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2350
CT增强扫描是一种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诊断技术,通过给患者注射一种叫做造影剂的特殊物质,以提高CT图像的对比度和可视化特定组织和血管的能力。造影剂通常是一种含有碘的物质,在体内具有高吸收X射线的特性,这样在CT扫描中它能够增强血管、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可见性。通过在扫描前给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会经过血液循环被输送到身体各部位,从而在扫描过程中产生与周围组织相比更明显的对比效果。这种对比效果使医生能够更清楚地识别和评估病变、肿瘤、感染、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存在和特征,还可以评估器官的功能。CT增强扫描可以反映病理组织性质,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在已确定为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增强扫描的目的在于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或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因此,CT增强扫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外渗原因分析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药物因素:造影剂的渗透压高、黏滞性强,可以损伤微循环。例如,碘海醇是一种高渗性药物,黏滞性强,在CT增强扫描时,由于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速度快、压力大、造影剂黏稠度大、渗透压高,进药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强,易导致造影剂外渗而引起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物理因素: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药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舒缩状态是否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旧法拔针(先按压,后拔针)如操作不当可能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等。操作者因素:因穿刺部位选择不佳,护士的穿刺水平不佳均可导致造影剂外渗。其他因素:患者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疾病史和药物史等。例如,老年患者血管弹性较差,外渗的风险较高;女性患者的血管直径较小,容易发生外渗;长期患病或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血管状况可能受到影响,也容易发生外渗。
外渗所产生的危害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可能会导致下述不良事件,本段进行总结,如下:
①局部疼痛:造影剂外渗会引起穿刺部位疼痛,这可能会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②局部肿胀:造影剂外渗会引起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组织肿胀,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活动和舒适度;③皮肤刺激:造影剂外渗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皮肤瘙痒、灼热感或荨麻疹等;静脉炎:造影剂外渗会对静脉产生刺激,引起静脉炎,导致局部红肿、疼痛、条索状改变等症状;④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造影剂会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皮疹、血压下降等症状;⑤感染:如果造影剂外渗导致皮肤破损,可能会引起细菌感染,出现化脓、红肿等症状;⑥损伤组织:严重的造影剂外渗可能会导致皮下组织坏死或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
外渗护理
对于CT增强造影剂的护理措施刻不容缓,现总结如下:
①心理疏导:首先告知患者造影剂的使用是十分安全的,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耐心的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减少患者的思想负担。
②检查宣教:告知患者在进行药物注射时可能会出现尿急、全身发热及恶心的现象,或者注射部位有肿胀、疼痛现象出现,叮嘱其为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慌张,若感到严重不适可大声呼叫或用肢体语言告知医师,以便停止注射。
③穿刺前评估:在机房便于操作者做好沟通,选择合适的速率,必要时让家属陪同便于发生异常,及时停止注射。
④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选择直、粗且有弹性的静脉,且穿刺部位容易固定,计量将关节、静脉血管分叉处避开,计量避免对浅表静脉及肢端进行穿刺,以减少造影剂局部渗出及注射造影剂时出现疼痛。
⑤提高穿刺技术:护士尽量采取大角度直刺血管进针法,穿刺成功后回血将针芯固定,缓慢将软管送入血管,避免对同一部位进行重复穿刺,做好一针成功。不得使用病房的留置针,避免出现意外。穿刺操作者要建立足够的信心进行穿刺,在完成穿刺后认真固定穿刺针。
⑥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对血管无刺激,且操作便捷,质地若软,可大幅度降低患者血管外渗的概率,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效率。
⑦预防措施:可将患者患肢抬高,促进局部静脉回流,减轻外渗影响。若患者出现局部炎症反应,使用0.05%地塞米松局部湿敷可缓解炎症反应;对于外渗严重者可口服或外用药物减轻炎症反应;避免受寒,注意局部保暖,可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注射方法和穿刺部位,避免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发生造影剂外渗,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