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了在2021年3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医院骨科进行治疗,需要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2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10例,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1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比手术各项指标和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手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的阵痛药物的用量、术后恢复情况和出院时间上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更优,安全性比较高。
【关键词】超声引导;髂筋膜;腰骶丛神经阻滞;全身麻醉;髋关节置换;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Hip Replacement)也叫人工髋关节置换,就是将人工假体固定在正常的骨质上,以取代患病的关节,恢复患者髋关节基本功能,包含股骨部分和髋臼部分,目前髋关节置换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1]。一般如果患者出现骨性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髋部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肿瘤等等,通过其他非手术方式治疗无效后就可以通过髋关节置换,一般老年人居多[2]。
但是,因为老年人本身体质较弱,并且基础疾病发病率较高,术后很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因此在手术中要选择一种对老年人更有利的麻醉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和采用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在2021年3月到2023年12月期间,20例在医院骨科进行治疗,需要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10例老年患者中,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在(72.15±3.82)岁;观察组10例老年患者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在(79.87.08±3.06)岁。20例患者包括股骨头坏死、股骨胫骨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等,经医院诊断,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本次麻醉效果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自愿参与的。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意义。
排除标准:(1)患者有认知障碍、沟通障碍者。(2)患有严重的凝血障碍。(3)长期药物依赖。(4)对本次手术的药物过敏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在术前要求患者禁食6个小时左右,然后入手术室,用监测仪器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并做好记录。由麻醉医生进行全身麻醉的操作。麻醉诱导:静注丙泊酚1.5~2.5mg/kg、舒芬太尼注射液0.4μg/kg、注射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 、咪达唑仑注射液1.5 ~2.0mg/kg等,然后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并且微量泵泵注瑞芬太尼0.1~0.5μg/( kg·h) 和丙泊酚4~7mg/( kg·h) 维持患者麻醉深度。可根据患者麻药耐受的程度进行适当的调整[3]。
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与对照组一样,术前患者禁食6个小时左右,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让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在患者患肢侧,消毒后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中外 1/3 处向下旁开1~2cm 作为穿刺点,在超声引导下用探头明确髂筋膜位置,然后进行穿刺注入0.5%罗哌卡因30ml。待药物扩散,5分钟左右后,帮助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利用超声探头在患者第4腰椎棘突旁开3~4cm作为穿刺点,进入腰大肌深处,在腰丛位置注射0.5%罗哌卡因15ml[4-5]。同样操作,将超声探头置于股骨大转子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内1/2部位的下缘水平,超声图像观察完整的髂骨,然后向内下方滑动,穿刺针由超声探头的外侧向骶丛方向进针,找到骶丛神经,注射0.4%罗哌卡因20ml完成阻滞,过程中要持续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其他操作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手术的各项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物量进行对比,术后拔管和排气的时间。对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包括进入手术室时(T0)、体位摆放1min前(T1 )、体位摆放时(T2)、用药5min后(T3)的心率、血压。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统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手术后的疼痛评估:0分表示无痛,从小到大顺序,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组数据的研究发现,在这些数据中均采用了统计软件包(SPSS23.0)来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使用X
2和t值进行检验。P>0.05为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2结果
2.1手术用药量和术后情况
分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期间使用的麻醉药量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的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患者的拔管时间与排气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手术用药量和术后情况(±s)
组别 | 例数 | 舒芬太尼(ml) | 拔管时间(min) | 排气时间(h) |
观察组 | 10 | 15.04±4.17 | 7.27±2.01 | 12.75±2.66 |
对照组 | 10 | 32.25±7.64 | 14.23±2.84 | 21.20±3.72 |
t | 6.252 | 6.325 | 5.843 | |
p | 0.000 | 0.000 | 0.000 |
2.2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进行测量和记录。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数值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后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s)n=10
组别 | 平均动脉压(mmHg) | |||
T0 | T1 | T2 | T3 | |
观察组 | 107.01±9.55 | 105.62±10.12 | 103.64±10.11 | 103.32±9.63 |
对照组 | 106.26±9.47 | 100.31±6.51 | 94.02±9.02 | 92.57±11.43 |
t | 0.176 | 1.395 | 2.245 | 2.274 |
p | 0.862 | 0.179 | 0.037 | 0.035 |
组别 | 心率(次/min) | |||
T0 | T1 | T2 | T3 | |
观察组 | 76.67±5.36 | 76.55±5.01 | 75.08±4.98 | 75.00±5.26 |
对照组 | 76.74±5.28 | 70.01±7.21 | 69.18±6.02 | 68.24±5.77 |
t | 0.029 | 2.355 | 2.388 | 2.737 |
p | 0.976 | 0.030 | 0.028 | 0.013 |
2.3 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对比两组老年患者手术结束后的6h、12h、24h 的疼痛程度,从结果来看,术后12小时的疼痛程度有所升高,总的对比发现,观察组的疼痛分数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程度(±s)
组别 | 例数 | 6小时 | 12小时 | 24小时 |
观察组 | 10 | 2.52±0.35 | 2.89±0.46 | 3.15±0.47 |
对照组 | 10 | 2.63±0.41 | 3.36±0.47 | 3.62±0.44 |
t | 0.645 | 2.259 | 2.308 | |
p | 0.526 | 0.036 | 0.033 |
3讨论
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准确有效的麻醉手段。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精准的操作,避免了局部麻醉药物中毒,同时也减少了神经损伤,提高了阻滞效果,对于老年患者非常适用。
经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髋关节进行置换,可以减少舒芬太尼的使用量,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影响很小,同时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性好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冯兴龙, et al.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研究 35. 06 (2022): 810-813+818.
[2]黄霞,and 张峰.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 30. 10 (2021): 1795-1797.
[3]张炳勇,and 高涛. "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对比研究."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18. 09 (2019): 688-692.
[4]董大龙, et al.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3. 02 (2019): 64-67+71.
[5]王雯霞,and 马龙先.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临床麻醉学杂志 33. 10 (2017): 95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