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官坝初级中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乡村教育的关键。加强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有利于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然而在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乡村教师身份价值弱化、补给力量不足以及乡土情感缺失等价值、补给和情感方面的困境。针对目前我国乡村教师本土化的困境就其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从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本土化培养、乡土情感三方面一一破解现实困境,以促进乡村教师本土化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教师 本土化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同时,乡村教师也是我国发展乡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得战略地位”,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本土化培养乡村教师,这是国家从政策的宏观层面上指出要进行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探讨当前我国乡村教师“本土化”的困境及其发展机制,对于改善我国目前乡村教师队伍的三大问题,以及促进我的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我国乡村教师本土化面临的困境
长久以来,受到古代“士农工商”社会分层的深远影响,以及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道的传统,乡村教师作为文化人的身份在乡村社会较受尊崇,威望较高。然而,由于“文革”期间对知识分子的践踏,乡村教师遭受非议与歧视,其地位与声望大不如前。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及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便捷化与多样化,知识壁垒逐渐削弱,教师在乡村的地位受到冲击,不再是村民心目中什么都懂的人,社会地位逐渐被弱化。在乡村,教师社会角色的淡化更与其社会生存环境相关。如某些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工资较低,比不上城市农民工的收入;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较小,比不上城市教师的机遇。乡村教师在追赶城市教师的过程中,其专业自信日益下降,自身认同感也不断降低。
结合前文所述,受现代城市化、经济化的影响,乡村传统的教师职业观念被冲击,不少年轻人不再愿意投身教育行业,从事教师职业,教师队伍后继补给较为匮乏。此外,由于乡村教师经济效益不高,许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面对较低的工资收入,加之职业认同的不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离开乡村。虽然目前国家加大对乡村教师的经济补贴,但是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队伍补给问题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乡村教师潜在的流动倾向仍然较大。
乡土情感是乡村教师对乡村各方面的熟悉,能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经济、乡村习俗等各方面。目前我国乡村教师多存在乡土情感缺失的问题。在经济不发达年代,乡村教师多为本地人,生于此长于此,对家乡怀有深厚的乡土之情,甘愿为家乡奉献自我,一辈子扎根于家乡的土壤之上。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年轻人为求职东奔西走,多背井离乡。新一代的乡村教师有许多都不是该地的原住民,对乡村带有疏离感。
三、我国乡村教师本土化的发展路径探讨
对于乡村教师本土化来说,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重塑乡村文化价值,才是留住乡村教师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经济收入成为评价其社会地位的因素之一,要想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提高其经济福利待遇是最直接的方式,让以经济收入为标准评价乡村教师时不必再难以面对,让乡村教师在面对职业的价值挣扎时不必再难以抉择。然而,以提升乡村教师个体经济资本的方式来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并非长久之计,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全社会尊师重道的氛围才是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终极源泉。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着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职业选择,应通过各种渠道让乡村社会全面了解乡村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提高乡村社会对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知,使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形成新的社会风尚。
陶行知先生在其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提出要坚持“本土化”培养乡村教师的路径,即基于乡村本土地域,以乡村学生为培养对象,充分利用乡村本土资源来培养乡村教师。地方师范院校要承担起培养乡村教师的重任。地方师范院校多为地方教育服务而开设,且当前的乡村教师大都毕业于地方师范院校,可以说地方师范院校是加强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中坚力量。首先,地方师范院校在招生时可以注意生源的“地缘性”,对本土生源可以有一定的倾斜,由于其各种社会关系也在本地,如果他们在乡村工作,能够留得住和待得久。其次,可将农村大学生纳入乡村教师的培养对象,招收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定向培养,培养其教育教学工作的素养和能力。另外,除了地方师范院校外,也可从农村地区选拔学生到其他高等教育院校、教师教育机构定向学习,学生毕业之后回到自己家乡的乡村学校任教。
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发布相关政策、乡村社会观念转变、乡村学校加以实施等多方协同,合力增强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感。政府方面,应完善乡村教师的保障机制,增强其乡土安全感。政府应为非本地籍的乡村教师提供住房及相关生活便利,保障其安全的生活环境,消弭其人生地不熟的紧张感,增强其乡土安全感。社会方面应营造乡村关爱氛围,增强乡村教师乡土归属感。乡村社会和村民要充分肯定乡村教师在推动乡村地区教育发展的意义,增强乡村教师乡土情感的归属性,留下教师、感化教师,使得教师对乡村教育和乡村生活充满向往。学校方面,应加强教师情感养成,激发乡村教师乡土责任感。乡村教师自身需要强化自己作为乡村教育的坚守者的责任意识,要真正担负起新时代乡村社会发展的相应职责,肩负起教育学生的重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 商务印书馆,2015.
[2]张松祥.本土化: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培养的必由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6 (12):62-68.
[3]蔡其勇,郑鸿颖,李学容.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