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基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的研究

潘永坤

泰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225300

摘要:目的:基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的研究。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NAION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医院健康体检的5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初级视觉皮层、右脑岛、额中回区域的峰值T均为负值,说明NAION患者的ALFF(低频振幅)降低;观察组脑桥、舌状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的峰值T均为正值,表明NAION患者的ALFF显著增加。结论 NAION患者会出现部分脑区功能活动的异常,一般默认为网络功能障碍,需要对患者实施早期诊断,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施对了解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AION;脑功能变化

引言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临床一种常见的视神经疾病,其目前在我国门诊有3600000人被确诊,患病高发人群为50岁以上的人员。发病后,会存在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因此类疾病造成的视功能伤害不可逆,需要加强对NAION的早期诊断[1]。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其目前在临床被熟知[2]。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NAION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医院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20年8月到2023年9月收治的例NAION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医院健康体检的5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6(52.00%)、女24(48.00%),年龄范围40-89岁,年龄均值(64.50±10.52)岁,高中15例(30.00%)、初中25例(50.00%)、大专以及以上10例(20.00%);观察组男25(50.00%)、女25(50.00%),年龄范围41-89岁,年龄均值(64.55±10.45)岁,高中15(30.00%)、初中25(50.00%)、大专以及以上10(20.00%)。两组基本资料可对比(p>0.05)。纳入标准:资料完整的NAION患者;突然发现无痛性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患者;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的NAION患者;意识模糊患者;因其他疾病导致的视神经病变患者;合并肝肾以及心脏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的受检者均需要用到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依据操作流程进行,安排一位专业影像学人员检查,并通过选用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将处理后数据在传统频段上计算,统计ALFF指标。将各个体素该信号数值除以全脑体素该信号平均值,降低误差,进而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区域,定位NAION患者具体解剖部位,之后获得图像。ALFF数值上升,表明NAION患者该脑区功能活动明显增强;其降低,则表明NAION患者该脑区的功能活动减弱。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初级视觉皮层、右脑岛与额中回ALFF

1.3.2脑桥、舌状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的ALFF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3.1两组初级视觉皮层、右脑岛与额中回ALFF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初级视觉皮层、右脑岛、额中回区域的峰值T均为负值,说明NAION患者的ALFF降低,如表1.

表1观察组初级视觉皮层、右脑岛与额中回ALFF

大脑区域

峰值T

体素值

初级视觉皮层

-3.6588

41

右脑岛

-3.3618

47

额中回区域

-3.1454

39

2.2脑桥、舌状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的ALFF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脑桥、舌状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的峰值T均为正值,表明NAION患者的ALFF显著增加,如表2.

表2观察组脑桥、舌状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区域的ALFF

大脑区域

峰值T

体素值

脑桥

3.6869

29

舌状回

3.6209

34

楔前叶

3.4090

23

中央旁小叶区域

2.6422

19

3讨论

NAION是指视神经营养血管循环障碍所致的视网膜损害、视功能损害的一类疾病,需要对其实施早期诊断,避免患者疾病继续发展为失明[3-4]。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对NAION患者的实施,可以发现患者的大脑双侧视皮层激活范围较之前显著减小,且右眼减少更明显,可能是因为NAION患者的健康人员多体现为右侧。若是患者出现病变则出现右边视力的减少相对更多。另外,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还发现大脑视皮层有异常激活区,其可能是大脑皮层适应性代偿所致。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大脑皮层的变化[5]

。ALFF是反映NAION患者自发性神经活动强度的关键参数。ALFF 提供了诸多信息,有助于理解与 NAION相关的功能重组。本研究结果说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NAION的实施有极大价值,其对NAION患者获得针对性治疗提供必要保证。

综上所述,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实施对了解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有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史航,郭鹏德,闫晓玲.基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NAION患者脑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3,33(8):717-720+726.

[2]嵇卫英,徐朱烽,黄哲.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慢性期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评估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24,14(3):136-138+143.

[3]臧苗苗,范彩媚,姜建.基于V1区种子点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功能连接技术分析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脑部功能连接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24,44(2):112-117.

[4]李敏红,李志铭,庄卓霖.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效果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3,33(4):670-673.

[5]杨旭宏,王明磊,刘文潇.基于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度中心度评价轻型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4):3033-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