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医医院 215007
摘要
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管理中中医外治护理技术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与2019~2022年间收治的患者6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采取中医外治护理技术的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患者具备更好的康复护理表现,在不良反应和心理状况上均表现更佳;结论:中医外治护理技术效果显著,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外治护理;普外科;康复管理
普外科,作为现代综合医院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诊治需通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各类疾病。然而,患者在经历手术后,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各种可能的并发症,这些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而干扰到他们的情感调节和认知判断能力。因此,患者可能难以准确评估并反馈所接受的治疗效果。尽管当前的术后康复管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在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方面仍有待加强。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挖掘并推广中医外治护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外治护理技术,作为中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药芒硝外敷、中药熏洗、刺络拔罐和中药灌肠等多种独特的外治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过程舒适、创伤小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将这些中医外治护理技术融入普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管理流程中的潜在价值和实际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的开展收集了自2019年1月份始至终结于公元2022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总计60名患者作为样本。依据随机数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由30份病例构成。在观察组内所纳入的病患包含男性13例、女性17例;其年龄跨度为26~80岁,其总体的平均年龄值为(43.36±2.71)岁。在对照组中,纳入患者男士16例,女士14例;其年龄构成从25岁~78岁,平均年龄值设定为(42.51±2.06)岁。经由统计学分析结果揭示,无论在观察组或对照组之中,患者之间基本的线性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既表明以上两组患者具有可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病人需严格遵守床上静卧休息要求,避免增加腹腔压力的活动,如用力咳嗽、过度用力排气或排便等。持续监测腹部症状及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变化。病人完全清醒且无异常症状,如出血或其他并发症,方可在30分钟内送回病房。2)建议病人在接下来的一周休养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进一步受伤。同时,保持正常排便习惯至关重要,需密切关注个体健康情况,如有无血液及疼痛加剧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3)暂时无法进食的病人,将在其排气排便恢复正常后,提供易于消化、口感清淡、质地细软的半流质食物作为主食。在此期间,病人应避免食用辛辣、粗硬或过于燥热的食品。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中医外治护理技术管理。具体如下:1)组建中医外治护理技术管理团队,由资深主管护师领导。他们全面评估团队成员的中医知识和技能水平,以确保了解每位成员的实际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详尽而科学的培训方案,提升成员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水平,并设立考核标准以确保培训效果。2)针对各类手术患者,团队制定细致的中医外治护理方案。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如胆囊结石、阑尾炎、腹股沟疝等,将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包括中药熏洗、艾灸等,以减轻术后脓肿和疼痛。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将为团队成员提供专业培训,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3)中医外治护理技术的实施过程受到特别成立的监管小组的定期监督与检查,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操作失误或不够熟练的医护人员,将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详尽的数据采集与深入分析。数据的采集范围涵盖了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如焦虑情绪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类不良反应。通过对比这些数据,旨在揭示不同分组间在手术治疗效果上存在的实际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s)(n,%)表示,组间分别行t、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
经过对两组受试者在接受治疗前所完成的标准严重焦虑量表(SAS)得分的数据分析与对比,观察到这两组之间的评分值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体表现为P>0.05。在治疗结束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AS得分进行了比较,发现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SAS得分变化并不显著,其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而观察组SAS得分却出现了显著的降低,这一变化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评分表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观察组 | 30 | 48.12±1.41 | 39.63±1.52 |
对照组 | 30 | 46.52±1.73 | 45.73±1.62 |
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表
组别 | n | 血压异常 | 心悸 | 疼痛 | 自感不适 | 合计 |
观察组 | 30 | 1 | 4 | 2 | 1 | 8 |
对照组 | 30 | 3 | 7 | 2 | 2 | 14 |
3.讨论
中医外治护理技术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拔罐、推拿、针灸等多种方法,旨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促进新生血管生长。该技术便捷实用、验证可靠,适用范围广泛,独特的疗效基于中医理论指导。对于普外科患者,该技术有助于缓解术后康复过程中的负面压力,提高满意度,减少疼痛,增强恢复信念,降低并发症风险。
本文研究显示,术后SAS评分中,接受外治法护理的患者紧张与焦虑情绪明显下降(P<0.05)。同时,手术后不良反应如血压异常、心悸等,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外治法护理在减轻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方面效果显著。相较于传统护理,更能舒缓术前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外治法护理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文丽,阮建飞,张利云.中医理论基础上构建外科中医护理模式的创新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04):127-129.
[2]张倩,王白雪,张志君.中医护理技术在普外科的开展情况与措施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