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牦牛包虫病的兽医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西藏地区牦牛包虫病的兽医治疗分析

扎西拉姆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林堤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高山牦牛主要产于西藏自治区东部高山深谷地区的高山草场,以嘉黎县产的牦牛最为优良。嘉黎牦牛是西藏那曲嘉黎县的特产。牦牛西藏地区的重要畜种,是包虫病传播的中间宿主,此类病害的发生除了会导致牦牛急剧消瘦,还很容易使得牦牛的脏器受到感染。一旦牦牛感染包虫病,会给当地的农牧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当地的养殖效益。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加强针对性措施的落实来完善防疫工作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牦牛;包虫病;治疗;分析

引言

嘉黎牦牛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夏玛乡、措多乡、阿扎镇、藏比乡、林堤乡、绒多乡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是西藏三大优良牛种(帕里、嘉黎、斯布三大优良类群牦牛)之一,也是当地独有的牧业特色品牌。嘉黎牦牛养殖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藏北高寒牧区,养殖历史可追溯到4600年前。此种牦牛体格高大,肉质风味独特,色泽鲜红,其肉质鲜嫩、味美可口,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喜爱,被作为优良品种向整个自治区进行推广。

一、牦牛包虫病概述

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称“虫癌”,在高原牧区尤为高发,威胁牦牛的健康,开展包虫病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包虫病又称做棘球蚴病,是牦牛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病的发生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同时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病。狗为终宿主,羊、牛是中间宿主;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包虫病主要选择牦牛的肺脏中生存,寄生虫的体积比较大,繁殖速度比较快。伴随着寄生虫的不断生长,其所造成的损害也会不断加重,这便会对内脏器官功能的发挥造成较为严重的限制,在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动物死亡。

二、牦牛包虫病的传播途径

通过对牛羊感染包虫病进行研究,狼、狐狸、狗及豺等是主要的传染源,在一些包虫病感染频发地区,牛羊感染包虫病后,当地居民并不会处理相应牛羊等家畜的内脏,会直接当做狗的食物,这就导致相应地区的狗也会感染包虫病。狗一般是包虫病的最重宿主,但也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头,一旦感染包虫病,狗的肠中虫数达到上千条后,就容易进一步污染皮毛,也会导致狗的肛门发痒。如果人与狗的接触过于密切,也会被感染。主要是相应虫卵会出现在狗身上的皮毛中,然后通过人口感染人。此外,成虫寄生在狗小肠中,虫卵会在7~14d左右成熟,孕节也会脱落1次,然后通过狗的粪便排出,排出的粪便污染水源后,尤其是人畜共用水源被污染,也会造成间接性的感染。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多风地区,伴随着大风,相应虫卵也容易通过呼吸道感染。

、牦牛包虫病防控措施

(一)做好养殖场所饲养管理

对于西藏当地的牦牛养殖基本主要是以粗放式的养殖为主。因此,我们要改变当前这种饲养模式。首先,对于养殖场所我们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圈舍内每日通风,并且要条件允许情况下每日进行消毒。同时,养殖场所内的饲养密度不易太大,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包虫病的发生概率。由于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所以农牧民在饲养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头巾、口罩、手套等,减少与牧犬的接触,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最后,要定期对牦牛进行驱虫管理,定期对饲养的牦牛、牧犬等定期进行驱虫,尽量保证每月最少一次的驱虫工作。最后,春秋两季是包虫病的高发季节,政府相关部门更要格外注意包虫病的发生。对辖区内的养殖场进行统一的驱虫药物喷洒工作,提高辖区内养殖环境的安全性。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在常规防疫过程中,要随身携带驱虫药物,从而能够在发现异常随时用药,提高驱虫的覆盖范围和有效性。

(二)严查肉类食品安全问题

包虫病是动物源性疾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包虫病的发生不断增加,也在不断的成为某些畜牧从业人员养殖时形成的职业病。因此防治包虫病,不仅仅是养殖相关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更是社会需要重视的问题。当前,在西藏地区,牦牛发病概率最大的就是包虫病,因此做好日常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屠宰场需要严格落实肉食动物的卫生检疫工作,避免存在私屠乱宰的现象。针对一些患病牲畜的肝和肺不能随意丢弃,或是喂养宠物,应集中进行焚烧,以挖坑深埋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使部分动物群体间接感染。

(三)做好无害化处理

为了减少包虫病的发生概率,提升牦牛包虫病额防控效果,针对病牛、死牛需要做好无害化处理,坚决不能出现贩卖死牛的情况,做到从源头将病原体杀灭。同时农牧民一旦有牦牛感染包虫病应该第一时间进项上报,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要感染区进行隔离,同时根据感染的程度,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如果包虫病的感染范围比较广,养殖人员千万不能自己进行处理,要寻求上级部门帮助,对牛的尸体进行深埋处理。在深埋后,做好此位置的消毒工作,当疾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将圈舍清理干净,同时全面消杀。

(四)加强包虫病宣传教育

包虫病具有高传染性,不仅会影响牦牛的健康,引发牦牛死亡,降低牦牛养殖效益,同时还会对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做好包虫病的宣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包虫病的传播、症状以及传染途径等方面进行宣传,增加养殖人员的认知。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宣传方式与现代的传播媒介结合起来,如电视、广播、宣传册、抖音短视频等方式,图文并茂,让人们更加直观地学习,提高他们对包虫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定期组织专业的兽医人员,深入到牧区,给牧民现场讲解包虫病的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预防,提高牧民的实践能力,降低包虫病的发生风险。

(五)兽医治疗分析

对于病情严重的牦牛,药物治疗已经无法发挥效应,必须立刻进行手术。首先,明确手术部位,将周围的牛毛刮掉,将病牛脑部、眼部周围用肥皂水清洁,之后用碘酒对手术部位和手术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其次,将病牛固定好体位后,实施麻醉操作,麻醉药物根据病牛体重来选择合适剂量,待麻醉生效之后开始正式手术治疗。手术开刀部位选择在牛头骨上,用十字切口的方式开展手术。分离病牛的颅骨和皮肤,观察寄生虫的状态,明确手术部位。用止血钳固定好切口,缓慢溢出体内的包囊。最后,完成摘取手术之后,涂抹上碘酊,缝合好伤口。对牦牛使用一些抗菌消炎药物,帮助伤口的恢复。在手术治疗1周内,要对病牛的手术部位进行严密监测,用碘伏再次涂抹手术部位,做好消炎和杀菌处理,以免发生感染阻碍病牛的恢复。恢复期的病牛,在饲养方面要格外注意,不仅要做到干净卫生,经过特殊处理,有益于消化,保证营养供给,提高免疫力,从而更快地康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包虫病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寄生虫病,为保证牦牛的健康生长,做好牦牛包虫病的防控工作具有必要性。一旦牦牛患上此病,发现的早则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而发现的不及时会导致牦牛大面积死亡。因此,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保障牦牛的安全生长,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牦牛养殖人员应充分掌握包虫病防控要点,从多角度出发保证牦牛病防控质量,保障牦牛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次央. 西藏地区牲畜包虫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J]. 兽医导刊, 2021, 000(024):133-134.

[2]严承元. 牛羊感染包虫病的传播途径及诊治技术[J]. 今日畜牧兽医, 2021, 037(001):87-87.

[3]漆志宏.分析牛羊包虫病传播途径及相关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06):68-69.

[4]孙瑜.牦牛包虫病防控综合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22(0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