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阳河滨支行
摘要:本文通过对对公贷款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的深入分析,探讨风险经理在管理对公贷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提高银行对公贷款的风险控制能力,提高资产质量,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风险经理 对公贷款 困难 对策
一、引言
在当前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对公贷款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风险经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险经理在管理对公贷款时面临着诸多困难。本文将对这些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实施这些对策,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对公贷款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风险经理管理对公贷款存在的困难
(一)贷前信息不对称问题
1.客户经理及风险经理立场存在差异
客户经理的核心任务是拓展新客户、维护现有客户关系以及推广银行产品和服务,因此他们往往更关注业务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客户经理的绩效通常与销售业绩挂钩,因此他们有动力推动更多的交易和贷款发放。风险经理的主要职责是识别、评估和控制信贷风险和其他潜在的金融风险,确保银行资产安全。与客户经理追求短期业绩不同,风险经理更注重银行业务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在贷前调查中,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立场存在差异,客户经理不一定把了解到的所有信息告知风险经理,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2.借款人信息的不透明
一是借款人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不能提供完整的财务和经营信息。例如:部分企业可能存在多套财务报表提供给不同需求的对象。二是借款人缺乏披露动机。借款人没有足够的动机去主动披露所有相关信息,尤其是在信息披露不会带来直接利益时。一般只有客户经理主动提需求时,借款人才会提供。
3.市场环境的复杂性
市场变化快速,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风险经理靠自己双手双脚一脑,不一定能及时全面掌握市场环境的变化,造成信息不对称。例如:前些年火力发电是优先支持行业,随着新能源绿色信贷倡导,“碳达峰”及“碳中和”影响,火力发电环境也在发生改变。
(二)贷中风险评估及控制问题
1.风险评估不到位问题
在贷款发放过程中,风险经理需要识别、评估潜在的风险。如果风险经理风险意识不足、评估方法不科学、信息不对称、审查不严格,会出现未识别风险、风险评估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导致不良贷款的增加,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比如:新建光伏电站项目会面临多种风险:政府补贴获取风险、税费风险、组件价格变动风险、限电风险、上网电价风险及自然条件评估风险等,都会影响到电站能否按期建成,后续是否盈利,能否正常归还贷款。
2.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问题
一笔贷款风险识别及评估工作做实后,风险经理还需要对评估的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比如风险缓释措施、贷后管理措施、持续的股权结构要求、盈利要求、流动性要求及新增或有负债等要求。控制措施过严过松都达不到最优,过严的措施,客户难以达到条件,无法获得贷款;过松的措施,风险控制形同虚设,风险增加。
(三)贷后风险管理问题
1.风险经理队伍建设问题
一是在贷后管理中,一个风险经理管理多少个客户合适?客户太多,管理恐浮于表面;客户太少,不符合成本效益规则。二是具备什么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风险经理。风险经理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如何量化这些能力。
2.智能风控预警问题
智能风控预警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应用,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预警,从而帮助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并防范风险。但智能风控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欺诈手段和风险模式不断出现,智能风控系统需要不断更新迭代,以适应新的风险环境;同时智能风控系统需要在减少误报和漏报之间找到平衡,以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和客户体验。
3.不良贷款处置问题
近年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出生率降低,不良贷款逐渐增加,风险经理清收不良贷款的压力和难度不断增大,特别是一些“硬骨头”贷款难以处理。不良贷款资产处置难,房地产价格持续走低,有价无市。
二、风险经理管理对公贷款对策
(一)建立信息分享沟通机制
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虽然立场不一样,但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拓展业务的同时,不发生大额不良贷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风险经理在面对贷前信息不对称问题时,需要建立信息分享沟通机制,在会上讨论客户的实质风险,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贷款的真实性等,双方互通信息,推动业务合规发展。不断培养客户经理风险意识,使其在追求业绩的同时,也能够自觉遵守风险管理的原则。风险经理通过参与贷前调查,结合内部管理、技术应用、外部合作等多方面手段,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以提高贷款决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风险经理可以通过借款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要求借款人主动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
(二)重视风险经理队伍建设
不管是贷前、贷中还是贷后,风险经理的能力影响着一笔贷款的质量。刘静对商业银行风险经理胜任力进行研究,选取风险经理胜任力的41个构成要素进行实证研究,不同层次的风险经理要求的能力是有所偏重的。因此,通过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风险经理人员持续培训,提升风险意识;严格风险经理准入条件,建立风险经理认证机制;加强风险经理与各部门沟通与协作能力,及时获取最新的风险信息和市场动态等,建设一支覆盖基层风险经理、中层风险经理及高层风险经理的有梯队的优良风险人员队伍。例如:高层风险经理加强风险管理理论、规章制度方面建设,提高个人特质能力。中层风险经理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及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基层风险经理关注执行能力及业务技能方面。
建立风险经理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地引导风险经理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机构的长期稳定和风险防控,从而为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风险经理在风险管理不善导致损失时能够被追究责任。例如:风险经理的薪酬应当与其风险管理工作的绩效挂钩。可以通过设定与风险管理相关的绩效指标来实现,如不良贷款率、经济资本占比、风险管理排名等。
(三)不断完善智能风控体系
一是随着算法的进步,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识别复杂的风险模式。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建立全面风险评估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及评估的精准度。二是加强人工智能在智能风控预警上面的运用,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大量数据,包括交易数据、客户信息、工商信息、税务信息及市场数据等,并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减少预警误报和漏报,提高预警精准性。例如:将企业注吊销信息,他行贷款逾期不良、分类变化信息,欠税信息,涉诉信息及执行信息等嵌入到贷后风险预警指标里,能精准地预判客户风险变化,从而针对性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四)探索新的处置手段
一是不局限于目前的核销及批量转让等常规不良贷款处置手段,结合政策、技术等,合规创新清收措施,如资产证券化等,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二是强化法律手段,提高诉讼率,加大法律执行力度,提高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
参考文献:
[1]刘静·商业银行风险经理胜任力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