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树人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310013
摘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道德品质,确保大学生的三观正确,让大学生在毕业后顺利进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接轨,教育部门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为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强,德育内容丰富,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政治导向,发挥思政理论课程的主导性、主动性,需要各个学校积极优化创新多元化教学模式,完善多元化教学机制。并在教学中要做好案例分析、课堂展示、实践活动、现场体验等工作,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主要浅谈高校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创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
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教育、引导,确保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课程,因为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思维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辨别意识不强,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导致思维和行为出现偏差,影响学生个人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和能力,确保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目标明确。但是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要引起学生重视,积极反思,探索和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整合资源,确保教学活动深入践行,实现创新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背景和内涵
(一)背景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也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提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达到理想目标,有效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多元化需求。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局限,形成新形式、新产出,实现更新、再创造,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而言,创新是对传统模式的改革、优化、调整。要打造一种全新、开放式、互动式的课程模式,让全部学生都可以参与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得到收获,最大化地利用学习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质的飞跃。在新时代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资源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打造师生互动、人机交互的课堂,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资源。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属于通识类课程,课程规模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也大,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和需求都不同,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无法提高教学效果,也无法让学生深入学习,影响了师生互动。因此需要创新多元化教学模式,突破原有局限性,突破多元化教学模式时间、空间、资源、主体的限制,提升多元化教学的专业性、精准性、广泛性[1] 。
(二)内涵
多元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是一种多角度、多领域的教育和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其中多元性是关键,具体表现为:第一,目标多元。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长期学习和发展情况制定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创新意识;第二,教学手段多元。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探究提供更多的机会;第三,评价多元。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确保评价形式和内容都多样化,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能力提升情况。多元化教学模式较为灵活、多样,表现为教学资源和内容、流程自由调整,不受时间、地点、资源的限制,具有创新性的特点,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专业性、有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存在错误认知
调查研究发现,受课程性质的影响学生们普遍对思想政治课程不感兴趣,存在排斥心理,导致课程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作用。有部分学生认识自己的职责是学习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不愿意、不主动学习,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低下。
(二)教学目标不一致
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教学目标是不同的,专业课程的设立旨在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公共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在高校教学中,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是相互分离的,互不影响,独立进行,尤其是德育和其他学科融合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进行,导致德育效果不佳。从本质上来说,大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其他教育是相互融合的,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影响的,将它们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法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全能型人才[2] 。
(三)教学方法不当,无法实现目标
想要实现教学目标,方法是非常关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得学生失去兴趣和学习动力。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普遍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不仅仅影响教学进度、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和理解,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看到典型的同时可以反思自己,联系生活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六门课程。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理论性较强,知识点抽象、深奥、复杂,学生兴趣不高、理解难度大,学习积极性不足。因此教师要转变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看到案例背后的哲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内容等通过网络、教材等途径搜集、整理生活中真实、典型的案例,运用学生身边鲜活的例子来呈现枯燥的理论内容。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深入探究和分析、反思自己,明白案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学习[3] 。
(二)课堂展示和实践
为了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从整体出发,设置主题,通过鲜明的主题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讨、精心准备、踊跃发言,在主题引导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随后教师可以拆分主题,将主题转化成为多个目标和任务。让各个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思考、探究、解决问题,交流意见和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设置目标和任务时要注意范围,提升灵活性,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庆祝祖国生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网络平台或者教材搜集和整理祖国在不同时期,比如古代、近代、现代等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几个方面选择一个,深入探究和分析,从不同层面分析和总结祖国的巨大变化、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就,让学生们自己探究、思考、总结。随后,教师可以汇总学生的答案,进一步明确,作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和使命,要坚定初心和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提高学生的政治立场。
第二,走进中国的改革开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祖国近四十多年来的变化情况,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分析和观看。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选择其中一个片段,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汇总相关知识点,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说出祖国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祖国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为什么祖国会不断强大?是什么引领祖国不断发展的?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顺势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第三,学习英雄人物事迹。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英雄人物,他们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不求功名,只求祖国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让学生们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英雄人物的事迹。搜集后选择自己最喜爱、最崇拜的一位英雄人物向大家介绍,可以先介绍人物信息、人生经历,随后举例说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作为和成就。对于人物不做限制,可以是不同领域的,比如科学家、医学家、数学家、国家领袖、平民等。很多学生会选择国家领袖、选择科学家,当学生们介绍完成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接着谈一谈他们身上的精神品质,哪些是自己没有的?是自己值得学习的?随后自己会如何做,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转化成为实际行动,学习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宝贵的精神品质,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积极进取,并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造福社会、为人民服务,成为祖国和社会需要的人[4] 。
第四,我知道的民生问题。为了拉近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从民生入手,让学生们多渠道地搜集、分析、整理民生相关资料和信息,选择最普遍、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深入探究,分析背景、现象、原因,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最让大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可以让学生们从就业难的问题入手,自己探寻现象和原因,在提出解决对策时可以从国家、政府、企业、个人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们在分析、探索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关心、关注自己身边的民生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头脑智慧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策略。
总之,在以上主题的设置下可以引领学生思考、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机会,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理解、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识,促进学生发展。
(三)现场体验教学法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要引起教师的反思,教师要结合实践为学生提供现场体验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感受、体验,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带领学生进入当地的纪念馆、博物馆、旧址、会址、烈士陵园、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故居等地方现场教学。可以通过教师现场讲解、投影仪播放、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现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感、思考,让学生们进入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走进英雄人物的世界中,让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现场体验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品质[5] 。
(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教学法
多元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下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教学要求等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探讨、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和点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问题解决思路,引领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教师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应用流程如下所示:
第一,课前环节。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比如在小组学习中,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为每一个小组预留任务后让各个小组通过线下和线下渠道搜集信息、预习学习内容、上传成果。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展示数据库,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更好地完成后期的学习。
第二,课中环节。在课中教学中,教师可以聘请一些思政领域的专家在线上开展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们在线观看和学习,共同探讨内容,丰富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依据。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最新、最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案、素材等,通过网络中的云平台共享学习资源和信息,可以让学生们随时随地阅读、学习、利用,满足学生需求。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线下平台让学生们通过个人总结和小组展示的方式将不同模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联系起来,通过思维导图方法构建知识框架,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架构。最后教师可以从整体出发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细化内容,科学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完善知识体系,有效将认知体系和知识体系进行结合[6] 。
(五)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教学评价和反馈也可以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创新,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和标准,提高评价效果,做好反馈工作,有效发挥评价的优势和价值。在多元化评价模式下,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法,对于评价内容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进行结合,同时也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发挥两者的优势。比如在线上评价可以利用保密性提升评价真实性,在线下则可以通过日常考勤、作业、问答、互动等指标进行评价,构建多元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在评价结束后,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让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和经验,交流信息,同时也可以在平台上开展知识竞赛、作文比赛,根据转发、阅读、点赞等指标量化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改进情况,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成效和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创新模式,通过新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讨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探讨交流,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们小组探讨、积极思考、自我探究、现场体验,丰富学习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孙一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思考[J].教育现代化, 2019(78):37-38.
[2] 王萍霞,肖华.基于网络新媒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形势与政策》全程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1):2.
[3] 张俊,龙兴跃,蒋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2(4):3.
[4] 朱锦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9):3.
[5] 王凤君,苏醒.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2.
[6] 李星亮.《工程力学应用》课程思政融合创新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进展, 2024, 14(2):7.
作者简介:林依爽,1981年5月21日,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教育学哲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