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管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管理模式研究

王清

中竞发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要使工程造价预算结算系统的管理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就是要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健全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督,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沟通协作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结算系统的管理能够更好的为经济目标和社会需要服务。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管理模式

1工程造价预算

工程造价预算是指在建设项目启动之初,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施工图工程量、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对各项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提前确定项目总投资的核心管理文书。工程造价预算作为建设项目的经济基础,具有全面反映项目经济特征、科学合理的费用预算和合理预测的特点。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精准计算,以确保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

2工程造价预算结算的构成

工程成本预算与结算由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准备费用和变更费用构成。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施工机械费用和其他与项目执行有关的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等。准备成本是为了应付不可预知的风险与变动,而变更成本则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与变更。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精确估算,是保证工程造价准确、经济合理的关键。

3剖析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管理现状

3.1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体制内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管理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的脱节。在理论层面,一些体制内管理模式的制定可能过于理想化,未能充分考虑实际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理论模式中的一些假设和抽象概念在实践中难以贴近项目的具体需求,导致实际操作时的不适应和不可行性。此外,管理理论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对较快,而在体制内的管理体系更新升级相对较慢,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体制内管理模式需要更加灵活地融合新颖的管理理论,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建设项目环境,提高管理的实效性和适应性。

3.2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力,相关规定滞后

在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存在一系列制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到位以及相关规定的滞后。首先,一些体制内的管理制度可能存在过度官僚化和繁琐化的问题,导致项目经济管理效率低下。其次,一些现行制度难以适应工程建设领域快速发展的需求,无法灵活应对新情况,制度滞后性成为影响体制内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此外,制度执行层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一些原本有效的管理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得到有效执行。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的制度进行深入评估与优化,确保制度更符合实际需求、更具可操作性,并加强对制度的监督和执行力度,以促进体制内管理的有效推进。

3.3有些业务流程可能过于烦琐,使得项目经理很难有效地对其实施作出反应

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存在操作问题,主要体现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困难和挑战。其中,一些操作流程可能过于繁琐,导致项目管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难以高效应对,影响了预算与结算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此外,可能存在信息不畅通、沟通协作不顺畅等问题,使得相关部门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这样的操作问题不仅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负担,也降低了整个体制内管理的效能。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操作流程进行深入分析,优化相关环节,确保体制内管理操作更加简捷高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

4完善工程造价预算和结算体系内部管理的策略

4.1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结算管理水平

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管理的管理理论水平至关重要,这需要在管理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以适应建设项目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环境。首先,体制内管理者应加强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先进的管理思想,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把握项目管理的核心原则和方法,提高对管理科学性的认识。

管理理论的升级和应用需要更加注重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引入灵活性强、适应性好的敏捷管理理论,以更好地应对建设项目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其次,建立以价值工程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注重最大限度实现项目的价值,从而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结算的经济效益。例如,通过引入价值工程的概念,可以更加科学地对项目的费用进行优化和控制,确保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价值输出。

此外,对于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的管理人员,加强管理理论的培训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使管理人员了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其在实际操作中的管理水平。

4.2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首先,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如基于云计算的项目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预算结算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通过这些系统,管理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各项费用的详细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比较,从而更精准地制定预算和进行结算。以BIM

技术为例,通过BIM技术,管理者可以在项目规划阶段就模拟各种情境,优化设计,预测潜在费用,从而在实际建设中更好地掌握成本。

其次,推进信息化建设也包括加强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制定预算策略和应对风险。例如,利用相关机器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或降低损失。

4.3加强人才培养

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还能够为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体制内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推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建设项目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环境下,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成为保障体制内管理水平的关键。

首先,通过设立专业的工程造价预算结算培训课程,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建立课程体系涵盖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法规政策等方面,使培训内容更贴近工程造价预算结算实际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其次,建立导师制度,通过行业专家和资深从业者的指导,实现管理人才的经验传承。例如,通过导师与学员的定期交流与指导,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激发管理人员的创新思维,可以开展案例分析和实际项目模拟演练,使其在培训中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适应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5结束语

综上述,随着工程项目日趋复杂化,对工程造价预算与结算系统进行优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提高管理理论水平,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完善法规政策和监督,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交流协作机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这一系列的举措,将更好地服务经济目标和社会需要,促进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预算结算系统中,不断完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晓君.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24):112-114.

[2]高海婧.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新思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1):233-235.

[3]郭鑫.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8):30-31.