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辰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禄丰651200
摘要:对于建筑结构来说,桩基是基础部分,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它承载着着整个建筑。也就是说,桩基的质量就决定了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必须要重视桩基的质量检测。本文针对桩基质量检测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成孔质量、承载能力以及桩结构完整性进行验证。同时,通过案例的形式,使桩基的质量检测更为具体,为工程在桩基质量检测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检测
1、前言
在不同建筑中,所采用的基础形式会有很大不同。而桩基是建筑较为常用的一种基础类,其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桩基工程来说,其属于隐蔽性工程。因此,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也提高了对质量检测的要求和重要性。本文以桩基质量检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桩基检测的主要内容,并就通过案例分析对桩基的质量检测。
2、桩基检测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2.1检测控制要点
2.1.1 成孔控制
桩基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主要用来承载。随着人民对建筑质量要求提高,桩基质量要求也不断上升。因此成孔质量检测就成为重点:
(1)孔径检测: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由于环境和要求的不同,对于桩的孔径大小也有不同要求。必须要以施工规划为基准,加强孔径的检查,控制孔径在标准范围,保证桩基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2)成孔的统一检查:必须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孔径的大小应保持一致。如果是钻孔灌注桩,必须要确保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浇筑施工的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混凝土的浪费。
(3)倾斜度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容易出现裂缝、碎石等一些地质结构,而这些结构的出现必然会影响钻孔质量,主要是影响钻杆的倾斜度,从而产生较大的偏差。如果桩的倾斜度过大,其承载能力也会大大下降。因此,可以应用超声波成孔成槽检测仪等一些设备,主要是检测桩的倾斜度,并以此来控制误差。
(4)桩底检测:桩底是决定桩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桩底底部有沉渣,并超过一定厚度,其给承装质量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是装底底部交薄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桩的长度,从而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2.1.2 承载能力控制
现阶段,高层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加强对空间的利用,另外一方面是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而楼层的增加,也就意味着载重的增加。相关研究发现,如果上层结构每增加一层,地下结构所增加的负荷量就会超过2100kN。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桩基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基础。因此,对桩基的检测,其承载能力就成为首要任务。一般来说,对于桩基承载能力检测会用到两种方法,分别是静荷载试验和动荷载试验。对于不同的检测方法,其标准也会有很大不同,比如采用静荷载试验方法检测承载力时,必须要保证承载力满足承压材料质量的1.2倍。
2.1.3 桩结构的完整性控制
从桩基结构的材料组成来看,主要是混凝土浇筑而成。因此,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要求,才能够保证桩基结构的整体性。如果在浇筑过程中,浇筑施工过快,会导致桩基结构缺失。为了控制此类问题的出现,在完成浇筑之后,必须要确保桩基结构完整性的检测。而桩基又是深埋于底下的,无法真正观测到整体桩基情况,所以必须要借助现阶段的高新技术,比如说低应变动检测法、射线检测法等。同时,在收集相关数据时,可以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是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保证数据的客观性,从而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2.2 桩基检测技术注意事项
2.2.1 确保检测技术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施工涉及到领域非常广,而且在建筑不同结构以及地基地质的要求下,对于地基的检测都是有不同要求的。相应的,在进入桩基检测之前,首先要对周围的地基环境以及建筑特点进行勘察,并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检测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检测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桩基检测,并挺高检测水平,保证桩基的可靠性。
2.2.2 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桩基检测工作的监察,保证检测工作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检测过程的安全性,保证桩基检测质量。其次,保证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减少了错误操作,能够很好的降低施工成本。
2.2.3 确保检测工具的合理性
在检测之前,首先是要选择好检测技术,其次是保证检测设备的科学和理性,才能够保证检测质量。所以,确定检测技术之后,相关技术人员要选择适合检测工作开展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科学性,保证检测设备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桩基检测质量,保证桩基的可靠性。
