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个旧供电局 云南省红河州 661000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档案数字化管理也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将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相互融合可以将实体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便于记录、储存和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不加强管理,则可能导致信息泄露,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基于此,本文浅析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安全风险,并研究如何控制该风险,仅供参考。
关键词:档案管理;数字化;安全风险;控制
引言
在当今社会,档案管理数字化操作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传统的方式相比较而言,数字化管理确实有更多优势,比如管理效率明显上升,但是信息泄露风险发生率也显然提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开始关注安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努力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安全建设目标。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影响,例如技术水平不足或管理比较滞后等,导致档案数字化管理效果还是不太理想,信息安全风险事件频发,这不仅对档案管理不利,甚至会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由此可见,探究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档案数字化管理
档案是由不同形式所构成的资料,包括图像、文字及图表等等,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数字化管理指的是将档案管理和数字技术相互融合,建立专门的计算机数据库,并在其中纳入纸质档案信息,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同步备份,而且能节省储存空间,还便于检索及维护等。档案数字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但数字化管理的具有各种各样的优点,例如,人们通过互联网查询对应的档案资料,可以规避因为人工操作而引起的问题,出错率会下降,工作人员的负担也会减轻,还能确保工作效率。
二、档案数字化管理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
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基于计算机网络而诞生的。众所周知,网络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隐患,因此,档案数字化管理也面临诸多风险,而风险会影响档案资料的使用,比如系统受到黑客攻击,计算机可能瘫痪,其中许多隐私会随之泄露,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之所以会出现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
第一,安全技术水平不足。如今,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技术的进步,但是,结合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安全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尤其是档案管理方面,许多工作人员信息素养提升空间较大,安全能力显然不足,无法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完全安全,且安全事故发生率也较高,导致档案数字化管理效果不太理想[1]。
第二,管理较为滞后。社会在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亦是如此,但是档案数字化管理也不能完全交给互联网,人还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有些单位目前已经形成了过于依赖互联网的倾向,完全应用互联网进行档案管理,忽略了工作人员的引进,这会加剧信息安全风险,因为互联网是虚拟的,其中存在大量的不法分子和病毒,如果完全由互联网管理而不进行人工干预,势必会引发风险,比如信息泄露等。此外,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黑客,会窃取计算机中的重要信息,导致用户隐私泄露,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但是有些单位没有及时采取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措施有待优化,导致黑客截取口令、强行闯入或清理磁盘等,这会严重威胁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解决以上问题迫在眉睫。
三、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一)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要想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安全性,必须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该体系:第一,保护。该层面除了继承传统安全概念之外,也需要引进各种各样的安全技术,比如加解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以及数字签名技术等,以此保护档案信息。第二,监测。监测环节需要重点关注违规攻击、系统弱点和漏洞、平台信息访问等,此外,还要注重安全响应,尤其是要健全入侵监测系统以及漏洞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以防黑客入侵系统。第三,响应。档案信息极其复杂多样,要想确保平台运行达到理想的状态,就需要优化安全保障体系,并在其中纳入响应机制,以便于在遇到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第四,恢复。计算机系统难免会受到外界不法分子或是病毒的入侵,而这都可能造成系统受到危害,此时,恢复系统非常关键,需要根据紧急响应预案及时启动恢复系统,确保系统功能恢复正常[2]。
(二)规范档案信息的发布者、传递者和接收者
接触档案信息的人员较多,比如信息的发布者、传递者和接收者等等,要想确保信息安全,避免安全风险,必须保障以上人群的操作规范且合理。第一,对于信息发布人员而言,信息发布通常是由机构自主推进,单位内部需要加以规制和管理,确保信息发布人员严格按内部要求展开工作,而不是盲目从众,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意识,树立开放的观念,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如果信息涉及个人或单位隐私,在发布之前,首先需要征求同意,否则不能随便发布。第二,信息传递者也是非常关键的,单位要培养信息传递者的纪律性、组织性以及原则性,增强其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感,避免传递的信息出错。第三,档案信息接收者的行为也十分重要。下载或使用网上发布的档案信息的个人或组织叫做档案接收者,相关部门要严加管理,确保接收者的行为符合规定,避免侵权行为,也不能违法修改,所有的行为都需要在法律法规的引导下展开。
(三)引进先进的防范技术
要想确保档案信息安全风险防控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实施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也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从技术层面予以制约和规范,可以有效防范风险。一般来说,规范主要用来约束知法懂法的文明用户,但是社会上总是存在各种各样不愿意遵守纪律和法律的群体,对此,有必要使用先进的防范技术,否则可能难以保障信息安全性,尤其是内部隐私信息。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加以约束:第一,引入防火墙技术。该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抵御外部网络攻击,可以确保内部信息安全。第二,引入数字签名技术。该技术需要确认身份,可以有效排除入侵者。第三,加密钥。单位不能将所有的档案信息全部设置成明文,而是将一部分设置成密码,通过将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不能对外公开的信息得以保密,也防止用户随便浏览或传播信息。
(四)政策控制和授权控制
除了单位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参与和管理,要想确保信息安全性,国家层面也应该加以管理和约束,一方面,政策控制。为了避免网上泄密,国家从政策方面入手严格管理网络系统安全,比如在现行的政策之中纳入有关网络安全性的规定,要求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将政策落到实处,为确保信息安全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授权制约。国家严格限制网上信息用户群,通过分层管理的形式约束用户的信息访问权限[3]。为了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传播,国家目前也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相关单位应根据法律法规制定适合自己的信息保密制度以及措施,在实施授权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将所有人员划分成三个层次,即领导层、中层干部层和广大用户层,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划分对应的使用权,比如部分重大成果或通讯,只对中层干部或领导层开发,以此降低风险发生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档案从国家层面来看是非常关键的资源。在信息化背景下,档案数字化管理逐渐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战略性的措施,但是数字技术的融入也增加了安全风险系数。因此,在未来的档案管理中,相关单位需要注重风险防范,探索更多形式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切实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韩卓泉.云环境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风险防控研究[J].云南档案,2021,(03):58-60+63.
[2]陶丽琴.分析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措施[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7):58-59.
[3]杜文军.档案管理数字化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及其控制[J].办公室业务,2016,(0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