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在美术课堂“作品欣赏”环节应用的应然取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1

VR技术在美术课堂“作品欣赏”环节应用的应然取径

黄可盈

华南师范大学

作品欣赏不只包括技法、方法的学习,每幅作品都有独特的意境美、文化美,需要教师从文化的角度欣赏和诠释不同的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美术观念。而VR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作品欣赏"环节的应用,是一条帮助学生不断构筑历史观,塑造审美观,增强民族认同感,破除欣赏文物无意义论,最终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为此,笔者以提升学生文化理解素养为核心,探讨VR技术融入小学美术课程应用的目标、方式,以此培养博学自信的小学生。

(一)建构目标:构筑历史观,塑造审美观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加强民族与文化的联系,就要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美术欣赏课程的育人价值,把握正确的育人导向,最终引导学生学习、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的精髓和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开拓视野,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将艺术与生活相联系。

(二)建构方式: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提升文化自信

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人生经历与领悟能力不同,兴趣点与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也存在差异,加上不同课程的三维目标也有较大差异,因此,笔者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维度的课程时,会制订不同的VR技术文物欣赏方案,在讲解、互动环节和教学形式上都有所不同。

1.深度挖掘VR技术,拓展课程内容深度

美术“文物欣赏”活动并非纯粹的观赏,而是文字、历史、科学、艺术等元素的融合,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丰富自身的历史和作品知识,重视学科间的交融,从不同层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才能够有更加巧妙的课程设计,以对文化背景阐释实现对VR图像的“转译”,拓展讲授内容的深度以及学生领悟作品的限度。

2.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和内容的建设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已有数年,随着VR硬件配套措施的日渐完善,种类繁多,价格上越来越亲民化。对学校而言,加大对于虚拟现实教学硬件配套措施的投入,以满足教师在VR条件下实施情境教学工作,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虚拟教学。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VR技术与教学方式的结合,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部分,避免形式主义和技术滥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建设VR内容方面,学校要引导教师和社会共同开发美术虚拟资源,不断积累素材、开发新的三维模型库、材质库、交互模块等资源,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满足美术课本上教程教学所需的内容知识。在部分内容上,可以和地方展览部门的虚拟博物馆、虚拟美术馆、虚拟展览馆共同合作,资源共享,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

3.格物致知,VR技术的一“物”多用

小学美术教材从一至六年级有较多的学习内容,如果将VR技术应用在每一课,目前来说难度较大。其实更需要的是格物致知的精神--赏一件则专一件,去探究文物背后的哲理。有许多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通过探究多种课程设计方式,让它们体现在不同课程的拓展环节中,将文物本身蕴含的历史故事、美学价值、文化内涵更全面地展现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