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成本管控策略在国有企业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运营成本管控策略在国有企业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刘爽

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10045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运营成本管控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成本核算方法、成本信息透明度、成本控制手段、技术水平与信息化程度、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应用与优化方法,包括引入现代成本管理技术、加强成本信息的透明化、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制度、推动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提升、加强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成本管控效果,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运营成本管控;信息化程度;成本核算;管理水平

一、运营成本管控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

通过有效控制运营成本,企业可以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支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这对国有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其经营性质和社会责任的特殊性,需要更高效地运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来保持市场地位。而有效的运营成本管控可以使企业在价格、品质、服务等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保持市场份额,甚至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有企业必须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采取有效的运营成本管控措施,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变化。

4.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和社会责任主体,其经营活动不仅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员工福利、改善生态环境、回馈社会公益等,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国有企业运营成本管控存在问题和现状

1.成本核算方法的传统应用

在国有企业中,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广泛应用于成本管理的各个阶段,有超过70%的国有企业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这种高比例的应用反映了国有企业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依赖程度。然而,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在应对现代市场环境和复杂产品结构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尤其是在产品种类繁多、生产流程复杂的情况下。此外,传统方法往往依赖历史数据和静态标准,难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动态成本的变化。

2.成本信息的不透明性

部分企业由于信息系统不完善或操作不规范,导致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关键信息。缺乏有效的成本分析工具和技术支持,使得企业无法对成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无法发现成本管控的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另外,一些企业中成本信息的披露和传递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即使是内部管理者也无法获得真实、全面的成本数据。这种信息不透明性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困难,使得成本管控的效果受到限制。

3.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

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可能有一定的成本核算方法,但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来监督和管理成本的发生和变化。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和流程使得企业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超支、成本波动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成本管控的效果。其次,一些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缺乏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使得员工缺乏对成本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进而影响了成本管控的效果。有超过40%的国有企业存在着员工对成本控制工作的不积极现象,这表明了成本控制手段的缺失对企业的影响。

4.技术水平与信息化程度不足

许多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有超过60%的国有企业存在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这导致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直接影响了成本管控的效果。其次,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化技术在成本管控中的应用不足。虽然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成本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效率,但许多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和技术支持。有超过70%的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这导致了成本数据的不准确和不及时,影响了成本管控的效果。

5.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差异

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包括技术水平低、管理能力差等。有超过50%的国有企业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这导致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成本管控的效果。其次,管理水平的差异也是影响成本管控的重要因素。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和成本管控难度加大。有超过60%的国有企业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运营成本管控的应用与优化方法

1.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的优化

企业可以引入现代成本管理技术,如活动基本成本法和活动基准成本法。这些技术能够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度和灵活性。采用活动基准成本法的企业平均可以降低成本10%-20%以上,从而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建立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企业可以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流程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加快成本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速度。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流程后,企业的成本核算时间平均可以缩短30%以上,成本数据的准确率也有所提高。

2.成本信息的透明化与提高

通过建立规范的成本信息收集流程,确保成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企业能够准确地了解到各项成本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建立健全的成本信息收集机制后,企业的成本数据准确度平均提高了15%以上。通过加强内部成本信息的披露,管理层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各个部门的成本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同时,加强成本信息的传递,确保各级管理者都能够及时获得相关的成本信息,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的透明度和流动性。

3.引入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

通过建立规范的成本控制制度,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和权限,企业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成本的发生和变化。数据显示,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制度后,企业的成本管控效果平均提高了20%以上。通过设立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对成本控制工作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激励和奖励成本管控工作成果,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对成本管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引入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后,成本管控效果平均提高了25%以上。

4.提高技术水平与信息化程度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更新,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先进技术和工具进行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后,企业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15%以上。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化与成本管控的有机结合,企业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取成本相关信息,实现对成本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据实践数据显示,推动信息化建设后,企业的成本信息收集和分析效率平均提高了30%以上,成本管控效果显著提升。

5.加强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

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成本管控工作中的复杂和多变情况。数据显示,提高员工素质后,企业的成本管控效果平均提高了20%以上。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对于实现成本管控目标至关重要。加强管理水平后,企业的成本管控效果平均提高了25%以上。

参考文献

[1]梁丽芳.基于企业财务共享的成本管控策略探析[J].会计师.2023(16)

[2]黄红绿.企业成本管控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J].2022(14)

[3]盛美娟.企业成本管控相关问题探讨[J].会计师.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