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421199012276634
150426199512011010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了防洪减灾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关键要素,并详细阐述了水利工程中的防洪减灾设计策略,包括水库调度优化、河道整治与加固、洪水预警与应急预案等。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当前防洪减灾设计策略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城市化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方面的效能,为未来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水库调度;河道整治;洪水预警。
引言:防洪减灾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一直是水利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防洪减灾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水利工程作为防洪减灾的重要手段,其设计策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防洪减灾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水利工程中的防洪减灾设计策略,对于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水利工程河道防洪治理的原则
1.1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
应该以相关准则和要求为指导依据,将水利工程河道的上下游、支流以及两岸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好地处理,并且将河道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流资源的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好的处理,还应该注重河道的防涝以及地质灾害的防护等。
1.2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
在进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时,必须要以水利工程人民为出发点,对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进行保护,要将河道的洪水出口留足,对缩小河道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禁止,并且对河道的防洪导线以及提距进行合理的确定。
1.3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
根据水利工程以及河道的整个整体情况,根据水利工程的防洪要求以及河道的特性,制定出多种治理方案,并且在多种治理方案中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案,确保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与此同时将工程的经济性能以及安全性能进行较好的处理。
1.4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
将河道治理与当地的环境结合起来,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在选择河道治理所用的材料时,应采用就近原则,对本地材料进行优先利用,尽量使用生态材料,使得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达到最低。
2 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的现状分析
当前,河道防洪治理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显著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防洪效果的影响显著,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很有必要。
2.1 规划全面性差
规划的全面性差是当前的河道防洪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所谓的规划全面性差指的是在河道的防洪治理中,规划单单考虑了河道整治一个方面,对于其防洪的综合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没有全面地认识。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河道的防洪治理中,该地的相关机构主要从河道疏浚这个方面进行了规划,没有考虑河道洪水峰值时期的洪峰分流以及河道堰塞等突发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这样的规划单从河道的行洪能力提升来讲没有问题,但是从河道防洪综合安全的角度来看,其片面性比较显著。正是因为在目前的河道防洪治理中存在着诸多这样的片面化考虑,所以河道的防洪治理效果迟迟得不到显著的突破和提升。
2.2 措施落实不到位
措施落实不到位是目前河道防洪治理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出现此问题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责任的落实不清。因为没有明确的责任落实,所以在河道防洪治理中,措施怎么采取、如何分配资源等无法实现具体的规划,措施执行的效率会大受影响。二是在河道防洪治理中,监管不到位比较显著。具体地来看,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进行措施落实的监督工作以及对具体执行措施的质量监管,这就造成了措施执行的随意性现象。三是在措施落实过程中,标准的划定不够清晰,所以措施实行会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河道防洪治理的统一性和标准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简单来说,措施落实的不到位影响了河道防洪治理的具体效果,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3 河道整治针对性差
河道整治针对性差在目前的河道防洪治理中表现也比较普遍。从具体的情况来看,不同区域的河道防洪会存在不同的特征,针对此情况,需要对具体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只有这样,措施利用的地区实践性才会提升,效果才会显著。但是目前的河道治理大都采用的是统一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区域的特征分析较弱,这就导致了措施利用无法满足河道实际需求,出现了河道治理效果不理想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总之,河道整治的针对性差严重影响了工作效果的提升。
3 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的治理措施
3.1 加强清淤整治
为了保障河道防洪排涝效果,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明确细化河道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积极开展河道整治工作,使河道维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河道整治工作中,管理人员要结合河道淤泥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方案,全面清理河床的泥沙。建立科学的河道防洪规定标准,提高河道防洪功能。管理人员要定期安排人员清理河道中的生活垃圾,避免河道发生断流。若淤泥没有污染可以选择填埋等方式,避免污染到河道周边环境。如果出现了严重的河流断面问题,河道管理人员应安排机械设备疏通挖掘,河道断面面积进一步扩大,能够顺利开展清淤工作,提高河道防洪、排洪能力。
3.2 提高河道设计标准
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排水管网系统,治理低标准的河道,提高河道防洪排涝的功能。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统筹规划,确定防洪工作重点区域,制定较高的防洪标准。完善应急预案,确定应急排洪的最大洪水位,合理控制汛期突发性的洪水。加强检查、巡视河道堤防,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共同完善河道防洪功能。
3.3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与地下排水系统
根据汛期特征以及河道防洪标准,制定科学的洪水排水管网系统,专项整治不符合标准的河道。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防洪排涝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涝系统。布局规划整体流域的防洪工作,全面协调河流及河道。根据河网特征,将城区和工矿企业作为重点防洪区域,完善防洪标准。在汛期前专项检查流域河网,及时处理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分段包干防汛任务,通过逐层落实,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此外完善城镇污水排放系统,保障污水管网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渗水、漏水问题。优化污水排放管网功能,有效收集生活、生产污水,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分区治理老城区的排水管网,有利于降低污水治理工作的难度。在水利工程内部建设雨水、污水分流工程,分别处理雨水和污水,既可以保障雨水质量,还可以降低城乡居民饮用水污染。
3.4 加强河道堤岸防护
汛期发生洪涝灾害之后,洪水冲击河道堤岸,所以需要提高河道堤岸的稳定性,落实河道堤岸工作。选择坡式护岸方式,在堤岸上部利用混凝土或混凝土预制件以及土工织物等材料,在护岸下部利用斜坡合金钢丝石笼和混凝土预制件,优化堤岸效果。也可设置墙式堤岸,主要是利用直立式合金钢丝石笼挡墙或混凝土挡墙、浆砌石等护岸材料,这是一种刚性护岸,可优化整体堤岸,有效抵抗水流冲击力,优化防洪效果。利用生物工程方式,主要是利用植被防洪,如果植被还没有形成,可以利用稻草等作为护岸材料,在堤岸表面上铺设这些材料,避免遗失土粒。利用人工方式营造卵石河床和自然沙滩,也可起到显著的防洪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乡镇基层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堤防建设及防洪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对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相关建设工作的重视,并立足于实际,结合乡镇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落实相关措施,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以保证水利工程堤防建设及防洪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庭.农田水利工程防洪与堤防建设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3,(05):122-124.
[2]蔡勇.对江苏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利,2021,(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