理平台和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景区园林工程社会化管理平台应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集资源保护、客流监测、车船管控、报警监察、视频直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2]。平台应接入景区内的各类物联网设备,如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站、智能门禁等,实时采集景区的客流、环境、安全等数据。平台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景区的运营情况、管理动态和环境质量等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景区可以定期举办各类公众参与活动,如环保志愿活动、文化体验活动等,增强公众对景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活动平台,公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景区的文化和价值,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1.3.2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景区园林管理与服务体系构建

智慧园林的概念强调了信息技术与生态园林的融合,数字化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提高景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建设客流预测算法模型,景区管理人员可以提前掌握客流数据,方便管理。智慧景区的建设还包括了智慧公园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公园服务与管理,加入新潮酷炫的互动装置产品,促进公园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智慧景区具有景观管理理念,是景观所采用的管理方法的自主创新,而技术的引进也要考虑到景观的具体条件和管理水平,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2案例分析与技术实践

2.1 典型景区园林工程管理案例分析

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多地已建成的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因场址、产品销路、环保治理要求等原因而被迫关停,严重制约了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案例选取了几处典型的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A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因土地租期到期及环保治理要求无法达标,该项目被迫关停[3]。据统计,该项目在运营期间,年处理园林绿化垃圾能力达到5000吨,但实际处理量仅为3000吨,处理效率低下。由于环保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严重。针对该项目存在的问题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争取延长土地租期;加大环保治理投入,确保达标排放。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是围绕新任务展开的,需要重新拆解权责利关系、建立规则。加大环保治理投入,确保达标排放也是解决项目问题的关键。A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问题分析表见表1。

表1 A园林绿化垃圾处理项目问题分析表

项目指标

数据

分析

处理能力

年处理5000吨

该项目设计能力为每年处理5000吨园林绿化垃圾,但在实际运营中并未达到这一处理量。

实际处理量

年处理3000吨

实际处理量仅为设计能力的60%,显示出处理效率低下。

土地租期

已到期

土地租期到期是该项目被迫关停的主要原因之一,需与政府部门沟通延长租期。

环保治理投入

不足

由于环保设施投入不足,处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

环保要求

未达标

项目未能满足当前的环保治理要求,这也是导致关停的重要原因。

协调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的体制机制,彻底改变污染防治领域存在的分散管理现状,以实现统一监管执法的生态保护目标。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政府提出了建立跨区域的环境管理机构和全流域的环境监管机构的举措。这些措施旨在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速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并增强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政府还要求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强化环境监督执法,并推动执法机制创新,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这些举措将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2.2 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

2.2.1 技术创新驱动下的未来发展

某科技公司推出了一款园林工程管理软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这个软件采用了可视化工作流和推手管理模式,让整个业务流程更加清晰和高效。同时,软件也促进了设计与施工的一体化,使得园林绿化工程更加顺利进行。在园林绿化企业中,设计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设计能力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竞争市场。设计和施工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把设计理念变成实际工程。未来,园林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方向是生态化和智能化。

2.2.2 可持续发展在景区园林工程管理中的未来应用方向

保护型园林的兴起强调了可持续性、自然循环、高效利用和低成本的重要性。因此,在未来的园林工程管理中,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态旅游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责任,通过生态湿地项目建设等方式实现。与此不同,低碳旅游更注重旅游者在旅行中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以及进行碳中和的责任,鼓励景区园林工程管理中的社区参与,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推动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与行动,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

3 结语

本研究强调了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在推动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引入生态修复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智能化管理平台等创新手段,可以实现园林工程的生态化、智能化提升,进而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景区园林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应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生态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社会参与平台,实现园林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田中磊.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研究[J].工程与管理科学, 2023, 5(3):16-18.

[2] 姚超.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处理策略研究[J].花卉, 2022(22):3.

[3] 何刚.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要点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1):4.

作者简介:朱慧婧(1995.6-),女,汉族,江苏南京,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