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3821990****0090
3303281993****4214
3303021990****2813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二次供水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越发引人关注。然而,近年来二次供水系统中微生物污染引起的水质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微生物污染不仅会对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也容易导致管网生物膜、异味、腐蚀等问题,给供水系统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法研究。
关键词: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特征;控制方法;水质管控
引言
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是当前供水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其存在使得水质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微生物污染表现多样,既有碍眼的异味和浑浊,也可能藏匿于水中无法肉眼观察的病原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研究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的特征及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二次供水系统中微生物污染的特征
微生物种类繁多。在二次供水系统中,可能存在各类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其中,一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另外,一些微生物的存在也可能导致水质异味、色度等变化,影响用户的用水体验。微生物数量不稳定并可能出现季节性变化。由于环境因素、供水管网条件等的变化,二次供水系统中微生物数量会有所波动。尤其在季节交替、气温升高等情况下,微生物繁殖的速度可能进一步加快,导致供水水质的短期波动。微生物污染具有隐蔽性和反复性。由于微生物通常以胞囊、孢子等形式存在,并且能够在水环境中长时间存活,因此在水质监测中很难被及时发现。即使进行了一定的处理,若未能完全根除微生物,其可能会在后续的供水过程中再度繁殖,造成水质污染的反复。微生物在管道壁面附着并形成生物膜,极大地影响了管道内部的水质。生物膜的形成容易引起臭味、异味等问题,同时也会加速管道的腐蚀和老化,给供水系统带来更多隐患。
2、引起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
供水管网条件不佳。供水管网长期使用,管道老化、孔隙性增加和腐蚀等问题可能导致微生物在管道内部滋生繁殖。这些问题不仅会增加微生物附着的机会,还会形成生物膜,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水质处理不当。在水厂和水源地,若水质处理工艺不够完善或无法很好地去除微生物,例如对抗生素、漂白剂、臭氧等消毒用品的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微生物通过二次供水进入用户家中。
水质监测不到位是导致微生物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若监测频率太低、监测手段不够灵敏,都会导致微生物污染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增加了水质污染的风险。
3、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水质管控方面的建议
3.1加强水源保护
加强水源保护是防止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在源头上确保供水水源的水质纯净,避免污染的发生,从而降低二次供水系统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在水源区域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定期对水源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和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例如,对于山区水源地,应当加强土地治理,防止土地侵蚀和草地退化等影响水源的因素;对于城市水源地,则应当督促相关部门监管周边的排污企业和园林等景观建设,避免有害物质进入水源,保障水源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建立健全的水系整治工作,并通过合理规划、修建拦水坝、修复河道、植被修复等方式对河湖源头、岸边下泄口等关键部位进行保护,减少排放对水质的影响。加强对两岸环境的管理,严格控制出入水口周边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并加强水质检测安全监管,如定期对水质进行测试、监测水源污染、引入流域管理等。加强群众教育和公众参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普及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水利用习惯,同时加强公众参与水源保护,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居民对自身家中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度也应得到提高。加强水源保护是预防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护水源方面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需要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来确保供水水源的水质安全和稳定性,从而向广大市民提供温馨而安全的用水保障。
3.2完善水质处理工艺
供水厂可以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过滤和消毒技术,如超滤、臭氧氧化、紫外线消毒等,来提高对微生物的去除效率。这些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其孢子,使供水水质更加纯净、安全。在水源取水点设置前应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工艺的应用,使得取水前的水质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减少微生物进入供水系统的可能。加强监测和控制水质处理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一个处理步骤都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同时,对于二次供水质量进行合理调整,力求在保证水质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塑化剂、杀菌剂、医疗药品残留物等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应引导供水厂加强对消毒剂的使用,保证在二次供水系统中消毒效果达标并避免在消毒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建立完备的水质处理工艺流程和应急预案。水质处理工艺流程应该严密、清晰、可行,且能够有效去除或灭活水中的微生物;应急预案则需要在可能发生二次供水水质异常的情况下,可以有序迅速地停水、处理、通报等应对措施。并且,积极开展水质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促进技术革新、推广创新技术,从根本上提升供水水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完善水质处理工艺对于提高二次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政府部门、供水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升二次供水系统的水质处理技术,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与放心。
3.3定期清洗消毒管网
定期清洗可以有效去除管道内部的沉积物和污垢,减少微生物的滋生繁殖环境,有利于维持管网内部的洁净卫生。此外,通过清洗管网可以解决管道内壁污垢为微生物提供的生长基质问题,有效减少微生物滋生的可能性。清洗可以有效减少管道的腐蚀和老化,延长管网的使用寿命。管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容易产生内壁结垢、锈蚀等问题,影响供水水质。定期清洗可以有效减缓这些问题,保持管网的稳定运行,降低管网老化对供水水质的不利影响。定期清洗消毒也可有效去除生物膜,避免生物膜的形成和滋生。生物膜会对供水水质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引起水质异味、产生有机物质,所以定期清洗消毒对于水质的改善至关重要。定期清洗消毒管网需要科学合理的计划和流程。清洗工艺应当借鉴先进的技术,采用适当的清洗剂和方法,对管网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同时,清洗消毒的周期应根据当地的水质状况、季节变化等因素来制定,以保证清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清洗消毒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质量达标。对清洗效果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评估,加强对清洗消毒工作的督导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定期清洗消毒管网是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该举措能够有效清除管网内部的沉积物和污垢,减少微生物的滋生环境,延长管网寿命,减少水质污染风险,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用水环境。
结束语
最后,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学者、科研人员和从业者能够关注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污染问题,共同致力于寻求更加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供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的社会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术惠.二次供水的微生物监测及预防感染对策[J].中华感染学杂志,2019,21(24):5231-5232.
[2]陶黎黎.上海市供水系统军团菌属污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感染学杂志,2020,20(12):1710-1712.
[3]周昭彦.上海市自来水中潜在病原菌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感染学杂志,2018,23(08):1860-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