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分析

邓扬帆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选择2023年2月~2024年2月院内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且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单一处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处理,记录研究期间患者数据资料后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进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疗效。

【关键词】脑血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液流变学

脑血栓发病原因主要为体内皮质支动脉以及脑动脉主干粥样硬化致使机体内血管厚度上升,促使血管腔狭窄,进而出现血栓[1]。具体表现为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目前多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抑制炎性介质以及黏附因子的分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会使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因此需采取更为有效方式进行联合处理[2]。氯吡格雷能够对血小板活化作用起到抑制效果,避免血小板聚集,同时对血管的内皮功能起到保护作用,改善机体内缺血情况,进而降低血栓的形成。为了进一步研究脑血栓患者采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2023年2月~2024年2月间72例脑血栓患者为探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选择2023年2月~2024年2月院内收治的72例脑血栓患者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且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及女性分别为21例及15例,平均年龄为(66.12±4.68)岁,发病时间为(12.11±1.62)小时。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及女性分别为23例及23例,平均年龄为(65.81±2.19)岁,发病时间为(12.00±1.41)小时。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3020201;生产企业: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50mg*60片)单一处理,患者和口服使用起初药物剂量为每次300mg,每天一次,第二天用药时更改剂量为每次100mg,每天一次,后续按照每次100mg剂量给药处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生产企业: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mg*21片)联合处理,阿司匹林治疗方式同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时口服使用,起初药物剂量为每次300mg,每天一次,第二天用药时更改剂量为每次75mg,每天一次,后续按照每次75mg剂量给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ml,利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法对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以及血浆黏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显效为治疗后患者语言表达及肢体活动恢复正常,NIHSS评分减少量超75%;有效为患者治疗后语言表达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NIHSS评分降低45%~75%;无效患者治疗后语言表达及肢体活动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量低于45%。

1.4统计分析

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见表1。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mPa・s,

组别

例数

高切全血黏度

低切全血黏度

血浆黏度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6

5.20±0.16

3.11±1.02

12.33±2.30

8.01±0.09

1.89±0.10

0.74±0.14

对照组

36

5.22±0.61

4.85±0.67

12.62±1.24

9.22±1.23

1.88±0.62

1.06±0.01

t

0.526

18.324

0.667

19.301

0.485

20.61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36

22

11

3

33(91.67)

对照组

36

19

7

10

26(72.22)

χ2

4.600

P

0.032

3.讨论

当患者患有脑血栓疾病后会存在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造成颅内压升高,严重的会产生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目前临床治疗时需要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后期临床疗效,降低后期死亡率。患者发病后脑组织神经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影响躯体神经功能,造成肢体、吞咽等多项功能障碍,对后期康复造成不良影响[3]。临床根据脑血栓的发病机制需要进行早期治疗,其中药物干预是早期脑血栓治疗中常用方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能够起到抗血小板效果,降低机体内血液粘稠程度,对患者脑血栓发病后出现的凝血功能刺激现象起到干预作用,在此基础上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活性。但阿司匹林属于常用药物,在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治疗中应用的较为频繁,使用患者在治疗期间机体产生较强耐药性影响后期治疗效果,同时在脑血栓药物治疗期间,阿司匹林的药物剂量会受到限制,不利于后期康复。为此,本研究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进行处理,与阿司匹林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氯吡格雷应用后可在短时间内抑制二磷酸腺苷及其受体的结合提到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时降低血小板聚集的兴奋剂活性,在此基础上,氯吡格雷能够加速磷酸蛋白酶的活化速度,发挥抗血栓的效果[4],还能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对脑部缺血及缺氧症状加以改善,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脑血栓患者进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脑血栓患者进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杨丹晓,陈晓珊,徐玉冰,等.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3, 38(3):620-624.

[2]杨洪清,罗飏,马俊,等.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用于合并氯吡格雷抵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效果比较[J].实用老年医学, 2020, 34(3):270-273.

[3]范彩芹,秦润祥,许海宁,等.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021(002):P.277-278.

[4]韩远远,李丹,李洪涛,等.强化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对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效果评价[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 37(8):7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