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划角度探索文旅景区的开发——以义乌市双林寺文化旅游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4

从规划角度探索文旅景区的开发——以义乌市双林寺文化旅游区为例

刘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333

摘要:近年来,文旅景区快速发展,本文以义乌市双林寺文化旅游区为例,从规划角度探索文旅景区类型的如何开发。义乌市双林寺文化旅游区位于义乌市城区以南,规划总面积24.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平方公里,主要以双林寺为核心。规划从文化策划、景区开发模式研究、用地空间落实和实施保障措施四大步骤展开分析,最终保障项目从前期策划到分期开发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傅大士文化、文化旅游、景区空间、建设实施

一、文化资源特征及制约因素研究

(一)文化背景寻找切入点

义乌双林寺历经了十五个世纪,是义乌市千年文化标志之一。双林寺建于公元520年,是由佛教居士傅大士开创,因规模宏大、高僧辈出等原因而名扬中外,被誉为“震旦国中,庄严第一”。由于傅大士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双林寺又被称为“天下第三、江浙第一”的佛教圣地。基于此,规划从时间和空间两大视角为切入点分析文化背景,从而明确以傅大士文化作为弥勒祖庭的文化核心。

  1. 时间视角研究

从历史来看,佛教是至东汉末年传入浙江后得到迅速的发展,浙江素有“东南佛国”之称,而双林寺则是“东南佛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佛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从当下来看,在上位规划中,双林寺是义乌特色文化承载展示区。义乌依托双林寺禅修与傅大士的名人文化,以南江、乡村等为载体,结合民俗、农禅等主题,通过“康养+”模式的带动,形成以“一村一镇”为引领的国际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

  1. 空间视角研究

从双江湖层面来看,上位规划明确了双林景区向禅养宗教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方向发展。双林寺是双江湖新城文旅康养示范区。

从佛堂镇来看,双林寺景区位于东北部双林风景区,要求重点做好景区规划和建设控制,挖掘、保护历史文化,注重村庄整体风貌与景区的协调,双林寺是佛堂镇文化旅游发展片区。

(二)限制因素追溯发源点

双林寺既有水库保存的历史遗存,也有近几十年新建的庙宇堂馆,未来计划建设新的居士禅院。但是跳脱出庙前以外,难以体验周边片区与寺庙的联动。规划梳理文化素材,进行物质空间转化。主要聚焦双林寺院(弥勒祖庭),将“祖庭禅修”转化为可瞻仰的空间;放大云黄双山(弥勒净土),将“文化内核”精神化,转换为可触碰的文化;融入山溪村林(维摩世界),将“空间载体”物质化,转换为可体验的生活。

傅大士所带来的人文底蕴素材众多,却没有充分利用。规划巧妙利用宗教遗址、历史传说、历史事迹、名士雅集、诗词歌赋、戏曲艺术、古韵建筑、素食茶艺等人文素材,通过重大依托型文化题材、重大体验型历史题材、重大度假型产品题材、重大产业型文创题材、重大落位型生活题材等五大题材转换,最终塑造文脉线索,进行文化产品系统构建。

傅大士一生的特点可总结为能合“空”、“有”为一义,并能将解脱修行与社会参与两者统一起来。“空”为静谧的精神空间,可演化成弥勒净土;“有”为活跃的物质空间,可演化成维摩世界;“空”和“有”深度融合发展。因此,将本项目定位为“弥勒净土•维摩世界”。

二、景区开发模式及发展潜力探索

(一)由核心空间向景区融合的泛景区开发模式

双林寺文化底蕴丰厚,周边缺乏延展性文化场景空间,结合总体定位,以圈层发展,联动佛俗两界,打造“核心文化区+休闲旅游区”的泛景区模式。基于此,重点以核心空间打造为主,核心空间包含水库遗址保护开发与轴线打造。

水库遗址为市文保单位,开发建设受限,且周边缺少寺庙庄严氛围和环境。借鉴“广富林遗址公园遗址公园”“重庆·白鹤梁遗址”两个案例,思考双林寺以水上展览+水下观览的形式,提升遗址核心朝圣的意境和高品质环境,从而追溯双林印记。

