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点亮思辨 多元输出促进表达——小学语文高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3

任务驱动点亮思辨 多元输出促进表达——小学语文高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践研究

吴春燕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213100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践策略。通过分析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多元文本在思辨性阅读中的作用以及任务驱动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价值,提出了以多元立场的群文阅读、以思辨能力训练为出发点的任务设计以及评价以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原则。在实践策略方面,论文探讨了任务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具体的任务设置原则、教师引导技巧、小组合作与讨论技巧以及评价标准制定和评价工具选择等内容。通过这些实践策略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践策略;教学设计

引言:思辨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阶段的培养尤为重要。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多元文本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以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理论基础

思辨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或信息时,能够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思考和分析,以及提出合理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一能力包括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是综合运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结果。在语文学科中,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实践,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形成独立的见解,并有效地表达出来。

多元文本是指具有不同风格、不同文体、不同立场的各类文学作品和实用文本。在思辨性阅读中,引入多元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促进跨学科的思考与学习。通过比较、对比、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升阅读和表达的水平。同时,多元文本的引入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1]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和实施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语文学科中,任务驱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任务驱动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使他们在语言、思维、情感、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将任务驱动教学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还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多元立场的群文阅读

多元立场的群文阅读是指在教学中引入不同风格、不同文体、不同立场的多种文本,通过比较、对比、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促进学生全面、客观地理解和评价文本的能力。这种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超越主观情感和固有观念,客观客观地认识世界,拓展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思辨能力。[2]教师在进行多元立场的群文阅读设计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文本,合理设置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习效果。

(二)以思辨能力训练为出发点的任务设计

思辨能力训练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任务设计时应以思辨能力训练为出发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任务。这些任务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分析问题,提升思辨能力。任务设计应该具有情境化和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任务设计还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任务设置,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评价以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为导向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在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评价时,应以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为导向,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全面评价。评价应该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既要评价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法,又要评价学生的思辨成果和表达效果。评价方法既包括定性评价,如观察记录、访谈调查等,又包括定量评价,如考试测验、作业评分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情况。同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他们进一步提升思辨能力,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三、实践策略一:任务设计

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实践中,任务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任务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任务设计应明确任务的学习目标和预期结果,让学生清楚知道完成任务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任务设计应合理安排任务内容和任务要求,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确保任务的完成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3]任务设计应具有情境化和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任务设计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任务设置,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任务设计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促进他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具体来说,可以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比如“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影响”。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提出论点并进行辩论,通过思辨性的交流与表达,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高思辨能力。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要求学生阅读后撰写阅读感想或进行文本解读,分析作者观点、论据和立场,并提出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思考。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对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展示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媒体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要求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通过案例分析,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策略二:教学方法

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引导技巧和小组合作与讨论技巧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合理设计提问路径,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引导性的讲解方式,通过讲解、示范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建立概念框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的方式,展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解决困难。小组合作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一个话题或问题,引导他们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促进,确保讨论的深入和有效。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引导技巧和小组合作与讨论技巧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促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实施,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五、实践策略三:评价方法

评价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辨能力发展水平,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促进其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实施至关重要,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制定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评价标准应该具有明确的描述和准确的界定,让学生清楚知道评价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标准应该涵盖多个方面,如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情况。评价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确保评价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评价标准应该注重鼓励性导向,重视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记录他们的思考过程和表达能力,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辨能力发展水平。学生可以通过撰写文章、制作PPT、录制视频等形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思考成果,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质量和内容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思辨性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和分析,从而评价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项目的表现和成果,评价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小组项目报告、实验研究等。通过以上评价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其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工具的选择需要符合教学实践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六、案例分析

以小学语文高年段,具体为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展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实践策略的运用。

在教学《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们知道幸董存瑞是谁吗?他为什么会舍身炸暗堡?”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阅读课文,分析幸董存瑞的行为和精神内涵,并讨论其意义和启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达,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鲁滨逊漂流的环境和情景,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鲁滨逊的冒险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在模拟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通过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教学《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引导、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等,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和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结论: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教学设计原则和实践策略。通过任务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颜琳.新课标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解读与实施[J].课程教学研究, 2022(9):59-63.

[2]曹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实践[J].文学少年, 2020(6):0052-0052.

[3]黄剑.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的出发点与旨归[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0(3):3.

[4]谭艳辉.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视角与策略[J].七彩语文, 2022(28):4.

[5]吴柯慧.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