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4666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越来越进步,特别是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短视频五分钟,人间两小时”,让学生们沉溺于其中。而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红色文学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正能量,利用红色文学阅读来对短视频进行戒断。
关键词:短视频;红色文学;戒断
一,红色文学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以下简称“红色文学”)含有丰富深刻的红色元素,蘊藏着真、善、美。红色文学塑造了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英雄形象,他们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动的文学典型,他们身上勇敢无畏、坚强不屈、大公无私的美好品质给予我们力量。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红色文学也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一部部讲述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的红色经典,体现着党领导文艺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记录看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凝结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和思想情感。“红色文学”蕴含的真、善、美和英雄形象身上的美好品质给青年以激励,使青少年能够得到精神陶冶和品德涵养。由此可见当代青少年阅读“红色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短视频对当今人们生活方式之影响
短视频上瘾这件事真的挺危险的,不仅仅是浪费了当下的时间,也存在隐形风险。比如破坏一个人的专注力和奖励系统。短视频都很短,从一个刺激到另一个刺激,与之相比的学习和工作,就显得更加枯燥。不知不觉间,人的耐心被磨得越来越少。经常刷短视频,心就静不下来,容易寻找一些即时性的刺激。短视频和生活是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奖励系统,短视频可以不断地下一个,而生活需要耐心的勇敢面对。如何应对短视频上瘾症,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三,用红色文学对短视频的戒断
(一)教师要写教育随笔。
而教育随笔就是一种阅读,一种思考。既然随笔写作属于日常,和备课、上课等一样,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它自然成为教师面对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阅读红色文学,撰写教育随笔,都是对教师日常生活的模拟、展现、表达和保存,成为教师“存在”或者“活着”的见证:我上故我在,我写故我在。忙忙碌碌、纷纷扰扰的生活,有时需要寂静,写作可以让人寂静起来,让每一个被教育、被课堂、被学生激荡的教师灵魂,通过文字走入静定,被静好时光包裹,把身为教师的那一丝丝灵气、一缕缕灵感或一片片灵光,铸成文字,留下印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飞鸿留下的“爪印”便是教师生涯的印证和存活过的证据,并被他人所见证,如同作家庆山所言,“写作意味着存活。当人写成文字,它们在时间里生长。当读者阅读并记在心里,文字在流动的载体之中实现能量的呈现。它不会熄灭。写作行为,是在他人的心识中实现一种‘不死’”。教育随笔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二)应对短视频的方法
如果说时间就是生命的话,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给自己定下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等。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控时间,到什么时间就自觉地去做某件事,这样可以避免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刷短视频上。此外,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比如运动、读书、旅行等,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加充实和愉悦。
1.父母好玩了,手机就不好玩了。就像陶行知老先生所说“在玩中学”。现实中情感与创造的体验,是永远要优于手机里的体验的。也就是说,人与人玩,才是最好玩的。因为,人是有创造的,而机器却只有程序。只玩手机的孩子,无疑是孤独的。好玩的父母会为孩子设计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一样的“好玩”的程序。这个好玩的程序会不知不觉取代手机里的程序。
2.家庭里孩子的参与感特别重要。“参与”与“参加”不一样。比如做饭,如果父母只让孩子偶尔做一下帮手,那干得好不好都不关他的事,他就没有获得感。如果从设计、采购、布置、加工、评价都有他全程参与,他的主体存在就得到了认可。再比如,旅游。“全家人跟着孩子玩”和“孩子跟着全家人玩”的设计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任何人都有“主人”的意识与需求。你不让他做生活中的主人,他就会去做手机里的主人。
3.跟他一起制定规则,养成阅读习惯。特别说明:不是家长制定规则去“规则”孩子。而是一起制定规则,一起遵守规则,一起接受规则的惩罚。这样,才可以让规则从手机里走进生活中。不要相信谁可以帮你的孩子“戒掉”手机。如果真有这样的机构,把手机戒掉之后,你就会得到一个呆若木鸡的孩子。其实很多人都不是“玩手机”,而是“被手机玩”。AI时代,不会玩手机的人,那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短视频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在小小的屏幕中打开了一扇通往斑斓生活的窗,然而科技的发展始终是把双刃剑。适量地观看短视频可以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效果,但是过度的沉迷则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增加社交、培养爱好,为理想和幸福而奋斗
。而阅读红色文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也能够让当代学生在阅读红色文学时得到精神陶治和品德涵养。
[1]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活在课堂里》,作者: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