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统计局数据应用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7)
摘要: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我国的人口大市,近年来,武汉市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种种隐患正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武汉市能否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研究出有效的对策路径,激发老龄社会发展活力,事关高质量发展全局。
本文主要基于人口普查数据,首先,通过纵向数据动态对比分析,认识和把握武汉市老年人口发展变化历程及特点,明确老龄化发展质量差异,深入挖掘武汉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成因。其次,通过与其他重点省会城市横向对比,充分了解武汉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共性和特点。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应对老龄化的经验,结合研究结论,进行对策路径研究,以期探索可持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武汉方案”。
通过现状及对比分析可知:武汉市当前老龄化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性别差异明显、健康状态良好、受教育水平差异显著及就业人口增加等多个特点。影响武汉市老龄化发展的因素主要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净迁移水平、人均受教育程度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比。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对比分析;趋势预测;对策路径
第1章 绪论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因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而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人口年龄构成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超过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第2章 武汉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及湖北省会城市,武汉市早在1993年就进入老龄化阶段,截至2020年武汉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7.23%,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1.81%,处于老龄化状态,且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4.5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3.68个百分点,老龄化形势严峻。
2.1七人普我市老年人口增速高于总人口增速
老年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相对较快。2020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为1244.7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214.53万人,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147.05万人。与2010年末数据相比较,总人口较“六人普”增长了27.21%,60岁及以上人口较“六人普”时期增长了72.87%,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六人普”统计的增长了84.95%,增速高出总人口57.73个百分点。武汉市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总人口的增速。
图2.1武汉市常住老年人口规模及增速
2.2五人普以来我市人口平均年龄不断上升
人口平均年龄不断上升,人口逐渐老化。根据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武汉市2000年人口平均年龄为33.1岁,平均每年增长0.32岁,到2010年人口平均年龄为36.3岁,此后每年增长0.20岁,到2020年武汉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8.3,相当于每3-5年人口平均年龄会增长一岁。人口平均年龄的上升意味着高龄年龄组的人数增加,比重增多,相比而言,武汉市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速度要低于全国水平,当前武汉市人口平均年龄正处中年时期,也意味着武汉市的经济还存在强劲的成长空间,但如何调整年龄结构,避免平均年龄增速过快,从而保证武汉市的劳动力经济拥有充足后劲愈加重要。
第3章 与其他中部城市对比分析
3.1老龄化程度较高
与中部省会城市相比,武汉市老龄化程度最高。从图3.1可以看出,2020年武汉市常住总人口1244.77万人,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14.53万人,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从老龄化程度看,武汉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7.23%,比太原市、长沙市、合肥市、南昌市、郑州市分别高出1.12个百分点,1.90个百分点,1.97个百分点,2.26个百分点,4.39个百分点。同样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1.81%,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市老龄化程度仅次于合肥,相差0.18个百分点。从图3.2可以看出,与中部省会城市相比,武汉市0-14岁少儿人口比重最低,为13.05%。低于郑州6.00个百分点,低于南昌4.39个百分点。
图3.12020年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老年人口规模对比
图3.2 2020年中部省会城市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对比
3.2社会抚养比较轻
与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相比,武汉市的劳动力负担较轻。根据“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市的少儿抚养比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最低,仅有17.36%;但老年抚养比排名第二,为15.72%,仅次于合肥市的16.77%。
图3.3 部分副省级城市老少抚养比
与副省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社会抚养比并不高。根据“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市少儿抚养比在8个城市中排名第四,老年抚养比排在第五,社会总抚养比较低,为
33.08%。将“六人普”和“七人普”数据对比来看,
社会抚养比上升幅度最大的为南京,其次就是武汉,由2010年的22.11%到2020年的33.08%,上升了10.97个百分点。
图3.4部分副省级城市总抚养比变化
第4章 从结构看,我市人口发展面临压力增大
我市人口在总量增长、质量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出生人口下降、低龄人口占比不高、老龄化加重等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4.1人口出生率下降明显
2010年至2020年,我市户籍人口出生率呈现先高后低态势。2017年受“二孩”政策刺激,我市户籍出生人口达到13.14万人、出生率15.57‰的高点;之后连年下滑,到2020年为9.42万人、10.34‰,2021年为8.30万人、8.97‰,2022年为7.90万人、8.41‰。5年时间内少出生5.24万人,出生率下降7.16个千分点。
4.2低龄人口占比不高
2020年,我市0-14岁低龄人口162.39万人,占比13.05%,虽然比2010年的9.98%提高3.07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超少子化水平(低于15%);在18个城市中排名第14位,仅高于杭州(占13.02%)、北京(11.90%)、哈尔滨(10.46%)和上海(9.80%)。
4.3老龄化程度加重
2020年,我市人口平均年龄38.3岁,比2010年的36.3岁提高2.0岁,比2000的33.1岁提高5.2岁,相当于每3-5年增加1岁。相应地,2020年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214.53万人,比2010年增长72.87%;占比17.23%,比2010年上升4.55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47.05万人,比2010年增长84.94%;占比11.81%,比2010年上升3.68个百分点。人口平均年龄逐年上移,老年人口增速远高于常住人口,导致我市老龄化程度快速加重。
第5章 应对老龄化有关建议
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重是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因时施策,进一步创新优化政策措施,促进人口持续健康发展。
5.1持续优化户籍政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鼓励急需人才直接落户。增加落户补贴,除高层次人才落户奖励、补贴外,对大学生落户给予相应补贴,提高吸引力。简化政务服务程序,持续在“减事项、减时限、减材料”上下功夫。
5.2积极推动大学生留汉
畅通留汉就业创业渠道,鼓励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留汉比例。通过“六个一批”,即事业单位招聘、国企扩岗、三支一扶、鼓励创业、实习见习、公益岗位等,拓宽就业渠道。对于在汉创业大学生,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住宿等优惠条件。
5.3打造生育友好城市
充分释放生育潜力,加大对生育、就业、住房、照护等一揽子政策支持。强化生育支持,积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提高常住人口总和生育率。增强妇幼健康保障能力,优化生殖健康服务供给。提供生育服务,增加生育保险和幼儿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减轻育儿负担。优化生育环境,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休假、待遇和就业保障机制,缓解“不想生”“不敢生”难题。
5.4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公益性机构建设,健全社会救助机制。提升养老服务供给,加大养老机构扶持力度,探索养老服务补贴机制。支持家庭养老,推进家庭服务专业化和职业化。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银发经济、健康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医养融合,提升低龄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建东,徐小丽,姜磊.武汉市人口老龄化的规划应对初探[J].中外建筑,2012(05):99-100.
[2]毛义华,张钊,胡雨晨.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22(06):18-20.
[3]金双华,杨艺.欧盟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01):33-39.
[4]苏明山,康鑫.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河北省乡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探索——“初老”服务“老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06):154-156.
[5]张清霞.杭州养老服务业优化发展的思考[J].市场周刊,2019(11):184-186.
[6]19.付云鹏,马树才.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评价——以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6(02):36-4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