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香格里拉市委党校 云南省 香格里拉市 674499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乡村生态振兴被视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中国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意义,并探讨了在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乡村生态振兴所面临的生态伦理观念落后、生态农业投资不足以及相关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困境。为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进程,需要采取深化生态文明意识、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大违法惩戒力度等措施,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乡村生态振兴;生态环境
前言
“生态宜居”被确定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凸显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地位。尽管我国农村经济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振兴,不仅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本土化、时代化科学理论上的体现,对乡村生态振兴有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将从乡村生态振兴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探讨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应用。
一、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种融合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成果,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超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变化和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人民的生态文明理念。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以及“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论述。这一哲学思想汲取了中华大地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内涵,扎根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国文明之中。它为中国在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有助于解决乡村生态振兴所遇到的难题。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方法论是乡村生态振兴的行动指南
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价值指导,同时也为社会实践提供了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研究大自然,以辩证的态度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促进我国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发展观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规律揭示了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现象。乡村生态振兴的目的在于将农村自然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经济增长要素,实现双赢。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福祉。因此,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善生态环境,造福百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应以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困境
(一)生态伦理观念落后
在新时代,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而非主宰自然。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过去的乡村建设中,人们往往只顾自身利益,忽略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排放污水、废气,砍伐树木等行为导致了大气层破损、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勤俭节约的习惯被一些人视为低水平生活的表现而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过度消费的行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缺乏节制。此外,乡村中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宣传工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形成实际行动,导致了农村居民生态伦理观念淡薄,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缺乏调动。
(二)生态农业投资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有限,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且收入不稳定。尽管政府在财政上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但其资金不足以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这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缺少了动力。此外,生态农业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投资。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加速,大量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年外出务工,农村人才资源匮乏,高水平人才流失,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村化问题越来越严峻。因此,“谁来种地?谁来兴村?”成为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现阶段生态农业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传统种植业上,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利润水平低。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缺乏市场化引导,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三)相关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
我国在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之后,陆续颁布了二十多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其中包括《环境保护法》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这表明我国高度重视环保事业,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环保部门在政策落实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农村地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乡镇企业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企业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内,政策落实困难,一些企业因无法形成工业集群而被遗漏。这增加了政策落实和实际执法的难度。同时,农村社会中的“人情关系”比城市社会更为严重,执法人员可能因为难以承受压力或受到委托帮忙,对于生态惩戒缺乏力度。其次,在环保部门的执法过程中,很多具体情况涉及多个部门,比如乡村地区的厂房违建涉及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多个部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再加上区县级政府在政策落实方面只负责上传下达,而不过问具体落实情况,最终导致法规政策的落实不足,污染惩戒不力等问题的出现。
三、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
(一)深化生态文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在当前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背景下,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普遍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政府应该发挥其“守夜人”的职能,在乡村生态经济建设中向企业和民众倡导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加强监督和督促可能破坏生态的经济行为。同时,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企业应以长远利益为基础,树立绿色环保的形象,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产效益的提升。最后,个人应树立绿色生态伦理观,这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需品。必须在广大乡村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节能、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观念,调动村民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二)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增加投资力度并拓宽投资渠道,以确保资金投入畅通、来源广泛、数量充足。此外,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其次,需要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另外,可以依托乡村独特的生态资源、农业和人文优势,打造特色化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建设一些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样板。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应该创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推进生态产业化经营。重视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支持绿色种植养殖和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扩大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区域化的布局,构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循环产业链条,并实施特色产品战略。
(三)加大违法惩戒力度,保障乡村生态振兴发展
为了推广新技术并实现生态环保,必须注重加大环保法律的实施力度,同时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和保障工作,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的生态环保执法队伍。针对不同的村镇企业特点,需要因地制宜地配置环保执法人员,以确保100%的覆盖率和充足的人员数量。同时,还需要提高执法人员的各项业务素养,并加强对环境保护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督,对失职人员进行问责,并坚决制止破坏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对于那些严重破坏环境并屡教不改的个人,可以采取失信惩戒措施。通过强化惩戒机制,全面规划并实施整体环境保护措施,以提高整体环境保护水平。
总结
生态文明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全球生态治理观以及强烈的天下情怀,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总体布局、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科学指引,而生态文明思想的方法论则是乡村生态振兴的行动指南。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建立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以确保乡村生态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栋,孙琪光.生态文明思想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研究——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J].农业经济,2023(02):58-60.
[2]宋艳.乡村振兴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路径探索[J].环境工程, 2022,40(09):326-327.
[3]桑乐涵.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J].环境工程, 2022,40(09):340.
[4]周围光.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艺术化呈现——评电视剧《花开山乡》[J].当代电视,2022(01):54-57.
[5]何伟.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义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10):14-16.
[6]崔建霞.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公平正义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12):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