3、工程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总共有32层,地下室为1层,建筑总体高度我97m,长度是59m,宽度是30m,为了保证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构采用框支剪力墙,柱-筏基础为本项目的基础选型,其埋深在地下7.0m,也就是-7.0m,勘探点的地面标高为420.06-424.35之间。同时,从地勘报告的具体情况来看,在施工现场其地质分别是填土、黄土、和多层不同的粉质黏土。通过分析,地质较为复杂,最终选择了钻孔灌注桩为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5,试验桩的强度等级为600mm,桩的长度为37m,在设计时,保证每一个桩的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不低于2800kN,采用锅锥成孔为成孔工艺。
3.2工程质量检测
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以及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的优势相结合,在对该工程桩基检测时,主要是对成孔质量检测、静载试验、低应变试验检测等等,比一设计要求为基准,严格实施检测工作。
(1)成孔质量检测:成孔质量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是JJC-ID灌注桩孔径检测系统来进行质量检测的,主要针对孔径、孔深以及成孔的统一性进行检查。考虑到工程中桩比较多,所以以8#桩以代表,对其成孔质量进行检测,具体如表1所示。
表1成孔质量检测结果
从表1可知道,对于8#桩来说,其桩径在588-699mm范围之间,也就是说桩基的孔径是在变化的,有扩大也有缩小的部分。根据1%的偏差范围,0.79%的偏差是满足规范要求的。在该桩底部,其成渣的厚度为100mm,也低于规范150mm的偏差要求,也就是满足质量规范要求。
(2)静载试验:在静载试验过程中对桩进行抽样试验,分别选择了四根桩,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锚桩反力式慢速维持荷载法,桩号为1-4,其试验结果如表2。
表2 静载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上述四根桩的承载能力都是大于2800kN的,也就是符合设计的要求。
(3)低应变试验检测:为了确保桩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保证检测的科学性,在检测时主要选择了128根桩为测试对象,其中有4根桩是用以试验的,主要对这些装进行低应变试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反射波法。试验桩号为1-4。同时,根据桩基试验的质量高低,将桩进行等级划分,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第一等级到第四等级,分别对应Ⅰ-Ⅳ类,主要如表3所示。
表3 桩的等级分类
按照上述的要求的,对128根桩进行分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而为了更好保证分析的科学性,低应变检测时,也有4根试验桩和一根工程桩来作为代表,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低应变测试结果
从表4中,可以知道波速的范围,为3004-4464m/s之间,而且都是属于第一等级的桩,在桩顶部分,都存在扩径的问题,大小在2.9-9m之间。
对于桩身和桩端,需要对其应力进行验算,有公式为:
在上述式子中,每一个元素所代表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用表5表示。
表5 元素代表
在不同的土层,对于桩身会产生不同的极限摩阻力和极限端阻力,主要应用下列的式子来进行计算:
其中识字的元素代表如表6。
表6 元素代表
(4)高应变试验检测:为了提高该试验的效果,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本工程以实测波形拟合法为基础,对施工场地内部的25根桩基进行检测,主要是测定这些桩基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根据项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在内部设置了24个检测点。通过对检测报告的分析,对25根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进行统计,在5611-6399kN之间,通过计算,平均值为5987kN,除去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标准数值,为5887kN。而对于8#工程桩,其极限承载力我5991kN,具体的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8#工程桩试验结果
桩号 | 桩径/mm | 有效桩长/m | 测试点下桩长/m | 极限承载力/kN |
8# | 600 | 37.5 | 36.4 | 5991 |
对单桩上水平静荷试验进行计算,主要依据下列式子:
其中,各种元素所代表的的意义如表8。
表8 元素代表
4、结语
现阶段,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桩基又是高层建筑会应用到的一种基础类型。对于建筑来说,基础决定了上层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必须要保证基础的质量。在确定以桩基为基础后,必须要做好桩基质量检测工作,确保桩基的成孔质量,承载能力等都是满足要求的,才能够保证桩基的质量,进而保障整个建筑的安全。本文以某个工程为例,对桩基的质量检测做了相关说明,相信对于相关单位在检测桩基质量时,能够提供理论基础,提高桩基质量检测水平,为建筑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茂根.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22(05):61-62+65.
[2]杨立鹏.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1(31):231-232.
[3]冯创. 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社会科学(六).
[4]易辉.试论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J].中华建设,2020(02):90-91.
[5]谢淏.关于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探讨应用[J].青海交通科技,2019(06):112-114.
[6]焦体鹏.关于房屋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探析[J].居舍,2018(26):67.
[7]于清桦,张新勇,沈大庆.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概析[J].智能城市,2018,4(15):29-30.
[8]朱洲,傅炎,汤正宇,郭崧.建筑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概析[J].江西建材,2017(23):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