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铁岭市112008
摘要:地下水环境作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整个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和研究。地下水环境监测作为一种地下水环境的调查技术,可以通过各种专业设备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对地下环境的调查。然而在实际监测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环境本身较为复杂,监测条件受限,相关人员在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时存在较大难度,进而影响监测结果的精准度。此背景下,监测人员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监测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制定监测方案。本文从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入手,从而针对性地制定解决策略。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分析
引言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使许多国家都开始意识到利用环境保护措施来改善环境,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由于环境监测质量与环境保护措施密切相关,因而便对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要做到大胆创新,合理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借助有效的质控方法对环境监测技术予以把控,如此方可确保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
1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必要性
地下水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功能。通过监测,可以对地下水环境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第一,确保饮用水安全。地下水是许多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来源,通过对地下水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评估潜在的污染源,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保护公众健康;二是提供环境保护依据。地下水环境监测可以提供科学数据和信息,为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基础依据。对地下水质量和水量进行监测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减少环境风险;三是监测地下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监测地下水位、水质和水量变化等指标,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情况,为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2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法
2.1水质监测技术
地下水环境水质监测技术是用来评价地下水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组成,以确定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常见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现场测试仪器。现场测试仪器是一种便携式的水质监测设备,可以直接在野外或实地进行水质参数的快速测试。这些仪器通常具有多参数测量功能,如pH值、溶解氧、电导率、温度、氨氮和硝酸盐等,可以提供即时的水质检测结果;二是实验室分析方法。实验室分析方法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并运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更详细和准确的水质数据。常用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如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和离子选择电极等。这些方法可以测定不同物质的浓度,包括有机物、无机盐类和重金属等;三是微生物监测技术。微生物监测技术用于评估地下水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以判断水体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常见的微生物监测方法包括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测序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此外还有饮用水指标分析,饮用水指标分析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相关的饮用水标准,对地下水样品进行一系列指标的测试,以评估地下水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要求。常见的饮用水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总氮、总磷、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选择适合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技术需要考虑监测目的、监测频率、监测区域和预算等因素。结合多种水质监测技术可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地下水水质信息,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有效依据[1]。
2.2生物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是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的响应来完成监测工作,从而结合数据信息,有效地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其工作的原理主要是基于生物对环境的敏感性特点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再结合化学反应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统一分析,更好地判定与环境相关联的具体内容,并在充分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合理和规范。与此同时,在了解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同时,还能够借助生物监测技术进行预警分析。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段如下:(1)利用指示植物对大气污染问题进行监测,结合植物叶片在大气污染环境中受到的不同伤害特征判定污染问题,还能对污染程度进行后续的跟踪管理,在对大气污染进行定性和定量判断的同时,指导环保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处理工作。(2)利用测定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的方法,集中了解大气污染情况,并且观察植物生理生化反应,有效完成相应的评估工作。比如对发芽率降低、酶系统变化等进行观察总结,从而就能判定污染问题的长效反应。(3)借助水生态生物生长量也能判定水体污染问题,或者是借助某些较为敏感的植物完成大气污染物监测等工作,定点观测后了解相关信息。
2.3物理技术
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了解相关数据信息,可以采用物化并行的技术方案。以高分子化学、物理和分析化学等学科为基础,从物理层面上完成相关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在测定环境污染成分物理因素含量的过程中,通过对土壤、水以及空气进行监测并及时展开相应的评估工作,能够更好地提升环境保护水平。另外,借助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还能对环境中的噪声、光热现象以及辐射等污染问题予以集中分析,从而辅助相关部门结合具体情况落实相应的控制方案,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
2.4遥感监测技术
地下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是利用遥感卫星、航空影像和地面遥感仪器获取地下水环境信息的一种方法。该技术相对先进,需要相关人员深入分析。一是热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地下水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地下水具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通过测量地表温度的变化可以推测地下水流动的位置和路径。热红外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地下水湿润区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二是雷达遥感。雷达遥感技术可以穿透地表,获取地下水含水层的信息。通过测量雷达波在地下的反射和散射特性,可以估计地下水埋深、含水层的厚度和地下水位的高程等参数。这些信息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水文模型建立非常重要;三是遥感热像仪。遥感热像仪可以测量地表和地下水的热辐射,通过分析地表和地下水的热红外辐射特征,可以得到地下水的温度分布、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和速度等信息。这种技术对于地下水补给区域和污染区域的定位和监测很有帮助;此外还有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其返回的时间和强度,可以得到地下地貌的三维信息,包括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高程以及地下水与地表之间的界面。
2.5 光谱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管理中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不同技术方案匹配,构建合理的技术处理机制,共同保持评价的科学性,准确确定污染物含量,从而辅助相关部门制定规范化治理方案。光谱技术主要应用在空气监测环节中,准确汇总分析大气中氢氧自由基含量,从而了解大气污染情况,并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化标记分析。光谱技术不仅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且能开展规范化检测分析,尤其是借助特殊光谱效应还能实现定量评估,最大程度提高了监测的实效性,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提供保障[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做好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运用各种专业知识,不仅能够保证地下水环境监测作业的顺利开展,实现对地下水环境信息的获取,还能够进一步对环境管理、水资源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田志仁,李名升,夏新等.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和工作建议[J].环境监控与预警,2020,12(06):1-6.
[2]罗贤文.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6):189.
[3]李国强.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17):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