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病人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策略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门诊输液病人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策略比较研究

秦凤玲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中心卫生院  231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门诊输液病人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处理时,分析急救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时段内,选择我科中需要接受门诊输液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共计3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均分,分组方式为信封随机抽取法,每组中均设置15名患者,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析组间差异。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内患者接受常规急救处理实验组的患者,实验组接受综合康复急救处理,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管理后,护士针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记录,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后显著存在(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门诊输液过程中遇到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时,采用综合康复急救处理相比传统常规急救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一发现强调了在急敏反应管理中,综合康复措施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表明综合康复急救处理策略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安全性,也可能增强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关键词:门诊;输液;不良反应;急救处理

前言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门诊输液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因其操作简便、效果直接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输液治疗虽然有效,但同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对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构成了直接威胁[1]。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输液中的不良反应,成为提高门诊输液安全性的重要议题,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事件,这些反应的严重程度可从轻微的不适到生命威胁的急敏反应不等[2]。早期识别和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对预防严重后果至关重要,急救处理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涉及到应急处理流程、药物使用选择以及监测和支持设施的完善性[3]。探讨分析在进行门诊输液病人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处理时,分析急救处理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时段内,选择我科中需要接受门诊输液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共计3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两组随机均分,分组方式为信封随机抽取法,每组中均设置15名患者,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区间值为26-80(46.65±7.14)岁,患者中包括男性8例,女性7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年龄区间值为25-80(48.45±6.96)岁,患者中包括男性6例,女性9例。患者资料可比性良好,经统计学对比后发现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管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接受管理时医务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方案;

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门诊输液时,需要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开展急救处理,具体方式如下。

1.1 早期识别与评估

在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中,早期识别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护士需要对输液过程进行密切监控,以便于及时发现任何异常迹象或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早期迹象,如皮疹、发热、恶心、头晕或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的监测,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评估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此外,医务人员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如并发症、既往医疗史及当前的药物使用情况,以制定个性化的应对策略。

2.2 紧急停止输液与隔离

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输液是避免症状加剧的关键措施。随后,医务人员应迅速将引起反应的输液药物与患者隔离,防止过敏原进一步接触,同时保留已使用的输液瓶和输液管,作为确定过敏原的参考。在实施隔离的同时,应确保患者安全,采取措施预防交叉感染,并为可能的进一步治疗做好准备。

2.3 应用抗过敏药物

一旦诊断为过敏反应,应根据反应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对于轻至中度的过敏反应,可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组胺药,如地塞米松或氯雷他定,以缓解过敏症状。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并考虑使用皮质激素和气管开放剂。此外,对于呼吸或循环困难的患者,需提供氧疗,并准备紧急复苏设备和药品,以应对可能的生命危险情况。

2.4 监测与支持治疗

在急救处理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过敏症状的变化至关重要。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状态和意识水平,及时发现任何恶化迹象。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如维持血压和补充体液。此外,对于表现出严重焦虑或恐慌的患者,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平静下来,减轻心理压力。

  1. 观察指标 

研究人员在本次患者置管后记录患者[1]输液过敏急救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组间差异。

  1.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统计学软件采用 Spss21.00 for windows,分析患者基本资料以及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资料,计数资料应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统计方法,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存在(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x±s)

对象

例数

局部疼痛

恶心呕吐

休克

总发生率

实验组

15

0

1

0

1(6.67%)

对照组

15

2

2

0

4(26.67%)

X2

-

-

-

9.6847

P

-

-

-

0.0000

讨论

在现代医疗服务中,门诊输液仍然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输液治疗已被证明在许多治疗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液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不容忽视,这些反应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甚至生命危险[4]。因此,提高医务人员对于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的识别、预防与急救处理能力,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接受综合康复急救处理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处理的患者),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综合康复急救处理策略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更为有效。

早期识别与评估机制的建立使得医务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出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展,紧急停止输液与隔离过敏原、应用抗过敏药物、监测与支持治疗等措施的快速响应,保证了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综合康复急救处理的实施,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恢复,同时也注重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在门诊输液过程中遇到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及过敏反应时,采用综合康复急救处理相比传统常规急救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灵麟. 全过程评估单在门诊输液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2):148-149.

[2]吕蓓芳. 静脉留置针在门诊输液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 人人健康,2020,(12):171.

[3]刘雪丽. 基层卫生院门诊输液护理的风险防范[J]. 人人健康,2020,(11):180.

[4]孙艺玲. 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174.


[1]这句与文章写得内容没关系 不是这篇文章的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