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215300
摘要:民间童谣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诗歌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域性和较强的教育性,是一种具有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化资源。它既有儿童生活的经验,又有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是幼儿学习语言、发展智能、丰富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民间童谣在幼儿中广泛流传,具有独特而鲜活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打造;民俗文化环境;课程游戏化;民间童谣
民间童谣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以开发和利用民间童谣资源为切入点,把民间童谣资源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去,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民间童谣、感受民间童谣的文化魅力。下面我们就从环境创设、主题活动开展等方面来阐述我们在民间童谣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创设民间童谣环境,丰富活动内容
在民间童谣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应该将童谣与幼儿园的环境、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等整合起来,让童谣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我们可以在幼儿园走廊、活动室等处设置一些童谣墙绘,如:“小白兔、小蜜蜂、小白兔”等,在这些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民间童谣编成歌谣,引导幼儿学习。比如:在“清明节”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民间童谣和清明节有关的故事进行整合,以孩子们喜爱的卡通人物为主人公进行创作。如:“小小邮递员”、“小鸭子过桥”等。又如在“中秋节”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用一些童谣故事来导入主题,以《中秋夜》为例:一轮明月挂天上,两个黄鹂鸣翠柳。三个小伙伴吹笛子,四个小朋友爬到树。整个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同时还能让幼儿感受到中秋节的热闹气氛。在这样的环境创设中,幼儿对民间童谣更加熟悉了,同时也能提高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1]。
二、开展民间童谣主题活动,体现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是指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它是指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也就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投入、坚持、自由、快乐等。民间童谣作为民间文化的一种形式,它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使幼儿园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这也正是我们在进行民间童谣探索时所要追求的目的。民间童谣的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事物,因此我们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小猫钓鱼》《小兔拔河》《我和大朋友一起做游戏》《娃娃过河》等。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童谣教学活动。如:利用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形式让幼儿熟悉民间童谣。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和需要适时地引导幼儿搜集民间童谣。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学习民间童谣的乐趣和知识,感受民间童谣带来的乐趣。
三、开展民间童谣教学,拓展幼儿经验
民间童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语言朴素自然,富于童趣,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民间童谣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民间童谣的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等多种形式,使童谣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拓展幼儿经验。如我园开展了一系列民间童谣教学活动,如“我会唱”《小燕子》、“我会变”《变变变》等活动。这些民间童谣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民间童谣的乐趣。在“我会唱”中,我们可以开展“小小音乐家”等活动;我们可以开展“小手大世界”等活动;在“变变变”中我们可以开展“我是小小主持人”等活动;在“我会唱”中我们可以开展“小动物知多少””等活动。民间童谣教学,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化教学,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民间童谣教学中去,能够更好地体验民间童谣的乐趣。此外,为了更好地拓展幼儿经验,我们还可以将民间童谣与主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小小音乐家》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民间童谣与主题内容相结合。在这一主题的教育中,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来进行。
四、进行民间童谣创作,培养幼儿兴趣
在民间童谣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对童谣的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自发地进行创作,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表现。教师应该顺应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民间童谣的创作中来。我们以《好宝宝》为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民间童谣的创作活动,利用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各种素材进行民间童谣创作。如在玩“找不同”游戏时,我们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收集到的民间童谣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用手摸、用嘴吹、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等多种形式来发现民间童谣之间的不同。在收集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都能说出许多童谣,孩子们在创编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这种创编活动,幼儿的创作欲望得到了满足。
五、利用民间童谣故事,增强幼儿想象能力
民间童谣故事是对民间童谣的一个丰富的补充,是幼儿获取民间童谣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民间童谣,而且还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比如《月亮船》这首童谣,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说一说月亮船是怎样的,是怎样“出来”的,又是怎么“回去”的;《打灯笼》这首童谣中讲到了灯笼,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说一说灯笼的样子,并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看到过灯笼的什么地方,是怎样“出来”的等。这些丰富的想象能帮助幼儿加深对民间童谣故事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如《小蚂蚁》这首童谣中“小蚂蚁,上东跑,一口咬断两棵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一说“小蚂蚁”是怎样把菜吃到肚子里去的;《小老鼠》这首童谣中“小老鼠,上东跑,一口咬断两棵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小老鼠是怎样把两棵菜吃到肚子里去的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民间童谣故事内容,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民间童谣故事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是非常珍贵、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它能够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知识[2]。
民间童谣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它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我们要挖掘民间童谣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并将其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去。同时,在民间童谣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避免过多地进行知识灌输。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时机,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参考文献
[1]叶旭君.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园本课程建设 ——以卫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例[J].动漫界:幼教365, 2022(20):74-75.
[2]张杰,何世红.指向幼儿文化自信培养的幼儿园民俗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 2023(7):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