双林寺最初为坐北朝南的南北向轴线,后来按照水流的流向来布局选址,因此,演变成靠云黄面稽亭的东西向中轴线。规划最终将两大轴线布局进行融合,以现在石牛山—双林寺为空间实体轴线,塑造朝圣空间,增强仪式感;同时将云黄山—双林寺遗址为原有轴线保留,结合广场、景观设施等进行空间视廊轴线,打通两个轴线,复现祖庭圣地。

(二)以容量和配套设施定规模的发展潜力探索

双林寺和画里南江整体开发建设割裂,没有形成联动态势,难以形成高集聚度的人气化景区。主要体现在服务承载力不足和游客类型少且单一两个方面,主要服务受用地规模限制,以寺内僧侣及少量禅客住食为主;双林寺尚未开发,市场客源量少,游客类型主要为香客和普通游客。规划通过游客容量预测活化再造,营构旅游生活。依据《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GB/T50298-2018预测景区生态容量和游客容量,从而确定用地规模和建设规模,匹配景区服务设施容量、生态承载空间容量和双林寺建制规模容量。

在景区服务设施容量基础上,全面梳理资源,以优化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景区出入口、公共服务、休闲游憩等旅游服务配套体系,统筹区域交通、串联内部道路,同时通过特色游览路线完善慢行系统,以满足5A级景区建设需求。

三、空间承载的制约因素与潜力分析

(一)用地选择与资源供给

通过刚性和感性两个层面评判用地价值。在刚性层面,在现状用地底图的基础上,扣除永久基本农田内耕地,梳理永农内非耕地、永农外耕地作为可选用地,同时梳理存量和现状建设用地,扣除100米以上、坡度>30的工程不利开发用地,筛选出可利用用地空间。在感性层面,通过“与三大核心吸引物的空间关系”“与三大视觉焦点的视廊关系”“现状场地景观可开发价值判断”“现状存量资源可利用条件判断”“交通可达性与便捷度判断”五大维度判定文旅开发价值,初步判定用地适宜建设功能板块。结合现状情况,最终将基地分为山脉发展带、村庄发展带和中间发展带。

村庄发展带文旅价值最高,由连片的现状村庄组成,不适宜大规模旅游开发,因此以居住功能为主,少量植入旅游服务功能业态;山脉发展带的文旅价值较高,由连片山体组成,受地形限制,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中间发展带文旅价值高,由寺庙与村庄之间的平地组成,适合较大规模集中开发,作为本次开发重点区域。

(二)产品业态与产品布局

  1. 文旅驱动模式

文旅项目依据其资源禀赋、自身规模等条件,有“情境商业”“度假旅居”“文化主题”三种主要驱动模式。情境商业驱动模式代表案例有时光贵州、拈花湾、岭南印象园、袁家村等,以商业娱乐开发为核心,体验经济为亮点,配套酒店、休闲餐饮、主题游乐、文化艺术等模块,形成面向全客层的一站式商业娱乐体验目的地;度假旅居驱动模式代表案例有秦皇岛阿那亚、莫干山裸心谷、万科良渚文化、西溪天堂等,以酒店度假群开发为核心,联动商业零售、特色娱乐、主题游乐、主题餐饮、会议会奖等多元模块,形成综合度假目的地,主要依托山水资源,以酒店与居住模块为主,商业与主题体验模块为辅;文化主题驱动模式代表案例有冯小刚电影公社、宋城等,文化资源优越,但客流受限的项目,通过文化植入及强运营能力吸引客流。双林景区以文化主题驱动模式为主,以情景商业和度假旅居驱动模式为辅,依托维摩文化或禅意文化为核心,挖掘诠释文化内涵,进行衍生品打造。

景区最大优势是双林寺和傅大士文化,因此以“文化游”和“禅意度假”来建构旅游六要素。先“游、住”,再“吃、娱”,再六大产业“一条龙业态复合”。整体演进逻辑为前期以“双林寺核心景区、小镇、寺前街村”提供文化游和禅意居为核心;中期以“休闲度假”为主,主要完善娱乐与餐饮;后期重点通过系列庆典和活动放大名士IP“文化艺术”,传递傅大士维摩禅文化价值,提升双林寺宗教地位。

