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摘要:目的:在骨科患者治疗中分析Vsd负压封闭引流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以2023年2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将其依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常规治疗视为参照组,另一组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及相关护理视为研究组,各35例。统计治疗护理的结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效果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治疗中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及相关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骨科;Vsd负压封闭引流;应用;护理
引言:骨科是临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收治的患者大部分存在骨科创伤的情况,且有一定的创面感染发生率,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基础性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一旦发生就会导致患者创面愈合延长,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还会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以往在骨科创面感染的治疗中,常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达不到理想目标。随着临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应用后能够预防感染的发生,使用过程中对创面使用物理负压原理就进行清理,并采用相关药物配合治疗,从而促进患者创面的快速恢复[1]。在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期间,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基于此,本研究对骨科Vsd负压封闭引流的应用及护理进行探讨,并选择部分患者采用对比分析试验统计结果,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开放性骨折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且愿意配合研究的7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两个小组,年龄最低值25岁,最高值74岁,平均(46.25±4.85)岁,基线资料对比无区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中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对患者采用植皮手术治疗,对创面进行常规清洁,给予抗生素治疗等,控制好治疗时间,以1周-2周为主。在治疗期间全面地清理患者的创面,对敷料进行定期更换,并做好消毒工作,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合理地应用抗生素给予治疗,对于创面的引流采用引流条完成,之后对创面进行缝合处理,采用基础抗感染治疗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疗。
研究组患者确定后对其治疗期间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方法,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据以下步骤完成: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全面的清洁,操作人员对患者的创面范围进行观察,以此为依据进行VSD敷料的剪裁,保证创面和敷料大小相符即敷料能够完全覆盖创面,在此期间操作人员关注是否有气泡形成,若有则需要及时处理避免气泡出现。缝合处理后,操作人员对缝合部位周围皮肤采用无菌纱布进行擦拭,之后进行完全封闭处理,采用聚氨酯薄膜完成,同时将VSD敷料硅胶管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并合理地进行参数调整,即负压值控制在125mmHg至450mmHg之间。连接完成后,观察VSD敷料的状态,若有明显的塌陷,则说明封闭性良好,同时负压引流的效果较高,在负压引流期间,对引流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观察引流是否受到阻塞,并观察是否有大量的新鲜血液受到吸引,创面有新鲜肉芽生出后也可持续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2周。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效果分析
患者治疗后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及感染情况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治疗后无感染现象且创面愈合;有效:治疗后感染发生率降低,且创面愈合良好;无效:治疗后感染率无变化,创面愈合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35例×100%。
1.3.2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骨科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常会发生骨变性坏死、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统计发生例数计算所占比例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n(%)、(x±s)即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是研究中的主要数据,将其进行统计后在计算机SPSS22.0软件中进行相关处理,并完成各种数据的分类,而数据的检验过程中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比较两组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比较两组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 35 | 23(65.72) | 11(31.43) | 1(2.86) | 34(97.14%) |
参照组 | 35 | 14(40.0) | 14(40.0) | 7(20.0) | 28(80.0%) |
X2 | 8.369 | ||||
P值 | <0.05 |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数据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n/%)
组别 | 例数 | 骨变性坏死 | 皮肤瘙痒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35 | 0(0.0) | 1(2.86) | 1(2.86%) |
参照组 | 35 | 3(8.58) | 4(11.43) | 7(20.0%) |
X2 | 15.268 | |||
P值 | <0.05 |
3 讨论
骨科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恢复时间较长,对于手术创面需要反复清理,换药频率较高,期间需要加强相关护理措施的应用,否则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就会增加,一旦发生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就会增加,且患者伴有剧烈的疼痛,此时患者发生运动障碍、神经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同时还有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着较大的威胁[2]。科学的引流方案是骨科创面及创面感染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以往临床中常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通过换药实现对创面的清洁和引流,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有些许不足,治疗周期较长,且临床中需要频繁换药,若中间得不到良好的护理,极易导致二次感染发生,尤其是患者创面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增加伤口愈合难度。因此,临床中应及时采取科学的引流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3]。就Vsd负压封闭引流而言,其应用后减少了药物更换的频率,对创面的损伤较小,有利于减少感染发生率。该技术应用期间能够使创面的细菌数量减少直至消除,对细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该方法应用后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Vsd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简单,降低了护理难度,敷料较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有利于护理中的创面观察。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依据要求进行设备的准备,并做好备皮工作[4]。另外为了避免患者长期卧床肌肉发生萎缩,护理人员应术前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整,嘱咐其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将Vsd负压引流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提高其认知程度,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详细解答,使患者依从性得到提高。患者接受引流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统计加强并发症的观察,积极预防。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合理地选择疼痛护理方法,对于轻度疼痛者,护理人员可播放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若患者疼痛程度较高,则在医嘱指导下进行镇痛药物的应用。术后饮食方面,应考虑优质蛋白的摄入,嘱咐患者多饮水,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热量食物为主。同时护理人员各项操作要坚持无菌原则,密切观察患者引流状况,若发生异常应及时上报。本研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后,临床效果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卢一华,李素艺.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J]. 中外医疗, 2021, 40 (06): 157-159.
[2]孙峰. 综合护理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 27 (06): 46-48.
[3]银广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面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 27 (05): 17-19.
[4]张慢,付杰.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 (03): 4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