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邮编:614000
摘要:目的: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救治探讨。方法:将我院自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救治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改善救治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急救护理流程;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救治
引言
近年来,重症颅脑外伤发病风险增加。因颅脑外伤病情改变迅速,若不能及时开展有效的救治,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不可逆的重大负性事件,甚至出现死亡,且发生率极高。临床针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抢救工作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对急救顺序、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时间目标管理是一种新的高效管理方式,它为每一个环节设定了一个目标时间,以缩短从门急诊到患者就诊的时间。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自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25例。实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9.41±8.46)岁,致病原因:交通肇事17例、高空坠落5例、其他3例;参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9.56±8.75)岁,致病原因:交通肇事15例、高空坠落6例、其他4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确诊;②首次发病及诊断;③满足手术指征;④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ComaScale)≤8分;⑤家属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致命性损伤;②精神障碍;③自行到院就诊;④重度感染及传染病;⑤其他影响研究的情况。
1.2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护理内容包括:遵医嘱开展对患者的用药管理及输液指导,并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优化营养支持方案,加强病房巡视,及时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开展康复训练。
1.2.2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
主要护理内容有(1)患者意识清醒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技巧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对术后康复护理内容有一定了解,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及家属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开展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及时在线联系康复效果较好的案例帮助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2)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仰卧状态下取伸髋位;侧卧位状态时需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协助患者开展关节、肢体功能位的被动锻炼,并指导患者听从口令进行关节的屈、伸、握训练,患者家属需要每隔2h帮助患者更换体位1次,避免压疮并发症的发生。(3)在开展关节活动训练时注意保持训练周围环境安全,并在训练中叮嘱患者听从指令进行相应动作,加强肌肉组织弹性,并注意在运动过程中调节呼吸节奏和频率,避免增加机体负担。患者家属在患者运动完毕后,可对其手足、上下肢、肩部等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力度以不产生疼痛感为宜;并与中医科医生进行沟通,适当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电刺激、针灸、熏洗等护理干预,促进肌肉组织血液流通。(4)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开展日常生活锻炼时,合理利用患者的洗漱、穿衣、打扫卫生时间进行锻炼,在进行下床活动时,叮嘱患者起身不必过于急切,先缓慢坐起然后将双腿放地,静坐5~10min后缓慢起身,可适当借助身边工具慢慢围绕病房、走廊进行活动,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待观察到患者平衡感较为强烈时,可辅助音乐进行步行、踢腿等动作,并指导患者进行行走、下蹲、手撑地面、舒展手臂、旋转身体等动作练习,帮助更好的锻炼患者身体各关节和肌肉。(5)及时评估患者肌力变化,并适当应用康复器械进行抗阻活动训练,增加运动强度,活跃机体器官,包括上下楼梯、作业训练等。出院后可通过电话、微信指导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叮嘱患者坚持打卡,提高其坚持锻炼意识,并确保运动锻炼环境安全,予以患者更多的康复指导。随访观察至患者出院后1个月。
2结果
2.1两组救治情况比较
实验组救治情况中院前急救时间、院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及MEW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颅脑在遭受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时会产生严重的损害。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导致车祸创伤患者发生率明显提高,如果创伤在颅脑内,就会引起脑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受伤后,病情发展迅速,临床针对该类患者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科学的紧急救援。时间目标管理模式即设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目标,并对现有的管理过程与方法进行修改,可提高救护人员的工作效能。还有部分研究表明,时间目标管理模式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模式,可对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风险均低于对照组,入院至CT检查时间、抢救总耗时均短于对照组,且干预后神经功能各项指标及干预24 h、7 d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目标管理模式有助于明确救护人员的的工作流程和相关职责,合理的利用时间追踪表,该表包括影像学检查时间、生化报告时间、家属决策时间、备药及静脉溶栓开始时间等各个阶段展开分析,对时间过长的流程、阶段讨论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推进静脉溶栓的顺利进行,使其规范化,进而确保患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准确的检查结果。此外,时间目标管理模式与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防止急救过程中各种操作的错误率,可以有效地抑制急救过程中的不良事件,从而提高急救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对患者受伤原因、部位进行及时的处理,这对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有帮助。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改善救治情况,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琳.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8):10-12.
[2]魏建玲,文晓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9):1484-1485.
[3]赖华淼.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2):54-56.
[4]陈波,郑丹萍,郑亚平,等.阶段式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9):179-181.
[5]崔莹.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