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髋臼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分析

袁圆   洪小霞  吴朝俊  赖尚勇  吕成  裴锐锐

贵州省遵义市贵州通鉴司法鉴定所,563000

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法医学伤残鉴定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9月-2022年12月于我所完成法医学伤残鉴定的17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法医学鉴定结果。结果:17例髋臼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结果为简单骨折4例、复合骨折13例,手术解剖复位结果为简单骨折3例、复合骨折14例,数据对比P>0.05;进一步分析17例髋臼骨折患者法医学鉴定资料可知11例十级伤残、4例九级伤残、2例八级伤残。结论:根据被鉴定人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推荐CT)、髋功能评价等信息完成髋臼骨折的法医学鉴定结果较为准确。

关键词:髋臼骨折;法医学;伤残鉴定

    髋臼骨折是临床致残率较高的骨科疾病之一,此病多由暴力(挤压或间接)所致[1],由于其解剖结构复杂,因此将对法医学伤残鉴定造成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09月-2022年12月于我所完成法医学伤残鉴定的17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此类病患法医学伤残鉴定方法及要点,以利于提高髋臼骨折法医学伤残鉴定准确性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7例髋臼骨折患者中男:女=11:6,年龄范围21-67岁、平均(49.28±2.1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重物击打4例、高处坠落2例,发病部位:左侧9例、右侧8例。

1.2  方法 

1.2.1  法医学鉴定方法  (1)准确掌握被鉴定人相关资料,如事故原因及处理过程、年龄、临床症状等;(2)为被鉴定者实施影像学检查,常用检查方法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X线片等,所得影像学信息经由2名具有高年资、高职称的影像学检查医师利用双盲法阅片;(3)评价被鉴定人髋关节功能,工具选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中文版。

1.2.2  影像学检查方法 

观察指标:记录17例髋臼骨折患者法医学鉴定结果,其中:(1)简单骨折:髋臼一个壁/柱骨折(部分骨折或全部骨折),包括横型、前壁、后柱、后壁等骨折情况;(2)复合骨折:出现2种及以上简单骨折,包括横型伴后壁、前后柱双、后柱伴后壁、T型、前柱及前壁伴后横型等骨折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1)检验方法: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2/Fisher精确检验;(2)表示方法: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统计学软件版本号为SPSS.26.0,检验结果显示P在0.05以下(即P<0.05)则说明数据对比(组间/组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7例髋臼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法医学鉴定,经分析可知:(1)法医学鉴定结果:简单骨折4例、复合骨折13例;(2)手术解剖复位结果:简单骨折3例、复合骨折14例,上述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2=0.180,P=0.671(P>0.05)]。

进一步分析17例髋臼骨折患者法医学鉴定资料可知:(1)11例患者行走姿势正常,关节轻度疼痛、活动轻度受限,鉴定为十级伤残;(2)4例患者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性改变(轻微),无法行下蹲动作,表现出跛行,关节活动度为正常值80%以上,鉴定为九级伤残;(3)2例患者骨折对髋臼顶、髋后壁造成累及,关节表面不光滑(部分),行走时正常速度姿态异常、快走跛行,关节活动度为正常值50%以下,鉴定为八级伤残。

3  讨论 

髋骨由耻骨、髂骨、坐骨组成,髋臼为其外侧面窝(大、深),关节面为170o-175o半球形,前薄后厚且横韧带位于下方[2]。髋臼骨折具体指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骨盆骨折时因髋骨骨折波及髋臼,此外屈膝屈髋时由于股骨纵轴承受较高能量的物理撞击、暴力也可能发生髋臼骨折(后缘)[3]。由于髋臼位于关节内部且骨折类型多样,患者往往经对症治疗后难以恢复软骨面光滑,加之软骨损伤后再生能力差、部分患者可伴有相关并发症(如创伤性骨关节炎、异位骨化等),提示此病致残风险较高[4]。但应注意的是,髋臼骨折患者发病后将表现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由于其具有复杂解剖结构从而增加其空间形态掌握难度,且上述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应引起法医学鉴定工作者高度重视。

目前鉴定髋臼骨折的“金标准”为手术解剖复位,但此法具有创伤性,因此现阶段髋臼骨折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X线片等)结合患者具体资料(如致伤原因、年龄、症状及体征等)完成法医学鉴定。本文中17例髋臼骨折患者经法医学鉴定结果与其手术解剖复位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法医学鉴定结果准确性较高。但应注意不同影像学检查特点具有差异性:(1)CT:具有快速、经济、无创等优势,能够准确显示骨折块、游离骨块,合理评价骨折稳定性;(2)MRI:为操作者提供骨髓改变(水肿)相关信息,有利于发现无移位、隐匿、应力骨折等情况;(3)X线片:检查时需被鉴定人配合体位因此可能由于其耐受性影响检查结果,此外获取影像学信息重叠情况可能对法医学鉴定结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建议针对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法医学鉴定时首选CT检查作为辅助工具。

综上所述,根据被鉴定人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推荐CT)、髋功能评价等信息完成髋臼骨折的法医学鉴定结果较为准确,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萌. 髋臼骨折诊断中采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意义[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 29(12): 1506-1507.

[2]康锦,马林,郑铁钢,等. 改良 Kocher - Langenbeck 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8,20 (3):199-203.

[3]薛飞,贾文超,武剑,等. 改良 Stoppa 入路内髂坐钢板固定治疗涉及后柱的髋臼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6):478-483.

[4]高肇篷,常波,孙法同,等.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及疗效分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20,43(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