以“维摩文化”作为核心IP进行业态选择,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的跨界混搭思维下,衍生出不同的消费型业态。如文创、美食、研学、旅居、主题乐园、自然生态的消费。

最终通过项目引爆景区,项目首要锁定本地周边居民、长三角测算圈的禅客及国际朝拜者,以打造文化心灵洗礼、禅意度假目的地的文化IP经济为核心,同时鉴于长三角都市客群的消费诉求比较高,植入沉浸式、情景化的文创、美食、研学、民俗文化、历史复现的消费业态,再基于维摩文化IP框架,强化不同街区的主题,如文创、美食、民俗历史情景打造主力店,形成打卡点,增加流量、口碑营销;通过系列节日庆典、活动来活化项目。

  1. 文旅业态选择

根据在地文化及客群需求判断本项目业态主题,将业态定位与开发策略结合,构建本项目演进逻辑。结合维摩禅居士十八法则,维摩居士修性六度成就,融合现代文旅消费理念,以双林寺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度假区,主要产品组合为禅意小镇、禅居美食、情景商街、田园体验、会议论坛、主题乐园等。将酒店、商业、餐饮等规模按照规模测算结果进行分配。对选址进行资源禀赋、限制条件、功能定位、业态类型、形象定位等方面的分析,最终明确各个地块的建议业态。结合业态类型、规模和各选址区块业态功能匹配度,匹配三条发展带各区域地块的功能业态。

(三)空间布局与城市设计

最终在整个大区域形成以“一寺”凸显弥勒祖庭的核心文化,通过“一街”“一庄”“一谷”三个不同的功能板块串联起来的弥勒净土的整体生活禅的体验空间,以及在未来以“一山”和“一江”为承载体的维摩世界泛旅游的大景区概念。

  1. 一寺:双林寺核心片区

双林寺核心片区重点打造文化朝拜轴,考虑永久基本农田限制和微地形条件,文化朝拜轴的打造分为地形最低点的前景区、结合地形变化形成忽高忽低和错落有致的中景区、双林寺寺庙区和石牛山最高点,保证了整体的丰富度。通过起承转合的空间变化手段,使双林寺从原来的独立寺庙,变成了完整的朝拜圣境。

其次,双林寺核心片区的打造还需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罗汉堂村如何与寺庙联动,罗汉堂村距离双林寺太近,若保留的话对于寺庙的管理必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保留村庄肌理,塑造特色罗汉堂村。二是现有水库遗址如何开发与保护,水库遗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于遗址及向外200米左右的风貌和建设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考虑到未来环境的塑造,规划在水面上通过构筑物的形式,打造一个法华莲台的演绎舞台,这样既不影响水下空间,也能从空间轴线上打造水库遗址节点,与双林寺乃至云黄寺从视觉上进行有效联系,并且在南侧的山林设置水幕投影、观景平台凌云高阁和南侧地形最高点设置观景塔。

  1. 一街:水月华街集散片区

水月华街集散片区是现有唯一一处集中的存量用地,从整个场地条件来说,相对比较完善。在双江湖、佛堂古镇、双林寺三位一体的泛景区格局基础上,水月华街集散片区作为双林寺景区西入口打造,结合已经明确的地块中间的道路交叉口,确定佛堂大道进入景区的主要入口,作为主要车流疏散路。因此整个地块划分为南北两个板块,南部板块是旅游集散组团和商业街组团组成,既保证整个景区的集中商业服务功能,又保证大区域层面集中式旅游服务集散中心的功能。北部的特色居住区以保证整个片区的开发量和资金回流的平衡。

  1. 一庄:无量心庄特色片区

无量心庄特色片区是在搬迁腾挪三个现有村庄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村周边的“山”“水”“田”等资源优势,以特色产品为主导的片区,以禅心组团为核心,外围将各自的景观特色发挥到极致,打造靠山、傍水和居田三大组团。通过细胞组合化的方式开发,保证景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流承载能力。最终形成以大型会议会展为主的维摩现境组团,以文化展示、小型商业为主的临水悟境组团,以集中式的轻奢住宿为主的庐田居境组团和以分散式山野主题住宿为主的归山隐境组团。

