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县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400
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发病群体集中在中老年人,现阶段,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预防心肌梗死在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中尤为重要。中医学认为心梗患者的主要病机在于心脉瘀阻、心气衰微,为一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是指其心气虚,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阳脱,甚至为阴阳俱竭。而中医学在疾病治疗方面讲究治未病,也就是根据人群特征,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提升人们健康意识,养成饮食、运动、生活等良好习惯,以保持其心脏健康。
1、容易患心梗的人群有哪些?
高危因素越多的人群,罹患心梗的风险越高,部分因素为不可改变因素,如:家族遗传史、年龄、性别等;还有一些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超重、运动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同时部分人群还会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部分患者不仅存在一个危险因素,还可能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危险因素越多,其罹患心梗的风险也就越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这类患者的年龄较大,多种危险因素聚集,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等因素,使其更加容易得心梗。同时,情绪激动、饱餐、喝酒、寒冷时做剧烈运动等,均会诱发心梗。
2、12个预防心梗的“一”具体是指什么?
(1)少加一点盐
心梗高危人群要注意饮食中食用盐的摄入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正常情况下,食用盐的摄入量>6g/d(6g相当于一啤酒瓶盖装满的量),同时腊肉、熏鱼,以及咸菜、咸鸭蛋等的高盐食品的摄入也要减少,或者不吃。
(2)多喝一点水
高危人群饮水不足会造成机体缺水,缺水人群的血液黏稠度更高,会明显增加其心梗的风险,健康成年人每日的饮水量要控制在1500ml—1700ml,并在补水过程中要少量多次,建议每半个小时补水2-3口,喝水时要小口喝、慢慢咽,不可猛灌,造成呛咳。
(3)多加一点粗粮
粗粮主要是指红薯、玉米、高粱、燕麦、荞麦等,这些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有利于患者胃肠道吸收,还可降低患者机体中不利的胆固醇,使机体中有利的胆固醇升高,这样可降低患者的发生心梗的风险。
(4)一定要戒烟酒
吸烟、喝酒能够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加大心肌梗死的发病概率。烟草中含有有害物质,可诱发心血管疾病;酒精摄入增加,会使患者高血脂、脑出血、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因此,高危人群要严格戒烟戒酒。同时,这类人群也要远离二手烟。
(5)常吃一类水果
心梗高危人群可在日常进餐后,加入石榴、山楂、核桃、苹果、柑橘等水果,这类水果具有改善其心功能的作用,也能降低其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血管硬化情况;最重要的是石榴和柑橘中具有抗氧化成分,可预防患者血栓形成,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形成。
(6)一定适度用力
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用力过大,尤其是心梗高危人群,其在如厕、搬东西、回头时,不可过于突然,也不可用力过度,动作要相对缓慢,也不可用力过大。
(7)一定规律运动
坚持规律运动可提升心肺耐力,维持心脏机能,心梗高危人群需要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在30—40min之间,主要进行有氧运动。可进行适当地散步,能够促进其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其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脏负荷,预防心梗的发生;慢跑可增加患者心肺功能,促进其机体新陈代谢;打太极也能促进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其心肌收缩力;另外,游泳、跳舞等均可有效预防心梗。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要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不可过度运动。一旦出现不适情况,要及时停止,必要时要及时就医。
(8)一定缓慢起床
心梗疾病高发时间短为清晨,因此,这类人群在清晨起床时,不可直接起身,要先睁眼,活动四肢,完全清醒后,缓慢坐起,无不适症状,可起身活动;先喝200ml白开水,随后进行洗漱、吃早餐,餐后休息半小时,可进行轻柔缓慢的锻炼。
(9)一定养成睡养心觉的习惯
中医学认为,午觉为养心觉,心脏处于胸部,属于阳位,主血脉,其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而中午阳气偏盛,需要适当的休息,以滋养阴气,进而达到阴阳调和的目的。心梗高危人群更需要养成睡午觉的习惯,以促进其心功能恢复。
(10)一定要长按这个穴位:曲泽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腕横纹上2寸,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中央凹陷处约三指宽,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重要作用。日常对该穴位进行按摩,可增强心功能,并可起到除烦安神的作用。
(11)一定常做这个动作:腹式呼吸
选择采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将一只手放在肚脐旁边,全身保持放松状态,调整自然呼吸,然后吸气,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使腹部拱起,随后缓慢呼气,并放松腹部,使其自然凹陷,胸部保持不动,最大限度的收缩腹部,将废气全部从肺泡中呼出,循环往复。
(12)一定保持情绪稳定
心梗高危人群要保持心情愉悦,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减轻心脏负荷,这与中医学中感情志趣理论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