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科技学院 265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包装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了广阔空间。将课程思政融入包装设计教学,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阐述的是将课程思政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包装设计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展,为课程思政的融入提供了新的内容,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包装设计课程作为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观的使命,亟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通过强化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包装设计课程总体分析
包装设计课程作为设计教育领域的核心环节,融合了艺术审美、材料科学、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知识,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课程内容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应用实践的全过程,强调视觉传达与结构设计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材料特性、加工技术、环保理念及消费者心理的深入研究,引导学生探索包装设计的新方法、新趋势。在知识结构上,包装设计课程体系旨在平衡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注重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审视包装设计的演变,深化学生对包装设计社会功能的认识。设计思维的培育贯穿课程始终,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思考来识别和解决设计问题,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此外,课程还特别强调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引导学生考虑环保材料的选择、生命周期评估及包装的再利用等因素,培养负责任的设计观念。课程内容的更新迭代、与时俱进,反映了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最新趋势。综合而言,包装设计课程的开设,旨在为设计行业输送具有高度创造力、扎实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设计人才。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挑战和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边界,培养其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以设计创新引领潮流,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思政与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
课程思政与专业学科之间的融合,体现了教育领域对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人才的追求。这种融合强调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情操。在此过程中,思政教育不作为孤立的课程存在,而是与各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通过对专业知识与社会责任、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的综合探讨,促进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评价自己的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课程思政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策略
1.问题引导教学法
问题引导法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通过提出与社会热点、文化价值、环保理念等相关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设计挑战的过程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包装设计任务,让学生探索可持续材料的使用、循环利用系统的设计等,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教师不仅要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解决方案,鼓励其运用所学的设计理论和技术手段,深入研究可持续材料的选择、循环再利用的系统设计等方面。具体到实施策略,教师首先通过引入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当前包装设计领域的绿色环保趋势和创新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随后,在课堂讨论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背后的设计理念、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策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将环保理念融入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合作,从材料选择、功能性、用户体验和环境影响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考虑包装设计的可持续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定期组织研讨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进展,同时提供专业的反馈指导。在对话过程中,学生不仅得以深化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学科的理解,还在反思和讨论中加深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内化。此外,教师还利用数字化工具和社交媒体平台,搭建起一个互动性强、信息共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设计资讯,拓宽思考的视角。
2.故事讲述教学法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与包装设计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化故事或者设计师的创新之路,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激发其对设计的热情。这些故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还能激发学生对社会、文化的深入思考,为其设计作品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具体实施策略上,教师可挑选一系列与环保设计、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以及设计创新密切相关的故事。此外,包装的设计细节中融入源自当地文化的图案和符号,使得每一件产品都仿佛讲述一个故事,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与创新。这种设计方案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深度和环境的关怀,促进了当地手工艺品的传承和发展。通过故事讲述,教师向学生展示出如何将个人创意与社会责任、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实现这种融合。教师在讲述故事时,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何将故事中的设计理念和价值观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如何通过设计传递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信息。教师通过提问、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化对故事背后设计思想的理解,从而激发其探索设计与文化、历史之间关系的兴趣。
3.分组研讨教学法
分组研讨法强调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设计项目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和反思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道德、环境、社会等问题,从而深化思政教育的内容。通过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特定的设计项目,这种方式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提供实践和探索设计解决方案的平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主题,如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环境保护议题或道德伦理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深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教师选择“减少塑料污染”作为环保议题的切入点,鉴于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既能有效减少塑料使用,又不失美观与实用性的包装方案。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深入研究塑料污染的现状和影响,探索和评估可持续替代材料的可行性,同时考虑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生产成本。
结语: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将课程思政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展现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问题引导、故事讲述和分组研讨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可丰富学生的专业学习体验,深化对社会责任、文化价值和道德伦理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设计人才提供基础。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成长铺设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思.课程思政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为例[J].绿色包装,2024,(02):32-35.
[2]陈景普,雷紫萱.“常州三杰”红色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J].绿色包装,2023,(12):61-64.
[3]严崨,王苏苏.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023,(16):190-192.
[4]杨哲.高校《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中融入式课程思政教育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2):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