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要】目的 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在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中对其肝功能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9月于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46例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参照组(采用血浆置换模式)与研究组(采用血浆置换模式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炎性指标。结果 上机治疗后,对照组肝功能以及炎性指标较上机治疗前有所降低,其中研究组除ALB以外其余指标较上机治疗前降低,丙氨酸转移酶、白蛋白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而两组炎性介质基本一致(P>0.05)。结论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在治疗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可维持肝功能,减轻炎症,促使患者自我修复,为后续肝移植创造有利时机。
【关键词】重症急性肝衰竭;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肝功能;炎性介质
前言
重症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肝移植,但该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需要立即进行人工肝(血液净化)、综合内科治疗、维持内环境稳态治疗,以争取肝移植治疗时机。以往采用血浆置换人工肝手段治疗,但存在大量血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潜在感染风险和营养物质流失等弊端,已不能有效解决患者实际问题[1]。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是一种新型人工肝模式,不需要输入血浆,可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还可清除患者体内毒素、胆红素[2],故本研究分析该人工肝模式在重症急性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9月于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46例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采用血浆置换模式,23例)与研究组(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23例)。纳入标准:符合重症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3];急性发病;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17.1µ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40%。排除标准:遵医行为差;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入院未行人工肝治疗即死亡;存在活动性出血;因自身原因中断治疗。参照组中,男17例,女6例;年龄38-82岁(53.53±7.34)岁;脓毒症性肝衰竭3例,毒物性肝衰竭7例,缺血性肝病5例,药物性肝衰竭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1例。研究组中,男18例,女5例;年龄38-85岁(53.72±7.88)岁;脓毒症性肝衰竭4例,毒物性肝衰竭6例,缺血性肝病6例,药物性肝衰竭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1例。两组一般资料基本一致(P>0.05)。
1.2方法
参照组(血浆置换模式):将血浆分离器、配套血液管路依次连接,给予生理盐水预冲,再肝素钠生理盐水预冲,20min左右达到肝素化后封管上机。上机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预防过敏。血液泵初始流速50ml/min,观察3min左右,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出血、变态反应等情况,若无不良反应,可调节运行速度120-150ml/min,血浆泵流速25-30ml/min。一次上机2.5h,血浆置换量为2000-3000ml/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工肝治疗次数和频率。治疗过程中,患者保持平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动脉压、跨膜压变化情况和管路通畅情况,预防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将血浆分离器、血液管路、两吸附柱进行连接,管路预冲方法和血浆置换方法与参照组一致。上机后,根据实时凝血监测结果决定是否采用抗凝剂,观察削减分离是否通畅,并调节肝素剂量。通常情况下,一次上机时间4-6h,血流速度100-150ml/min,血浆流速25-50ml/min,可吸附4000ml血浆,评估病情,决定人工肝治疗次数与频率。治疗期间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与参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上机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分别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上机治疗后,对照组肝功能以及炎性指标较上机治疗前降低,研究组除ALB以外其余指标较上机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TBIL水平低于参照组,ALT、ALB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而两组炎性介质对比基本一致(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炎性指标比较()
组别 | 例数 | ALT(U/L) | AST(U/L) | ALB(g/L) | TBIL(µmol/L) | IL-6(pg/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参照组 | 23 | 210.43±47.80 | 68.62±30.63* | 189.74±43.52 | 67.01±31.52* | 29.62±5.11 | 25.15±3.13* | 331.35±120.63 | 175.95±69.10* | 221.64±61.65 | 110.43±55.85* |
研究组 | 23 | 220.50±54.72 | 75.95±31.57*# | 196.45±50.53 | 65.35±33.72* | 29.57±4.97 | 30.73±5.01*# | 340.51±122.07 | 170.24±78.73*# | 215.73±68.42 | 112.90±56.72*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为提高重症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比较浆置换模式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上机治疗后,对照组肝功能以及炎性指标较上机治疗前有所降低,其中研究组除ALB以外其余指标较上机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TBIL水平低于参照组,ALT、ALB水平高于参照组。这是因为血浆置换模式的白蛋白丢失可能与血浆分离有关,置换大量血浆会造成血液中的白蛋白流失。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不需要置换血浆,可以减少对白蛋白的影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是采用串联的两组吸附柱位核心装置,借助胆红素吸附柱吸附胆汁酸、胆红素,并通过中心大孔树脂吸附柱吸附毒素、血氨等代谢废物,利用分子筛清除炎性介质,可以减轻毒素累积而对肝功能的损伤和炎症反应,维持肝功能,促使肝功能修复[4]。
综上所述,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模式人工肝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并维持肝功能修复,减少对白蛋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涵,胡永建,刘洋,等.121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4):651-654.
[2]李新婷,姚瑶,郑嵘炅,等.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半量血浆置换对肝衰竭治疗的疗效及短期生存率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7):736-741.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27(1):18-26.
[4]王燕腾,卫飞燕,常甜,等.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半剂量血浆置换对早中期肝衰竭的疗效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3,50(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