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610041
一、事件阐述
进入高三以来,刘同学在我班的综合表现渐入佳境,尤其学业成绩不断提高。他担任班级的化学课代表,工作积极主动,经常与老师、其他同学探讨问题,每天上交的作业正确率变高、书写逐渐美观。看到他一改高二学年的急躁、自卑、失落,个人表现以及成绩突飞猛进,其父母很是欣慰。然而,在高三某次月考中,他被监考老师发现使用手机作弊。
二、问题生成因素分析
刘同学的问题主要是考试作弊,归根结底是对考试的思想认识有局限,意志品质薄弱,诚信意识不强。想要帮助这个孩子解决他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具体的问题产生因素分析。
三、教育过程及策略
明确以上问题生成因素以后,我采取“重塑认知+调整行为+强化心态”的教育策略实施。
(1)跟家长进行及时且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争取家校共育统一,并充分了解刘同学的性格特点。
(2)与刘同学进行单独谈话,帮助孩子厘清观念,深挖根源,纠正孩子的错误思想。在谈话中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刘同学对于学习、分数的自我认识。通过沟通,刘同学告诉我作弊的原因是因为这次考试未认真复习,侥幸心理,自我要求过高、怕父母失望。初中时期的他品学兼优,但是进入高中以后随着知识难度加大,他感觉学习上力不从心,进入高三以后,自己通过调整状况明显变好,但是想要考上目标大学远远不够。
第二,避免一味批评,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帮助其调整情绪。在和刘同学的谈话中,我感受到该生的自我责备和作弊后的自卑、羞愧心理,加上他性格比较内向,为防止学生过度自责、情绪状态过度低落,我进行积极引导,鼓励他采取理性的行为进行改正以降低作弊带来的后果,鼓励他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
第三,启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考试作弊属于失信行为。要学会立场坚定,优异的成绩需要诚实可信品质的加持才能使人更加优秀。
(1)及时关注刘同学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引导刘同学不再带手机进入校园,阻断作弊的行为源头。
(2)跟进刘同学对作弊行为的态度、以及在学习上的独立行为反馈。协同其他科任老师关注刘同学的作业情况,根据刘同学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褒奖,帮助孩子增强自信,逐渐摆脱作弊心理的暗示。
(3)在班级开展与考试作弊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启发教育学生诚信应考的的重要性,形成班级底线,约束班级学生行为。
(1)推荐刘同学阅读与诚信、理想信念相关的书籍、影视,培养他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深度,巩固孩子的思想认知。
(2)对刘同学的经历建立跟踪教育档案,记录每一个阶段的谈话与自我反思。现通过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得知父母很少给孩子施加家庭压力,亲子关系和谐,且孩子恢复初中时期的大方、乐观与阳光。
(3)依据刘同学个人成长,建立跟踪教育档案,记录每一个阶段的谈话与自我反思,并通过对他的持续关注和与家长密切沟通,梳理他在考试作弊问题上的进步和转化,在班级内形成模范榜样。
四、教育心得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违纪学生只是学生群体中的小部分,我们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思想教育。高中生的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适时地开展教育引导,一旦发现问题和症结就要及时解决,要给予青少年犯错的机会,给他们以赞扬与肯定,启发学生从容应对,身心才可以健康全面地发展。
五、教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