  1. 一谷:寺前山谷禅居片区

在寺庙前场空间有一些山谷中、有微地形景观优势的零碎用地可以进行整合,一方面完善南部旅游产品相对薄弱的缺陷,一方面在寺庙内部很难布置太多的服务性产品,所以在中轴线南侧,结合山谷和农田地形,可以植入一些简单的服务性功能产品。整体上形成净心福田、安心禅堂、悟心精舍三大功能板块,分别是园林式的标准客房组群、度假精舍组群和禅学会议度假组群,三大组群沿着山谷呈现带状布置,与佛教主题的双林寺核心区进行有效衔接,形成完整的双林寺前景区。在内部空间上,结合地形塑造园林式、合院式和跌落式三种类型的建筑群落。

  1. 一山:佛游山道生态片区

佛游山道生态片区主要通过一条佛游山道,以弥勒一生的七个阶段为主题植入,打造参佛七景,从而塑造一座弥勒名山。

  1. 一水:禅游水道乡旅片区

原来的画里南江规划六个村各自为政,主题关联度不高,本次规划在原有画里南江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现状特色资源,打造六心主题特色爆点项目,以乡村休闲旅游功能为主,植入涤心、养心、识心、倾心、交心、冶心六大禅游主题,从而激发村庄活力。

四、建设实施的指引与计划总结

(一)图则指标控制

图则明确地块详细指标,为景区实施提供一个用地报批的法律程序,同时寺庙的控规图则,为寺庙的用地拓展提供法律支撑。

(二)城市设计引导

城市设计引导包括准入业态引导、交通流线与地块管理、空间引导和建筑形态引导。准入业态引导是为招商提供一个业态准入清单;交通流线与地块管理针对车行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公交站点、后勤交通等设计要点进行引导;空间引导主要针对开敞空间、公共通廊和界面;建筑形态则通过围合式、流线式、分散式、街区式和社区式五种形式指引建筑设计与建设。

(三)实施开发模式

以云黄山文化旅游区以混合管理的开发模式为主。政府代表国家形式景区所有权;云黄山文化旅游区管理所为事业单位性质,负责景区行政管理、保护好双林的文物资源、监督经营方的经营活动等工作;云黄山文化旅游区管理有限公司则主要以经营管理工作为主,负责云黄山文化旅游区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商品及服务的经营管理等工作。

专业管理公司具有财务独立、功能性质明确等优势,云黄山文化旅游区管理所的收入来源于事业性收入,如门票收入等;收入上缴政府财政部门,支出由财政划拨,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模式。管理公司也可与专业的景区管理公司合作,引入专业景区运营管理团队,来提升景区的运营管理水平。等条件逐渐成熟后,再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拓宽景区融资渠道。

五、总结

通过义乌市双林文化旅游区的规划,可见文旅景区规划的落地性主要表现在结合政策文件、用地条件和开发运营等方面,我们从文化、景区、空间、实施四个层面统筹考虑,基本上解决开发过程中会遇到的核心问题,体现了规划的综合性。

参考文献:

[1]于富才,唐家园.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下景区开发的SWOT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344-345.

[2]马梦月,史智凡.新时代背景下的文旅景区开发模式探究[J].企业改革与发展,2019(17),116-117.

[3]黄峥.基于GIS的景区空间可达性分析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1,7(3,93-96.

[4]李楠,&姚邀宾.基于GIS的景区空间分布的可持续规划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8,31(6),61-65.

[5]路可欣.融合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重构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9,35(5),118-123.

[6]王立煜.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旅业态发展研究[J].科技与创新导报,2020(30),247-248.

[7]张小明,蔡小红.文化旅游业态演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9(5),100-102.

[8]李纪刚,赵莉莉. 新冠疫情背景下文旅景区运营策略探讨[J]. 软科学,2021,35(7),128-129.

[9]朱昊,黄标. 文旅景区营销策略的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8 (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