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7
/ 2

探析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黄清旭      

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湖北 恩施  444300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空间,是人民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供求存在错位失衡,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农村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如何找寻工作定位,切实有效地助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缓解土地资源紧张,保障农村未来发展权益,为乡村振兴奠定发展基础,还有待于相关部门的持续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乡村振兴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进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一环,因此无论是其整治思路还是方向,都必须充分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下进行考虑。

1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意义

我国多数地区都先后开展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土地总体规划、管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具有强化土地利用、宏观调控、优化土地结构等多项功能和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土地布局出现了混乱的情况,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破坏问题,导致土地的利用率不断下降,对农业的生产、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农村的经济水平无法提升,阻碍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所以,必须重点解决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规划体系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着大量用地的问题,部分建设用地需要“征用”农用耕地,导致耕地的占补平衡被打破。对此,应立足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针对现有耕地开展保护,控制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促使农耕地面积充足,进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合理的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发展,为全面发展提供支撑,避免让“发展”成为一句“空话”。深度、认真地分析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以清晰的思路开展改革工作,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贯彻执行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制度,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意义重大[1]

2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规划滞后性较明显

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规划成效,需要充分准备前期的工作。一份科学的规划不仅是对农村土地管理的全面引导,同时也是一份能够推动长期发展的关键支撑。这份规划是通过对各种管理数据和经济收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的,所以其参考意义极其重大。所以,若要顺畅且优质地完成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土地规划工作,就必须编制一份详细且全方位的管理计划,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收益。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出现了“先行治理”和“后续治理”的“逆序”状况,这不仅提高了“治理”的复杂性,同时也降低了“治理”的整体效果。由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滞后,土地布局的随机性和土地规模的持续扩大,导致土地管理的针对性不足,使得土地管理的周期逐渐拉长,土地管理的零散和随机性严重影响了国土空间的管理成效。

2.2用地过多,土地利用状态混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上升呈平稳趋势,在一定时期掀起了土地转让的“热潮”,促使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土地大面积地开发。部分商家、企业在农民手中获取土地使用权后,开始建设风景区、度假村、工业园等,在提升个体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部分地区为了片面提高经济收入,盲目的拓展、规划土地使用范围,使商用地范围不断扩大,致使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发展变得混乱,反而影响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2]

3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对策

3.1建立综合性农村土地规划体系

对于农村土地的规划,不能只针对特定的农村进行,而应该以整体的土地规划为基础,构建城乡融合的发展框架,并配置与农村土地规划有关的资源利用设备,以此来提升农村土地规划的总体效益。首先,管理机构有能力根据单个村落的发展和建设的基础需求,结合农村发展的真实状况,并在城乡融合的建设过程中,全面阐明乡村发展的核心需求。其次,管理机构必须将所有规定与农田的规划相互配合,无论是对土地的使用,还是对农田的开发,都应积极推动乡村社会效益的提升。在确保环境利益的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与农田利用相关的发展资源。最后,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农户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政策,同时鼓励农户采取多种形式的经营方式,如集体经营、家庭农场等等,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管理部门有必要探讨和总结农田规划的基础需求,并把这些需求与农田使用需求和工业发展需求融为一体,从宏观的视角来规划各类需求,并把它们作为改善农田规划的路径,以促使农田规划更加科学和高效[3]

3.2有效整理农村土地

为了保持农村农用地总量的平衡,应有效整理农村土地,加强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拓展农用土地面积,提升土地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做到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主导,结合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特别是生态建设规划,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系统整理。有效的土地整理能改善我国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充分解决农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中出现的土壤、水质等污染问题,减少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伤害,让农业生态更加稳定,避免水土流失问题加重。

3.3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首先,住房改善是一个关键领域。在农村地区,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老旧和简陋的房屋中。土地整治包括住房改建计划,改进住房条件,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这将确保农村居民能够居住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同时,改善供水和供电设施也非常重要,其可以使农村居民方便地获取清洁水和电力。其次,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使农村居民获得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此外,创造就业机会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在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帮助农村居民提高收入,减少贫困率。

3.4采取个性化土地规划模式

在乡村用地规划中,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探索新的规划方法。同时,也需要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且有效的用地规划模式推广到具有相似环境的地方。比如,对于贫困地区或者容易遭受地质灾害的山区,应该制定旨在防止自然灾害并推动经济增长的策略,比如实施集体迁移,在适当的地理位置建立新的村落等。再比如,在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域,应该主要关注农田的管理,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对土壤质量优良的农田和耕地设立农田保护区。

结语

在制定土地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利益和需求,并综合考虑土地规划的环保问题。同时,还需要明确土地规划的目标,并采取个性化土地规划模式。管理部门应该把策略思想应用于某一特定的农田,深入研究和概括每个农田的独特属性,并且从大局的角度去研究它们的关联。另外,还应该依据土地规划,帮助农业与工业在城市与乡村的整合建设过程中取得成功,以便在不同的区域内均衡发展与建设所需的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泰.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对策浅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2(3):10-11.

[2] 王旭东. 农村土地规划对策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5):71-72.

[3] 刘清华.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研究[J].城镇建设,2023(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