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唐国际金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3200
摘要:目前,电力企业的核心任务在于灵活满足日益多元且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然而,传统的人力监控与响应机制显然难以胜任,易产生疏漏。因此,业界正积极将信息化科技融入现有的运营模式,推动向自动化升级,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然而,这一转变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系统架构和技术特性,对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员工需深入剖析其内在结构,明确改进策略,提炼宝贵的经验教训,以优化管理体系,扫除未来行业进步道路上的障碍。
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
1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问题
1.1系统维护检修问题
热控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厂内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其维护工作同样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定期维护以确保其高效运作。常规维护涵盖三个核心环节:首先,针对过程控制单元内的传统现场仪表和现场总线仪表,着重于现场设备的维护,如监控锅炉各部分(蒸发段、过热段、再热段)的设备管道壁温度。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深入分析,并结合热控自动化的实时数据收集,我们旨在预防因温度异常可能引发的生产风险,确保平稳运行。其次,定期停机对锅炉炉膛的压力保护装置和压力传感器进行性能评估,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对火警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灵敏度测试,以确保在设备异常时,热控自动化系统能迅速做出反应并进行有效处理。检查工作设备的管线压力阀门的性能,以及汽轮机启动功率和汽包水位,警惕超载、超压、超速等潜在问题。一旦发现问题,不仅需快速解决,还需同步对热控自动化系统进行诊断性维护。尽管定期维护有助于提升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维护方式可能会造成暂时的生产中断,对电厂经济产生间接影响。此外,当前的维护手段往往无法全面洞察系统运行过程,可能导致隐性隐患存在,对于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有限,从而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因此,对于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策略,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兼顾效率与安全性。
2.2系统误动拒动问题
热控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行业的火力发电设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致力于确保设备在正常压力、负载和温度范围内平稳运行。当系统处于常态时,它能即时监测设备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如超负荷或过热,便会自动触发警报,并通过操作平台传递给维修人员,以便迅速响应和修复问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热控自动化并非完美无缺,它偶尔会出现误操作的情况。以汽轮机控制系统为例,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现场传感器的数据,动态调节汽轮机的速度,防止其超速或超压。然而,如果这些传感器受到外部干扰,如信号失真,就可能影响数据的精确性,进而引发系统误判,降低了控制的精准度。此外,热控自动化还面临拒动的挑战。调压放空阀门和单板开关等关键组件在遇到外部磁场干扰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正常开关或动作不彻底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的执行。因此,优化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3提升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的有效路径
3.1优化元件管理
在电力厂的热控自动化体系中,元件不仅是性能的关键承载者,也是故障隐患的直接体现。因此,工作人员应根据元件特性制定精细的管理策略,并积极探索创新技术路径,以优化系统的整体操控,防止问题的发生。首先,深入剖析元件的系统操控反应机制至关重要,接着,需融入当代智能和信息科技的精髓,强化系统的实时监控框架。在实践中,要巧妙融合电子与计算机技术,挖掘硬件潜力,实现高效全局调控。其次,全面理解元件的特性至关重要,通过整合相关技术,提升系统处理效率,确保未来的高效运营。持续引入新技术革新,提升硬件的先进性,继而构建适应新时代的工作模式,推动向智能化的全面转型。
3.2灵活使用APS技术
APS方法,本质上是一种高效智能控制策略,其核心使命在于整合并优化繁琐的硬件环境,简化信息处理流程,深化热能自动化实践,确保硬件的高效维护和软件的流畅运作,从而强化DCS系统的整体效能。首先,熟练运用APS技术的关键优势和特性至关重要,它能促使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硬件,通过标准化操作降低潜在风险。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对技术附带的硬件设备安装和操作需严格遵循预设规程,避免擅自改动操作顺序。APS技术与DCS系统的协同作用尤为显著,它精准调节设备运行参数,包括启动和停止程序,因此被定义为高级智能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强化与其相关的辅助系统建设,同时引入效益最大化策略,以确保系统稳定,防止数值频繁波动或运算效率下降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3.3完善检修模式
电力工业作为高度依赖实体设施的行业,确保设备维护的有效性是确保生产连续性和效率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不断革新,硬件维护体系亟需适应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工作场景,避免不必要的维护成本。首先,实施智能化维护至关重要,这包括构建先进的设备监控网络,不仅强调操作规程的遵循,还要深入了解设备特性,精确追踪运行数据。一旦监测到任何参数偏离正常范围,应及时诊断问题源头,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避免资源浪费,保持设备长期高效运行。其次,推进预防性的设备管理策略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精密设备的维护中,应设立专门的运维管理团队,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监控设备的使用状况,还要对可能超出预算的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此外,鼓励员工在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而非等到问题升级才介入,以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的管理,确保维护工作的前瞻性。
3.4强化设备逻辑管理
为了确保硬件运作的流畅性,团队成员需深入理解各类硬件的独特特性。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巧妙融合热控自动化体系,以提升稳定性并重塑逻辑结构,将设备管理划分为明确的阶段,以便于单体操作和协同协作,从而增强系统的稳固性和信号质量。首先,初始设计阶段的管理策略应聚焦于发掘设备潜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精细的硬件调控,务求在保持独立功能的同时,寻求整合管理的可能性,从而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显著提升系统的可靠度。其次,随着使用进程的推进,逻辑管理应围绕优化整体效能展开,以确保信号的连续性和减少故障风险为关键任务,同时通过前瞻性故障预测,对硬件系统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
结论
总结分析,热控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生产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运行的稳定与否直接关乎整体运营效率及安全生产的实际成效。鉴于此,电力企业必须将提升系统稳定性置于首要位置。通过研发故障自我诊断模块,精细调整系统操作逻辑,以及强化系统抗外界干扰能力,这些举措共同推动热控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行。这样做的目标是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基础功能,从而为电力企业的持续健康增长提供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许文龙.浅谈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工程技术(全文版),2022(3):00180-00180.
[2]胡佰军.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通讯世界,2022(4):2.
[3]刘士存.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2(10):1.
[4]王明建.浅析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1(5):1.
[5]张国栋.浅析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升对策[J].前卫,2021(28):0154-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